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战争中使用冷兵器、火器杀伤对方,这是常识.在战争中使用毒剂,也渊远流长.据考证,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曾使用硫磺及砷等燃烧产生有毒的烟雾,使敌方人员窒息.19世纪中叶,有人将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质填在弹丸内小量使用,目的也在于使敌方人员或牲口中毒丧失战斗力.到19世纪末,欧洲一些国家已能由工业生产剧毒物质,使其用于战争.  相似文献   

2.
长期的和平环境,加之对信息化战争准备的思想不足,使一部分官兵和平麻痹,当兵打仗的意识有所淡化,甚至认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斗精神决定不了战争的胜负。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落实胡主席关于强化战斗精神的指示,探索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培养和锻造民兵预备役人员战斗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战争动员是随着战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同的战争形态对战争动员的内容的要求不同。过去的战争主要是人力的对抗。因而战争动员的内容主要是吸纳良将,招兵买马,建立庞大的军队,组织人员前送  相似文献   

4.
人是战争的主体。战争既是物质技术、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勇气和智慧的较量。运用智谋,不战而胜,是战争的最高境界。心战与战争相伴而生,他源于战争,渗透于战争活动的始终,是战争中最具诡诈性、欺骗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列宁曾经说过:“在任何战争中,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群众的情绪决定的”。而战场上参战官兵的情绪和士气受战争环境、战场条件等因素强烈冲击。可以预见,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火力打击的精度极大提高,作战节奏空前加快,物资和人员的毁伤极为严重,作战环…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谁占据高科技优势,谁就容易贏得战争。因此,在战争动员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动员高科技预备役人员参战支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李建飞  徐华 《国防》2002,(1):39-40
随着军事科技在现代战争中地位和作用的逐步增强,科技动员从经济动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战争动员的重心。科技动员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科学研究部门和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战争所需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的行动,其根本目的是开发应用新兴科学技术,利用科  相似文献   

7.
唐保东 《国防》2001,(6):10-12
公元21世纪30年代,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空前提高,一部新的国际性<战争法>问世.这部各国必须遵循的法规,对战争的原则、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作出明确限制.其中特别规定:"战争中,禁止使用可能会造成人员大量死亡、设施大规模破坏以及环境严重污染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随着各种高科技武器杀伤力和震慑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敌对双方对心理战进攻的广泛运用,军人心理素质对战斗力的发挥和战争进程的影响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强化官兵的心理防御能力,抵抗战争消极心理反应的影响,已成为各级指挥人员必须研究的崭新课题。本文针对战争中军人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恐惧心理,介绍了其危害性,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预防、减少或消除战争恐惧心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官兵战斗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张英武 《国防》2001,(2):9-10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体能、技能在战斗力要素构成中的首要地位逐步被智能所取代,未来战争将主要是"用鼠标器、键盘和计算机病毒来进行"的高技术战争.这是世界战争发展的总趋势.21世纪我们所要应付的战争,也将是一场规模不小和强度较高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必须把高科技人员作为科技动员建设的重点,以确保我们在战争到来时能够让更多的高科技人员去参战支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体能、技能在战斗力要素构成中的首要地位逐步被智能所取代,未来战争将主要是"用鼠标器、键盘和计算机病毒来进行"的高技术战争.这是世界战争发展的总趋势.21世纪我们所要应付的战争,也将是一场规模不小和强度较高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必须把高科技人员作为科技动员建设的重点,以确保我们在战争到来时能够让更多的高科技人员去参战支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战争实验可以对战争计划与方案、武器装备体系效能等进行充分地研究,也可以对人员进行有效地培训.战争实验工程是对实验战争过程和试验战争计划的实验活动进行系统化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本文重点描述了战争实验、战争实验活动及其对战争实验工程的需求,阐述了对战争实验工程的三大研究内容,即战争实验空间的设计与规划,战争实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战争实验团队的协调与管理,最后简单介绍了实现战争模拟技术在战争实验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战争不单是表现为军事实力的较量和国家总体实力在战争中的运用,科技的发达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影响和制约战争。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全面体现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战争对后勤“人员流”、“物资流”、“能量流”实施的全程跟踪,以及实施的实时指挥与控制实现的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我军后勤必须紧紧抓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军事变革,以信息化战争为牵引,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对后勤的影响与要求,实现后勤指挥权限分层、多维监测、集约化分布式有限互通体系。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员的野外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在军队院校教育训练中"嵌入"野外生存训练模块,充实完善课程内容,构建训练模式,加强师资建设,改善训练条件,使之与未来战争需要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军事交通运输是军队机动的基础,是后勤保障的关键环节,是关系战争全局的重要因素。在历次战争中,交通线都成为敌对双方斗争的焦点。如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境内的铁路、公路、机场、码头、桥梁、隧道等重要交通设施都成为北约空袭的首选目标。因此,要解决好交通线的畅通和运力供应问题,单靠现役的装备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依靠人民战争的威力与作用,依  相似文献   

15.
刀剑与金钱     
经济是战争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在冷兵器时代,战争双方使用的冷兵器非常简陋,又可反复使用。因此,在战争的物资消耗中,冷兵器所占的比重很小,而人员、牲畜赖以生存的粮草则占相当大的比重。粮草对战争的胜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则明显增大。19世纪的战争不过耗费参战国国民收入的8—13%。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战争费用为2080亿美元,占参战国国民收入的5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军事费用为11700亿美元,占参战国  相似文献   

16.
明冬 《云南国防》2004,(2):43-43
“驻地战场化,战场堡垒化,堡垒地下化”,这是现代战争中战场布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摧毁敌方的地下设施和杀伤掩体内的人员,通常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肩负“硬摧毁”的钻地炸弹和形形色色的“软杀弹”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无论是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新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身影。本文简要介  相似文献   

17.
医疗卫生动员,是统一调度和使用医疗卫生方面的人力、药品、器材、设备和设施,对军民进行医疗卫生保障所采取的措施。战争是暴力手段的运用,其主体是活生生的人。由于武器的杀伤和战场生态环境的恶化,极易造成军队大量的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以及众多平民的伤病。组织好以卫生防疫和救治伤病人员为目的的医疗卫生动员,对于减轻战争对人员的伤害,保持和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以及后方支持战争的能力,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18.
建立非战争军事行动特殊任务津贴制度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是完善我军人员生活待遇制度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迫切需要。应结合军人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准确界定享受津贴的人员范围,按人员类别合理确定津贴标准,同时还应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严格全程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9.
美伊开战一周年以后,美国在战后的处境又成了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理由一直以来仍然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历经数批核查人员劳而无果的长时间搜寻后,美国总统为了为战争寻找另一个借口,便把这次战争的发生归咎于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误。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美国战争历史中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误多多却有证可查。  相似文献   

20.
姜春良 《国防》2003,(6):27-28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仅用3周时间就实现了攻占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胜利,达成了速战速决的战争目的。与上次海湾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时间少了一半,美军投入的兵力少了一半,出动的飞机架次少2/3,死亡的人员也不到上次的一半。而在夺占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过程中,美军快速机动、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