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军转民》2008,(6):45-45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突袭我国川西大地,汶川大地震考验我们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检验着我国政府的应急能力以及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如此大的自然灾难面前,中华民族让世界侧目,中国政府也让世界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我们能有如此迅速、高效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51度,东经105.4度。中国,汶川。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这一地使无限心力为之凝聚。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震灾波及范围之广、受灾面积之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地震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为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和绵阳市江油花园路中学,在此次地震中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究其原因,是校方平时十分重视防灾避险与安全教育工作.一是防震减灾责任制完善,舍得投入.花园路中学建立了以校领导负总责、班主任为主导的防震减灾组织体系.桑枣中学先后投入40余万元加固、改造校舍,为抵抗大地震第一波冲击,组织师生逃离赢得了宝贵时间.二是经常开展防灾教育,演练到位.  相似文献   

4.
马锋 《中国军转民》2008,(10):38-40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灾难是试金石。抗御灾难,对我们是考验,也是锻炼。  相似文献   

5.
<正>十年前,日本"3·11"大地震的惊人破坏力让举世为之震惊。十年后,这场空前灾难的余威仍笼罩着世人。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中产生的核废水。此决定一经公布,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众所周知,核污染可以直接引发周边生物的基因突变,并且对环境的影响是持续性的。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为例,据统计,在20年间共有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专家估计消除该事故的后遗症约需800年时间。  相似文献   

6.
年初,中国南方许多城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凝冻灾害,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扰乱。位于贵州省东部大山处的铜仁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沉着应对,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并非老天爷眷顾铜仁,而是得益于市委、政府、人武部反应迅速,在危急关头军地联合行动,提前做好了防冻减灾、抗冻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这场特殊的战役里,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这场特殊战役的总指挥正是铜仁记、市人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突发8.0级强烈地震。作为一个军工大省,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四川省内的军工单位人员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科研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省内分布的一些军工设施及民爆生产销售企业,在大地震来临时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经受着严峻考验。如何全力保障省内重要军工设施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眼泪,是情和爱的浓缩,是人们感情最真挚的表达。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这个不屈的民族落泪了。这是感动的眼泪。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人民子弟兵忘我奉献,感动着天地,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这一刻,情浓于血的民族在这里大集结;这一刻,爱的暖流向着灾区挺进;这一刻,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私的付出温暖着灾区人民……  相似文献   

9.
孙海成  陈玲 《国防》2008,(8):15-17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既是对我国民族意志的大考验、民族精神的大凝聚,也是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大检验、国防动员准备的大检验。在抗震救灾中,信息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方面展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薛彦鹏 《国防》2008,(7):83-84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天昏地暗的日子,数以万计的生命在这个可怕的日子里结束,灾难考验着中国人,考验着我们的民族……  相似文献   

11.
一场灾难正震撼着中国,房屋变为废墟,数万生命瞬间陨落。就在整个华夏神州为之啼血的时候,灾区的人民却用坚韧与顽强,甚至用生命绽放出了最美丽的人性光辉,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注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爱无言。  相似文献   

12.
2008是个不平凡的年份。罕见的冰雪灾害刚给中国人民来了个“下马威”,汶川大地震又制造了一场空前的人间灾难。然而,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这些“不测风云”成为历史,也使13亿中国人因梦想成真而扬眉吐气,雄威再振。不少外国人都惊叹:中国人在抗震救灾和举办奥运两个赛场都拿到了金牌!  相似文献   

13.
四川是军工大省。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强烈大地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也使在川的军工企业蒙受了损失。面对突发的灾情,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忠实履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立即投身到组织指挥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中。他们发出誓言:坚决打赢这场抗震救灾的硬仗!  相似文献   

14.
5月12日14日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这场抗震救灾战役中,我军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国际国行和媒体的肯定与赞扬。用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的话说,“想不被感动是很难的”。美国全球安全组织的军事专家更是评论称,解放军空降部队已具备“应对未来灾发战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去年发生冰冻雨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是一面镜子,抗灾救灾的实践,对我们的国防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协同配合能力、紧急支援能力都是一次直接的检验,给交通战备建设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春生  刘娜 《环球军事》2008,(11):43-45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国际友人也纷纷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积极参与中国抗震救灾工作。其间,俄罗斯共出动7架次伊尔-76大型运输机载着救灾分队与大批救灾物资来华援助,成为援华规模最大、投入装备最多的国家之一,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俄罗斯的国家灾难救援体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孙永继 《军事史林》2008,(10):46-4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战争。参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1个,人口超过20多亿,交战双方的兵力为1.1亿人,战争历时之久,波及范围之大,战火遍及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惨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威武雄壮的历史事件.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大革命,其主角是洪秀全和杨秀清.洪秀全一手点燃了革命之火,而使这场烈火成燎原之势的是杨秀清.他统率太平军旌旗北指,势如破竹,将革命推向全国,因此太平天国运动被称为洪杨革命,其影响一直波及百年之后.孙中山就曾以洪杨的继承者自励.毛泽东晚年曾将陈胜、吴广、洪秀全和杨秀清这4人作为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代表人物.由于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始倡者和当然领袖,并与这场运动相始终,因此人们对洪秀全的重视超过对杨秀清.事实上,杨秀清对这场革命所起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逊于洪秀全,如果没有他的雄才大略,太平军很可能与清代发生过的许多其他农民起义一样,寿命只有短短几年,影响只及一省或数省,而不是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历时二十年,席卷十八省,震撼了全中国.杨秀清是中华民族产生的一位伟大军事家,他铸造了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太平军.当他在世的时候,这支军队所向披靡,横扫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仍能长期保持强悍的战斗力,令中外敌人胆战心惊、谈虎色变.威武一世的杨秀清可称是太平军之魂,是太平天国的战神.  相似文献   

19.
1810年至1826年拉丁美洲爆发了一场历史上空前的、波澜壮阔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持续时间之长,参加人数之多,波及地区之广是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运动史上所没有的。独立战争彻底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对拉丁美洲长达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揭开了拉丁美洲近代史的序幕,是拉丁美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但是,关于这场拉美独立战争的性质,长期来国内外史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  相似文献   

20.
《兵团建设》2008,(6):1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指挥抗震救灾时,代表13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发出的气壮山河的铿锵之声。2008年5月12日,一场史无前例的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强烈地震在四川汶川等地发生。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令苍天为之动容,让世界为之悲哀。从5月12日14时28分那一刻起至今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牵挂着中国并期待着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