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天皇制,蕴含着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而自成类型的个性特点。从这一政治体制架构从外在形式看,具有党、政、议“三位一体”的西方式政党政治的特征。但是,深入探讨就会发现,天皇君主立宪制内在的本质,是天皇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的结合。在这个模式中,天皇制破坏了政党政治的功能和作用,导致国家机器被军部所操纵,其直接后果是议会政治弱化,军部的意志代替国家意志,军部的政策代替国家政策,日本法西斯也因此走上了侵略他国的不归路。因此,总结近代天皇制下日本政党和军队关系的教训,是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张浩间谍向来被交战国家视为“手足和耳目”,战争少不了间谍的参与。19世纪发生在远东地区的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日本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也得益于日谍的情报工作。早在战争爆发前,日本军部就选派大量日谍到中国刺探军情、政...  相似文献   

3.
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期间,协约国利用各种手段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在远东,日本对西伯利亚的觊觎和军事行动成为当时远东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之一。在西伯利亚军事干涉问题上,日本国内外各政治力量对此态度不一,矛盾重重。最终,在国内外多种力量的作用下,日本的干涉以流产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4.
马辉 《环球军事》2008,(12):54-55
1905年,地跨欧亚大陆的沙皇俄国竞奇迹般地败在小小的日本手中。众所周知,这次失败是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分不开的。但还有一个关键性人物也在其中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推波助澜”,他就是日本驻俄国武官明石元二郎大佐。当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惊叹于他的活动能量,称其为“堪比20万大军的人”。但由于明石元二郎作为军事外交人员却从事的是谍报与策反,并且其手段还不怎么“光明正大”,因此,日本军部甚至明石元二郎本人都刻意隐瞒其在日俄战争中的一些行为。  相似文献   

5.
年初以来,西方媒体关于对伊动武可能性的猜测可谓是“五花八门”,而西方国家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也不尽一致,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积极主张对伊朗动武,以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能力,其代表者是以色列,该国为此还制订了专门的作战计划;第二种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坚决反对使用武力,主张采用政治和经济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第三种以美国为代表,主张先使用政经手段迫使伊朗弃核,如和平手段无效再动用武力。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生活的意义源于一种希望,没有希望的生活就如摇曳在苍茫大海之上的一叶扁舟,漂浮不定,无所适从。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虽然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好似那一叶扁舟,而对待工作的态度恰如给那一叶扁舟装上了船舵,使其有了航向。工作或许是人生的一种寄托,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许就是灵魂,给工作这具躯壳灌注了什么样的灵魂,你就能收获什么样的生活。工作,如果是一个人喜好的,是他可以用生命去做的事,那么就成了他的事业,他就能沉湎其间,在工作中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寻求到自己的快乐,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工作,如果是一个人不喜好的,而他也没有改变工作的愿望,那么工作态度完全在于他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如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的工作态度体现出一个人不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一个古老而热门的话题。自古以来,凡名王贤君,均重视人才。刘邦得天下,是因为重用了张良、萧何、韩信;刘备力量弱小而成"三国鼎立",是因为三顾茅庐得了"卧龙"。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其道理就在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恢复"元气",靠的是人才;美国的迅猛发展,靠的也是人才。据报载,目前仅中国在美的人才就有45万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这是邓小平所作的论述。在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国民党北上讨伐军阀吴佩孚、张作霖(1927—28)至日本全面侵犯中国本土的第一年年底(1937),这十年期间,总共约有150名意国顾问为蒋介石大元帅出谋划策,对于一个面对日本的侵略以及农村根据地的共产主义威胁而力求生存和现代化的政府来说,这些顾问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认识,有一些专论记叙了德方在南京的外交政策及非官方使命的实施情况。然而,若将军事方面当作一种国内改革以揭示出如何使政策变为行动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人的计划与文告中有一种掩饰当代现实的倾向,这个现实最难以驾驭的乃是在以前本来是军阀的军人中,甚至在名义上已称为中央军的军人中仍坚持军阀主义的习惯势  相似文献   

