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有线通信和有线组网技术的发展.比较了主要的xDSL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特点,重点分析适用于军用被复线有线通信的xDSL技术的组网,设计了G.SHDSL.bis技术在实时以太网远传中的一种应用方案,并对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有线通信的应用方式和组网模式等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中首先对无线局域网相关标准、组网方式等基本知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用于军事通信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进一步提出了由民用系统向军用系统过渡的思想,最后指出了无线局域网用于军事通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技术对高可靠性以太网系统进行监控,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由用户以太网系统和附加的平衡结构外,总线互连系统组成以太网监控的双独立互连系统.在分析了该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可靠度和可用度进行分析计算,为系统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10年中,以太网一直是主要的局域网。我们相信,由于以太网的成本有效性和较宽带宽的可用性,它将继续占主导地位。我们提出并评价了称为RETHER(实时以太网)的以软件为基础的协议。不修改现有以太网硬件,这个协议就能为多媒体应用提供实时性能。RETHER以混合工作方式为特征,以减少对非实时网络软件包性能的影响,它是一种无竞争条件的分布式容许控制机构和一个有效的令牌传递方案,可防止网络因节点故障而丢失令牌。  相似文献   

5.
飞行模拟器是一个复杂的分布式实时仿真系统,而多个飞行模拟器的联网则要求高精度的同步、更高的实时性.首先对单台飞行模拟器的网络结构、同步机制进行了描述,然后介绍了反射内存网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反射内存网作为同步信号的传输链路,对多飞行模拟器组网的同步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反射内存网和以太网结构并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航空数据链系统TDMA时隙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TDMA组网协议的航空数据链系统是未来战术数据链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时隙分配技术是TDMA系统的关键.介绍了采用TDMA组网协议的航空数据链基本组成,对航空数据链系统的时隙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时晾分配算法,对TDMA数据链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局域网内部的拓扑对于现代网络管理非常重要,而网络层拓扑发现对于局域网内部的拓扑是不可见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树协议(STP)的拓扑发现算法,利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读取交换机MIB中的生成树信息,可以得到局域网内设备间的连接。该算法不需要交换机地址转发表(AFT)完整,也能发现交换机的备份链路和集线器以及不支持SNMP的交换机。经分析,该算法是一种简单的,准确的以太网拓扑发现算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议研制一种渡海作战无缝信息网络。采用Ad-Hoc组网方式。对网络的抗毁性、抗截获和抗干扰性能,网络组成和网络物理结构,网络互连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雷达组网抗干扰能力评估是组网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仿真模拟法和最优指标法,对组网系统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估研究。基于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组网系统抗干扰能力的一种评估框架结构;构建了组网系统抗压制性干扰能力的动态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最优指标法对4种组网方案在复合压制干扰模式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和方案的优劣评价。评估结果与实际抗干扰试验的结论相符,验证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所得结论对复杂电子战环境下雷达组网系统作战效能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制导雷达组网中航迹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防空体系制导雷达组网中对目标航迹的处理过程,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试验,结合仿真试验的结果数据,分析比较了目标航迹相关与目标航迹融合的几种典型处理方法,并针对制导雷达的特点,提出了在制导雷达组网中适用的一种航迹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雷达组网系统将多部雷达组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作为典型的赛博物理系统,同样面临着赛博攻击的威胁。为了研究赛博攻击对其性能产生的影响,构建针对雷达组网系统交互式多模型(IMM)数据融合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模型。建立机动目标动态模型,以及单站雷达和雷达组网系统基于交互式多模型融合算法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模型。分析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原理,并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机动目标动态模型,进行实验仿真,结果显示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对单站雷达目标状态估计的影响,明显大于对组网雷达目标状态融合估计的影响,验证了雷达组网系统数据融合对于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地面对空监视雷达网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组网研究现状,对雷达网、雷达组网、雷达组网技术这3个概念进行了定义区分。在此基础上从战术和技术两个层面对雷达网进行分类,战术层面从战略、战役和战术3个层次对雷达网分类,技术层面从网络结构和信息融合方式两个方面对雷达网分类。提出了一套地面对空监视雷达网组网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地面对空监视雷达网结构体系和战技效能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首先基于高层体系结构建立了带反馈结构的信息融合仿真系统软件框架,然后针对多雷达组网探测隐身目标应用进行了仿真系统方案设计,描述了组成联邦的各联邦成员间的数据流向及订阅关系。详细介绍了各联邦成员的功能及输入输出接口,设计了联邦执行数据文件。基于MAK RTI完成了主要模块的编码实现,进行了目标跟踪算法移植,并测试了基于协方差的组网雷达宏管理算法的性能,验证了建立的多雷达组网信息融合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车内嵌入式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车内嵌入式仿真系统概念的产生及其优越性。提出一种利用现代总线技术实现车内嵌入仿真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具体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了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和部队训练需要的增长,车内嵌入式仿真系统有着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鉴于我国高速公路隧道的普及,隧道监控系统产业技术的日趋成熟,隧道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网络组成的方式改革及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现行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数据网络组成的现状与新技术之间的区别,阐述了现行组网方式的一些弊端和不足,论证了组网方式创新与改革的优越性,得出了隧道监控系统环网创新具有充足的可行性和推荐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容器技术在网络层面缺乏控制的问题,设计一套面向大规模容器集群的网络控制架构,分别从容器集群网络的灵活组网、智能适配以及安全隔离三个方向进行研究,主要解决大规模容器集群部署中的网络适配和隔离控制等关键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网络控制架构可以根据网络特点有针对性地实现虚拟局域网的快速划分、网络节点的稳定迁移和节点通信的精确隔离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末端反导组网作战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是末端反导防空导弹组网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末端反导防空导弹组网作战各系统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关键.首先分析了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的概念、内涵、系统的功能以及与一般通信系统的不同,其次依据末端反导防空导弹组网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构建了末端反导组网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逻辑结构、逻辑流程以及物理组成,最后对该系统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战术互联网是以无线自组织网络为基础,具有自组织、自管理和多跳的特点,可方便、灵活组网,为了解决营一级的战术互联网多网融合的问题,详细论述了基于VxWorks END学习桥的战术多网网关软件的设计开发原理,提出了在以太网基础上的二层桥接的协议转换思想,给出了软件实现过程的主要细节,并给出了参考代码.  相似文献   

19.
雷达组网的特点及其抗干扰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雷达组网的特点 ,并对如何提高目标探测概率问题进行了简单推算 ,提出了雷达组网在实战应用中的一种干扰设计方法 ,并简要介绍了雷达组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子战环境下组网雷达检测性能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布式检测中的最小错误概率准则分析了组网雷达对目标的检测性能,将雷达受干扰的程度分为无干扰、局部干扰和全部干扰,并研究不同干扰强度下组网雷达数据融合中心对目标的检测概率.最后,就不同干扰强度对组网雷达的影响以及数据融合中心与单站雷达之间检测性能作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