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我儿子叫周锦,锦是美丽的意思,我们希望他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她边说边笑,那灿烂的笑容仿佛阴霾天气里的一缕阳光。她叫王焕焕,是一名警嫂,丈夫周庆义是河北边防总队海警支队的一名舰艇驾驶员。周锦2008年10月出生,3个月后,当发现他不能抬头时,夫妻俩着急了,抱着孩子到医院检查,最后被诊断为黄痘引起的手足徐动型脑瘫痪,属于脑瘫类疾病里面最严重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很庆幸,每年的"母亲节",我都能从电视、报纸、广播甚至同事的闲聊中得到提醒,但惭愧的是这个日子却没有一次是自己记着的。多年来,母亲的节日就这幺被我这个女儿当成了一种形式,像作业一样被动地完成着。虽然我从来没有像母亲为我准备生日那样用心地为她过一次节,然而母亲却总是那么满足,仅仅一声问候,也总能在她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3.
与妻相识还是1999年夏天的事,那时她是军校进修的大学生,而我刚提干不久,在山沟里一支导弹部队当宣传干事。那次,我出差到南昌探望一位战友,他得知我快“奔三”的人还没对上象,便热心地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照片上的女孩让我眼睛一亮:娇小的身材散发着江南女性的柔美,如月的脸颊透着阳光的笑容,大大的眼睛犹如一泓清泉,那齐耳  相似文献   

4.
"活力十一,永争第一",走进南京军区某炮兵旅十一连,迎面墙上便是八个醒目大字,这是连队口号。"军区政治教员标兵"指导员虞波带着眼镜,一脸书生气,他的笑容充满阳光,他告诉笔者:"革命军人就是要有血性、有虎气,我们连队开展的’活力文化’就是要激发年轻人应有的活力,唤起官兵对"第一"的渴求  相似文献   

5.
也许因为有过在高原服役的经历,我一看到《一路格桑花》,就对它产生莫名的亲切感。"我爱的花儿在高原/她的美丽很少有人看见/我爱的人儿在高原/他的笑容没有被污染。"在读党益民的长篇小说《一路格桑花》时,我常是泪水模糊双眸,被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和人物及他们表现的性格、精神情感深深感染。  相似文献   

6.
"赵占忠的‘铁脚板’让人钦佩,可在他这一项项荣誉背后,是超出常人的艰辛付出。"边防连指导员李小峰谈及自己的兵,眼神里充满着疼爱。晨曦里的中蒙边境乌拉斯台,静谧地躺在北塔山山窝里。迎着万道金光,赵占忠全副武装,在洒满阳光的山谷里狂奔,矮小的身影忽隐忽现。黑乎乎,壮实实,粗手大脚。初次相见,他腼腆地伸手与我相握,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昔日清华才女,今日火箭女兵。入伍前,清华校园里洒下她的欢声笑语;从军后,导弹发射架下留下她的阳光笑容。她带着梦想和激情一路前行,让青春在火热的生活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发射阵地向来是男兵的天下,如今女导弹操作号手也闪亮登场了——西北高原,雪山环抱中的导弹发射场上,两组发射单元同步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舒秋劲大姐戴着医生为她特别配制的茶色眼镜,满脸喜悦地递给我一本《革命精神光耀千秋》。她的右眼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患病,视力几乎为零。可从她的笑容里看不出眼疾的困扰,只有任务圆满完成后的畅快。  相似文献   

9.
正在一师四团团部卡小花·卡德尔的家里,挂着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男男女女12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这些孩子中有汉族也有维吾尔族,其中的10名是孤儿。"这是我的大女儿阿青,这是我的二儿子高春节,他们俩只相差半岁……"这间屋子的女主人卡小花·卡德尔仔细擦拭着镜框,思绪飞回21年前。1991年,年仅26岁的维吾尔族女青年卡小花·卡德尔是四团粮油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她年轻漂亮,富有朝气,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自嫁给了阿尔肯,有了乖巧懂事的儿女之后,她感觉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充满阳光。有一天,当她拉着女儿、唱着"幸福生活比蜜甜"的歌儿回家时,看见家中来了两个汉族孩子。  相似文献   

10.
笑脸     
《解放军生活》2012,(10):48-49
1.我叫解小东,是第二炮兵某训练团上等兵,天生笑脸,战友都叫我"微笑哥"。我们班里来了个新战友,他入伍前是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大三的学生,这是他给我画的素描,把我的笑容定格下来。伊英杰程伟平/摄  相似文献   

11.
"巴依兰·木塞提去年年底搬新家啦!"听到这个消息,笔者迫不及待地赶去巴依兰·木塞提位于四师六十六团阳光花苑小区内的新楼房参观。"能重见光明、住进楼房,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都变成了现实,以后我要生活得更好,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巴依兰·木塞提感慨地说。巴依兰·木塞提是六十六团二十连职工,今年30岁的她从13岁就患上了眼角  相似文献   

