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军西路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第四方面军总部和所属红军第5、第9、第30军及总部直属单位,共2.18万人,从甘肃靖远虎豹口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战局发生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放弃。渡河部队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改称红军西路军,肩负"以在河西创立根据  相似文献   

2.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全国斗争形势的需要,命令红四方面军的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及总部西渡黄河,以打通通往苏联的国际通道,为抗日战争建立巩固的西北后方。11月10日,过河部队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相似文献   

3.
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移驻延安。3月,总参谋长刘伯承被任命为援西军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谈判。毛泽东主席身边需要一名助手协助处理军务,为此,他多次致电中共陕甘省委书记李富春,催调时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长兼红29军军长的萧劲光到中共中央军委工作。2月23日,萧劲光将工作移交给赖传珠。28日,离开陇东环县,奔赴延安,就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萧劲光到达延安凤凰山之后,住处就安排在毛泽东的隔壁。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处理西路军问题。当时,西路军在甘肃北部倪家营陷入十几万国民党军的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12,(13):51
李先念在新疆的7个多月里,直接参与了对西路军左支队的整编1936年10月,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立。西路军按照中央及军委的战略部署,挺进河西走廊,创建河西根据地,并打通新疆。在此后四个多月时间里,西路军广大指战员与凶悍而野蛮的马家军主力展开殊死搏斗,但西路军最后终因众寡悬殊、疲兵屡战、弹尽粮绝惨遭失败,兵力锐减到2000余人。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工作委员会成立,由李先念负责军事领导,统一指挥所余部队行动。同年3月23日,由  相似文献   

5.
1937年5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陈云同志把西路军到达甘肃与新疆交界星星峡的400多名幸存者,接到新疆省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利用新疆省边防督办盛世才同我党的统战关系,组成了“迪化新兵营”。1938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决定抽“新兵营”的25名同志和从延安八路军总部选拔的19名同  相似文献   

6.
中原突围后的游击战争萧健流年似水,物换星移。发生在1946年盛夏的中原突围,成为记忆中的往事,转眼已经50周年了。作为生逢其时,身当其事的突围参加者,每当回首这段如火如荼、艰险早绝的难忘岁月,总是心潮难平,激怀难禁。这不仅因为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2012,(18):51
滕代远出任八路军驻疆代表后,几次与盛世才联络、交涉,争取盛世才支援抗战正在莫斯科学习的滕代远,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前去新疆,建立共产国际与我党的联系。滕代远从莫斯科动身,经阿拉木图秘密进入新疆,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住了一个多月,始终未能在约定地点见到我党派来与他接头的邓发,只得返回苏联。1936年10月中旬,党中央命在莫斯科的陈云和滕代远赴新疆迎接西路军进疆。与此同时,共产国际和苏联答应提供武器弹药装备进疆的西路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的史料、新的视野,概述了西路军的悲壮历程始末及其经验教训,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9.
夏夔 《军事历史》2002,(4):23-27
1946年6月26日开始的中原突围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直接指挥了中原突围.突围前后的每一个重大行动,都是毛泽东决定或批准的.同时,毛泽东对中原突围的意义和作用,也作出了公正、权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13,(2):49
在黄火青的努力下,反帝会分会遍布全疆,广泛地开展了社会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1937年5月,黄火青随西路军左支队进驻迪化(今乌鲁木齐)后,化名黄民孚,与其他指战员一道在新兵营学习政治、文化和军事技术。之后,被抽调出来帮助盛世才工作。当时,为了更加广泛地团结教育新疆各族群众,黄火青于1938年1月担任新疆反帝联合总会秘书长后,对反帝会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由湖北省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和湖北省军区中原突围史专题编纂室编著(李少瑜、曾焕雄、瞿培树主编)、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原突围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一本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体例来记述中原突围战役的好书。李先念生前为该书题写书名,王震为该书撰写了序言。《纪事》的作者以饱满的激情,准确可靠的史料和流畅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中原突围战役的历史画卷。该书在编著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李先念、王震等参加过当年中原突围的老同志的关心和指导,从而保证了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原突围中的李先念曾焕雄提起47年前的中原突围,人们自然想起一位功勋卓著、名扬四海的名字──李先念。当时,他面对敌军重重围困,毅然勇敢地接受挑战,指挥中原军区部队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使敌人妄图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的阴谋化为泡影。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13.
一、皖南新四军会攻星潭的考证 辨析皖南新四军是否攻克星潭,关系到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发生后是否贻误了突围的有利时机.对此,学术界有争议.一说星潭没有攻克,其主要理由是突围时机已失,两侧部队未能合围星潭;星潭一带地形不利;突围部队缺乏足够火力和强大预备队;星潭守敌第40师装备精良等.一说攻克了星潭,其直接证据是新四军老同志的回忆和访问岳星明的谈话记录.我要补充没有攻占星潭的证据,指出攻克星潭说的疑点和舛误,以求揭示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4.
仔细想来,每个人其实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围。突围是我们给予自己的最好礼物,如果把我们的生命化作一块土地,突围就是那粒通向秋天的种子。一个人可以出身贫贱,可以遭受屈辱,但绝对不能缺少突围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你就会失去行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先后走出了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红军中惟一的女师长张琴秋,政委曾广澜,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政治处主任华全双等. 然而,还有一个淹没在历史中的红军女将领却鲜为人知,她就是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第二团团长、西路军第五军军需副处长陶淑良.至今,陶淑良所在家乡没有为其树碑立传,只是民国末续修的《陶氏宗谱》和旺苍县木门寺有少许记载,还有张国焘卫队长何福圣的回忆及一些个人追忆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原突围胜利50周年曾焕雄50年前中原军区部队进行的中原突围,是震惊中外的伟大壮举,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场有计划有准备的战略转移,亦称战略退却。在整个突围、坚持新根据地和转入反攻的斗争中,中原军区部队在李先...  相似文献   

17.
一部真实反映鏖战中原的好书──《中原突围史》读后王诚汉在纪念中原突围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中原突围史》于1996年6月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是这次战役的亲历者,有幸先睹,深感这部史书的编写和出版是一项慰先烈、昭后人的重要工程,为系统、准确地研究...  相似文献   

18.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毛泽东曾提出红军突围计划,即中央主力红军经南康、崇义一线,再跨过罗霄山脉进入湘南地区,利用湘南广阔的区域和良好的革命基础,用"打圈圈"的办法拖住敌军,并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待粉碎敌之"围剿"后,再回师中央苏区。本文对这一突围计划及其思想源流和博古等人拒绝采纳的原因等问题进行考析。  相似文献   

19.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军区部队南路突围,与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旌指武当》(主编李少瑜、曾焕雄)一书,经湖北省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和湖北省军区中原突围史专题编纂室数  相似文献   

20.
临沂保卫战是1938年1月爆发的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会战爆发后的3月中下旬,临沂守军庞炳勋部先后两次告急求援,张自忠率第59年奉令赶到,与庞部配合,击溃顽敌,两次取得保卫战的胜利。4月中旬,日军再犯临沂,因双方力量悬殊,临沂沦于敌手。5月中旬,徐州面临敌军压境,我为保存有生力量,决定突围作战略转移。张部任阻击敌军掩护我军突围之责,且战且退,出色地完成了既定作战任务,受到最高当局的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