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江平 《当代海军》2009,(12):26-29
当今,国际战略形势变化急剧,国家利益需求不断增长,世界军事变革浪潮不断推动,使新世纪海军建设发展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7月末,印度国产的首艘核潜艇下水,展开海试,并可能于明年年底正式服役。这样,印度就成为少数几个掌握核潜艇制造技术的国家。拥有核潜艇后,印度不仅实现了核威慑力量的“三位一体”,更将推动印度海上力量从印度洋上崛起。  相似文献   

2.
目前,印度正在逐步建立以陆基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中和海基核打击力量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和核防御体系。印军虽然迈进了核门槛,具备了核打击能力,但其核能力到底有多大呢? 核战略理论 1999年8月17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公布了印度核武器政策草案,使其核战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我不相信中间地位。"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这句话,可以说为日后印度60年的发展道路和目标定下了方向。军事力量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国家壮大必将壮大海军。近年来,印度为壮大海军力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敢问——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2日,印度“维拉特”号航空母舰舰长在印度西部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孟买表示,印度“维拉特”号航母战备状态良好,随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应付任何挑战和任何敌人”。印度的航母发展计划是印度实施争霸海洋战略乃至整个军事战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印度是亚洲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早在独立初期,印度政府就提出要发展航母,使印度成为“有威慑力的国家”。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国土三面环海,其海上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所以,印度海军对航母可谓情有独钟,视其为远洋作战能力和海上威慑力量的主要象征。从20世…  相似文献   

5.
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空间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打赢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略制高点。对于印度来说,发展军事航天对于其争取大国地位、称霸南亚具有重要作用。军用航天系统可使印度及时了解、掌握周边动态,特别是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军事事态,增强印度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快速反应的能力;并作为武器装备的“力量倍增器”,大幅度提高印军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天,在维沙哈巴南举行的印度首艘核潜艇‘歼敌者”号的下水仪式上,依据海军传统惯例,辛格的夫人卡乌尔亲手敲开了一个象征吉祥的椰子,这也标志着印度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陆、海、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辛格在仪式上表示,“歼敌者”号下水不具任何侵略意图,也不是在威慑任何国家,只是采取必要措施保卫自己国家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张海龙 《环球军事》2004,(19):52-53
据印度《亚洲时代报》披露,上台后的国大党政府于8月中旬签署了第一项军购合同,批准意大利范安科纳公司为印度国产航母"蓝天卫士"号提供舰型设计和推进系统等的技术服务,总金额达4000万美元。印度媒体普遍认为,印度启动国产航母建造计划,表明了政府对海军建设的高度重视。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3面环海,其海上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国家的安全。因而长期以来,印度对其海军建设十分重视。加上印度洋是印度海上贸易和能源供应的战略水道,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十分丰富,一直被  相似文献   