12.
美丽女兵     
去年7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摄制组,来到海军陆战队某两栖侦察队训练场,进行《超级战士》节目的录制和拍摄。拍摄间隙,一名女兵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坐在草地上,正准备把头盔摘下来休息,一抬头突然发现了我的镜头,她下意识地慌忙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头发,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我抓住了这个瞬间定格下来。这个女兵叫郑小广,海南籍,她说:"如果不当兵我一定会留一头长发的,既然成为了一名军  相似文献   

13.
妻子范一,小我三岁,却比我早一年毕业,是武警江苏张家港边防检查站一名普通的检查员。确定恋爱关系前,我一直都在犹豫到底该叫她师姐还是叫她学妹,直到"一姐"这个称谓不胫而走,我也就随着大家叫她声"姐"。这让她至今津津乐道,占尽了我的便宜。"电话粥"煲成了"口语课"我和范一是在军校时的一次接待亚非拉美外宾的外事活动中相识的。认识她之前,我就知道她英语不简  相似文献   

14.
魅力笑脸二十一号:到文工团采访时,正巧碰上女兵们在排演“西部文化万里行”活动的节目,这个女兵名叫施砚,是刚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毕业,当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文艺兵。她的迷人的笑容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于是我定格下这张振翅欲飞的青春形象。(摄影/泰良静)  相似文献   

15.
正"你看,这是我在1984年参加兵团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获得的奖牌和奖状。当时,兵团领导给我发的奖!"近日,在二师二十一团的一栋居民楼里,73岁的宋振玲对笔者说。手捧着"兵团劳动模范"的奖状,宋振玲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1960年春,19岁的宋振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了她的故乡——山东省滕县的一个小村庄,来到农二师五团(今二师二十一团)七连参加支边建设。在开荒地里挖芨芨草,壮小伙一天能挖1亩半。宋振玲"上班"第一天,就挖了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是一根青草,我愿发出清新的气息;如果我是一朵小 花,我愿时时绽出芬芳;如果我是一滴水珠,我愿化为甘露,尽情 挥放。为了中俄两国、两军、两国人民友谊之花的盛开,来精心点 缀……"这诗一般的话语出自一个普通俄罗斯女性之口--她就是 俄联邦总参军事学院俄语教研室女教员娜塔利亚。这位高高身材、 一头棕色披肩长发、有着知识型女性气质的普通讲师,给所有在俄 联邦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工作过的中国军人无不留下美好印象,一致 称赞:"娜塔利亚善良、友好、敬业。"在俄罗斯学习工作一年间,我 和她有过频繁的接触。她的善良,她工作的认真务实精神,她对中 国军人的真挚情感,令人久久难忘。  相似文献   

17.
王妍曦 《兵团建设》2013,(12):31-32
凌晨五点半,她从东莞赶赴广州白云机场,晚上九点四十五分,飞机降落在新疆喀什机场。三年来,她戏称自己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习惯了。"她说,"我很少回去,路上的时间太长,浪费时间。"一米六的个子,利落的短发,豪爽、干练、爱笑,说话从不啰嗦,总是直奔主题。"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太像个女人?"她哈哈大笑着说。她叫陈俊,援疆干部中的"穆桂英"。责任,担在肩上"我很喜欢兵团,这儿的人太对我的脾气了,有什么问题马上会说出来,就算吵架也不记仇,上午吵了下午就能坐在一起喝酒,太爽快了!"和陈俊的对话就这样开始,没想到这个南方来的小女人居然这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军营军人是一道特殊的绿色风景,那我愿做这绿色风景的守望者。"这诗一般的语言出自军嫂唐凤的口。唐风,是四川省宜宾市检察院政治部干部,翠屏区人武部军官刘彬的妻子。她用她柔嫩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她用她宽阔的心怀容纳艰辛,用真情为和平  相似文献   

19.
王学伟  王西峰 《国防》2002,(2):54-54
元旦前夕,陕西预备役某步兵师高炮团会议室 里座无虚席,一场“现代科技与军事革命”的报告会正在进行。看着官兵们听讲的专注神态,坐在最前排的一位中年妇女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她叫张娟娟,是咸阳市医疗器械厂的一名下岗职工,该团组建近三年来,这是她第十一次自费邀请专家来部队智力拥军。我们有幸采访了她,并被她坚持15年如一日拥军的事迹所打动。  相似文献   

20.
那年夏天我出差到北方的海滨城市,也见到了已离开部队多年的战友,见面自然是很高兴互相打量着这么多年的变化,都已是人到中年了。"正好到我父亲那里去,家里正过节呢。"我听她说完挺诧异她看到我疑惑的表情,还卖关子说:"去了就知道,我姐我哥他们都在呢,也都想见见你。"从新兵连开始就在一起,成为了好朋友。三年后她复员跟随父亲住在这座城市的海军干休所,我留在部队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