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抗战史是中国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开展山西抗战史研究,既要把握中国抗战的整体脉络,也要把握山西抗战的区域脉络。从区域视角而言,红军东征、晋西事变、百团大战、中条山战役、日军山西残留和1956年太原战犯审判,构成了山西抗日战争的一个完整过程。充分挖掘山西抗战的基本问题和重要问题,展现山西抗战的区域特色,从社会史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山西抗战史研究,是推动山西乃至华北区域抗战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向敌后挺进,开辟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主导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一起,为抗战最终胜利立下不朽功勋。面对作战能力、军事组织和军事力量占优势的日本侵略者,中共在日军眼皮底下的敌后生存和抵抗,异常英勇,异常艰难,呈现的形态也异常复杂,其进入方式、党政军一体化的运作、根据地资源的获得和创造、兵民团结游击战的组织和展开、根据地的政治和经济实践,都是极具张力也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期军史三人谈栏目邀请了黄道炫、岳谦厚、黄正林三位抗战史研究专家,围绕中共主导的敌后战场展开讨论,以期深化敌后战场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中,河南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初期,河南是武汉的屏障,西北的门户,南北战场的枢纽,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是预同国民党深度合作抗日的主阵地;抗战中期在落实"反投降"任务期间,河南又是求生存"反投降"的枢纽;抗战后期,在敌后战场的反攻阶段,河南更是成为中共规划的应对日寇崩溃后国民党反共内战的重要战场.从中共对河南地区战略定位的变化,不仅表现了全国抗战时期中共领袖深邃长远的战略眼光,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布局重心的变化、全局政策的调整和决策的灵活.  相似文献   

4.
学界以往对沦陷后的上海抗战研究较少。本文首先探讨了抗日敌后战场的定义和构成,认为沦陷后的上海应属于敌后战场的范畴,并对沦陷8年的上海敌后抗战分期及国共力量对比的演变加以勾勒,然后研究了沦陷后军统在上海市区的抗日游击战,以及忠义救国军在上海郊区的抗日游击战,以期丰富对上海抗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有研究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作战。但事实上,一方面,中共也多次在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中共在敌后战场也要与日军发生正面战斗,因此,对中共在抗日战争期间扮演的角色的定位,应当进一步科学化,即:在抗战期间中共虽然主要在敌后战场战斗,但中共不仅仅是在敌后作战,中共与日军发生了大规模的正面战斗,敌后战场不仅是对日作战的前沿阵地,而且是比正面战场更加前沿、更加接近敌军的对敌阵地。“敌后战场”也是“正面战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军抗战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海军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中,曾经起了重要作用。研究中国海军的抗日作战,对深入进行抗战史和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海军的抗战情况没有进行系统的研讨,成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7.
佳苗 《军事史林》2010,(3):37-37
一首《大刀进行曲》传唱了几十年,成为中国抗战歌曲的经典之作。近代战争中落后的大刀,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一提起29军。人们就立刻想起大刀?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人们已不满足对大刀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几句歌词上,随着抗战史研究的深入,随着亲身经历过抗战的29军一些官兵回忆文章的大量出现,29军的抗战光荣历史和大刀的威力及魅力也越来越清晰了。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所起的作用就如同黄河激流中的"中流砥柱",在国内外凶险复杂的局势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定力,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并建立广大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改善民生,有力地促进和支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华北抗战是这一真理的完美诠释。在国民党军队经过一定抵抗后大踏步撤往河北南部和河南,甚至渡过黄河之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迎着日军侵略的铁蹄插入山西敌后,先后开辟晋察冀、晋绥、晋东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使中共及八路军迅速发展成为这个地区的最大政党和最强军队,使之成为全国抗战中的一个"特殊局面"。其中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就是这"中流砥柱"群体中的重要领导者,为华北抗战"特殊局面"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国际社会和各界人士十分关注东方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尤其关注中国共产党的表现。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认为中共是抗战的坚定派,中共领导的军队是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共创建的根据地是抗战胜利和中国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县政权,是中共政权系统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的县政权建设经历了起步与发展的历程。晋察冀边区的县政权虽属初建,却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不仅表现为县政权组织构成和主要职能的组建与嬗变,亦表现为县政权会议制度的创建与改进,都体现了延续与渐变的因时而易的特点。在这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决实行抗日民主政策,团结社会各阶层,不断扩大民众的民主权利,实行民主决策,促进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更好地适应了战时变局,为其后的中共县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2.
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面对日、伪军残酷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为扭转被动局面,取得敌后战场主动权,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贯彻执行“敌进我进”对敌斗争方针,在实践中探索出武工队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武工队挺进“敌后之敌后”,组织发动群众,争取和瓦解伪军、伪组织,配合主力部队开展对敌斗争,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力量,沉重打击敌占区的日、伪军和汉奸特务,分化瓦解敌伪统治秩序,形成有利于敌后军民开展对敌斗争的新形势,有效扭转了敌后战场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陇东根据地的政治动员始终走在陕甘宁边区的前列,成为边区社会动员的成功典范。陇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的文化政策不仅提高了民众文化水平,而且传播了中共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使该地区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空前提高。中共通过对陇东地区民间文艺的改造,从而顺利完成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重构,使中共和民众在政治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贯穿于整个敌后抗战的始终,大致可分为逐步兴起、迅速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广泛深入发展、向抗日正规战争转变五个阶段,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是山地游击战争在地域上的延伸和扩大,更是敌后抗战在思路上的调整和突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解放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以强大的攻势,相继占领了长江中下游两岸众多战略要地,长江航道随即成为日军向中国腹地不断进犯的重要通道。此时,中国海军舰艇在淞沪抗战和江阴抗战中早已丧失殆尽,已经无力与日军在长江江面进行正面交锋,不得不寻求新的作战方式。于是,一场在中国军事史上不曾有过的长江布雷游击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6.
一由余子道、张林龙撰写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以下简称《一·二八》)和余子道、张云撰写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以下简称《八·一三》)两本研究上海抗战的专著 ,是上海市中共党史 (中国现代史 )学会所承担的市“九五”规划重点图书———《上海抗战史丛书》的两种。《上海抗战史丛书》由上海市党史学会会长、同济大学唐培吉教授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朱敏彦教授任主编。全套丛书包括《上海抗战史通论》、《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与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的抗战教育,是中国国防教育史上的璀璨篇章。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抗战教育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抗战教育政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日宣传活动,分别对干部、部队、群众和儿童进行了针对性很强的教育,不仅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还为尔后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开辟敌后战场,在军事史上第一次将敌后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迫使日军两面作战,持续消耗日军实力;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参议会制度,使人民享有制度保障的民主、自由,解决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政权问题;采取大规模减税措施,实行增加供给的战时经济政策,形成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基础上的公私混合性质的初始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因其成绩卓越、经验丰富,曾被毛泽东赞誉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①,“华北抗战的堡垒”,其经验“足以成为各地如何唤起民众以密切配合抗战的模范”。是“沦陷区民众抗日斗争的导标”③。8年抗战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共歼灭日伪军30多万人。随着对敌斗争的发展,人民革命力量迅速壮大。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的1945年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野战军和地方军发展到32万多人,基干民兵扩大到9…  相似文献   

20.
百团大战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低潮、中国抗战面临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形势下取得胜利的。因而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敌人围困我敌后军民的“囚笼政策”。迟滞了敌人向大后方的进攻,提高了我八路军的声望,打击了国民党的投降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敌后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