8.
印度开展外空技术试验遭受了来自国际舆论的谴责、强国遏制与外空法约束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当今世界航天大国都在竞相开展外空技术试验.当各国面临相似的问题时,应尽快开展研究,找出如何以合理的理由、灵活的手段开展试验,同时集结优势力量开展国际合作.本文深入分析主要航天国家对印度开展外空试验的主要压制手段,以此剖析印度外空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世界上的各股力量开始重新分化组合。为了谋求在国际上能够占据更高的地位,各个国家开始了战略部署。在此期间,美国就部署了对印度的军事援助。新世纪以来,随着美印双方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美国逐渐加强了与印度的合作,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美国通过不同形式的军事援助,帮助印度提升军事武器装备水平,提高军事技术能力,进而帮助印度提升国防军事实力,促进了印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印度海军的前身为英国“皇家印度海军”。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时,印度分得20余艘舰艇,6500名官兵。印度海军由此起步,今天,已成为印度洋周边国家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海上力量。其拥有舰艇180余艘,飞机220余架,总兵力约6万人,在亚洲国家中还率先拥有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接二连三举行各式各样的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不仅有印度本国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而且还有西方国家的部队。一会儿是“神圣武器”,一会儿是“对抗印度04”,一会儿又是“空中力量2004”。一个刚演罢,另一个便又匆匆登场。而且这些军演大多被贯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首次”等字眼。一时间,真可谓狼烟四起,与此同时,印军方还在不断研发、试验尖端武器,引进先进的预警机、航空母舰。印度在军事领域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一、印度军演频繁今年2月14日至26日,在印度瓜廖尔空军基地,印度与美国举行代号为“对抗印度04”的…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等重大战略部署。核工业是战略核威慑力量建设的基础,核能则是核工业建设的基石。系统梳理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核能一体化发展特点,对我国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印度未来军事发展中,海军的发展计划是最庞大的,其中核潜艇的研制是重点,是确保优先发展的项目。印度海军部长库玛尔上将称:“印度海军从未放弃发展核潜艇的选择。由于印度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因此非常需要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国家应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其中海基核力量是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98年5月印度进行核试验以来,印度发展核军备的努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据英国《防御系统日报》报道,在建立以弹道导弹为主的陆基  相似文献   

14.
马喜成  安阳 《国防》2013,(5):40-40
我国幅员辽阔,陆地边界线长22000多公里,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等14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边境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边界线长、边情复杂与边防部队兵力较少、管控防卫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一直十分突出。建在边防部队管控薄弱地段  相似文献   

15.
自1947年8月15日印度从英国统治下独立之后,长时间来印度的军事发展缓慢。1962年,中印边界武装冲突以印度的失败而结束,尼赫鲁的政治威信扫地。从此,印度开始加强正规化军队建设。然而,印度的海军力量发展一直很慢,直到1971年印巴战争时,经过14天的战争,印度虽然战胜了巴基斯坦,但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下令将“企业”号航空母舰开进孟加拉湾,向印度施加军事压力,限制了印度取得更大战果。这使印度认识到建立强大海军的必要性,并决心到2000年使海军力量达到能与超级大国威胁相抗衡的目的。据外刊报道,印度海军近10年发展较快,下面主要介绍印度海军这10年来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印度国防部长普拉纳布&#183;穆克杰7月21日称,俄罗斯制造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将于2008年8月前交付给印度,届时印度将拥有两艘航母,海军力量得以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印度为实现争当世界大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大力加强军事力量的全面建设,加快构筑“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积极抢占太空战略制高点,建立空天一体化的情报网络;主动开展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和南亚邻国间的防务与安全合作以及军事交流;在谋求武器来源多元化的同时,加快陆、海、空三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提出打赢反恐非对称战争理论,突出加强反恐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8.
安骏 《当代海军》2004,(5):46-47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接二连三举行各式各样的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不仅有印度本国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而且还有西方国家的部队。一会儿是“神圣武器”、一会儿是“对抗印度04”,一会儿又是“空中力量2004”。一个刚演罢,另一个便又匆匆登场。而且这些军演大多被冠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首次”等字眼。一时间,真可谓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南亚地区温度骤然升高。与此同时,印军方还在不断研发、试验尖端武器,引进先进的预警机、航空母舰。引举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丰松江  常壮  王谦 《国防科技》2021,42(6):26-30
印度在大国战略目标的驱动下,将经略太空视为迈向世界大国、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高度重视太空力量规划、建设发展和军事应用,力争谋求地区大国优势、抢占军事战略制高点。本文概要分析了印度航天力量的发展沿革及组织架构,从航天发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航天侦察、态势感知、空间武器、太空作战部队等方面剖析了印度太空能力体系,从威胁判断、战略方针、战略目标、能力布局、发展规划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印度太空安全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发生在印度最大的海港城市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从分析印度应对此次袭击事件的行动入手,总结了印度反恐行动失败的教训和暴露出的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印度处置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对我国反恐力量建设及做好反恐斗争准备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