9.
尽管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多么的优越和发展迅速,但若离开语言仍然不成。那么,主要靠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掌握运用语言的艺术,就十分重要了。因为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须臾离开的最重要的工具,而这又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迪学生心灵,开  相似文献   

10.
悄悄考客人 热情好客的瑶家,每当客人进门之后,他们往往都要进行偷偷的考试,看看客人对他们的感情如何。主人首先很有礼貌地起立让坐,然后任意递给你一张小板凳,你若接过安然坐下,他们就会满面笑容,和你拉拉家常;若你不接小凳,自己另选择满意的座位就坐,或者接过小凳用手帕拍拍打打,那么主人就会对你的嫌弃而一个个从后门溜走,使你不得不坐冷板凳。你如果能过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政府根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向中国政府以贷款的方式提供飞机等抗战急需的武器.本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抗战期间苏联援华飞机的数量、机型及其在对日本空军作战中表现出的特点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最早对中国原子弹研制的研究来自于国外学者。而国外学者对此研究主要在两方面:中国核决策的动因;美国对中国原子弹研制的态度与策略选择。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主要在: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策;苏联对华核援助及其撤援;原子弹成功研制的经验与意义。研究的不足:这段历史的研究不够完整;重要历史关节点的研究过于僵化。其原因主要在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自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始,中国人民举行了全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在这一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存亡的艰难岁月里身为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年逾六旬的于右任先生,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日救亡告全体同胞》(《八一宣言》),张、杨发动的通蒋抗日的“西安事变”,以及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持何种态度,应如何评价?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简要述略。(一)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之态度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时,驻沈阳南满站的日本联队不过一万余人,而中国在东北驻军有十九…  相似文献   

14.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1940年前后,数十万日军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日本军部认为,欧美通过英国和法国控制的远东殖民地向中国提供军援,是中国能够继续抵抗的主要原因。为此,日军策划了夺取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主要是今天的越南)的入侵行动,而这一过程注定是充满血腥和杀戮的。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苏两国基于共同的利害关系,从兵戎相见、邦交断绝走向关系正常化,并在此基础上走向合作抗日的道路。苏联在当时国联所允许的方式下,在不影响其国防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援助中国抗战,谱写了战时中苏军事合作的篇章。在评价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苏联援华主要基于自身利益和战略需要;苏联援华全部交给了国民党政府;苏联援华支援了中国抗战。  相似文献   

16.
茹莹 《军事历史》2002,(3):46-49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苏联参加远东作战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积极推动苏联参战转变到力图迟滞苏联的远东军事行动。这一变化并不是偶然的,它与美国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自身利益的界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力图从这一角度来揭示二战期间美国对苏政策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就开始积极探询苏联在出兵远东问题上的态度。之所以如此,与它对整个亚洲战场形势的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大约一年多的时间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处于主动性地位,占…  相似文献   

17.
樊帅 《国防》2016,(3):69-71
飞行的老虎
  1940年9月后,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了新型零式舰载战斗机,而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又不再直接对日作战,中国空军迎来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朝野有识之士纷纷就反击日本侵略而建言献策,其中建议最多、酝酿时间最长的御敌谋略,当属直捣日本的以攻为守之计.其具体作战方案,依所用兵力划分主要有四种,即分别以南洋军舰、北洋舰队、民船商船及外购军舰载兵勇远袭日本本土.直捣日本是为了改变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被动挨打的地位,因此颇能引起国人的共鸣,有的方案甚至已为当权者所采纳.惟一旦要付诸实施,辄因困难重重而搁浅,最终都成了纸上谈兵.事实证明,只有将直捣日本之计提到积极防御的战略高度加以筹划才有成功的可能,而仅作为临战时的一种应急之策,清政府既不能于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力量予以支持,就必然会因兵力、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望洋兴叹".  相似文献   

19.
台湾,自郑成功逐红夷而据之,到康熙甲子绝明之正朔,既得其他,距甲午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次年3月李鸿章东渡日本签订停战和约。当时因有弃台之论,“时台湾举人方以会试在都,上书力争,留中不报。三月,弃台信益急”①,4月和议成,清廷决意不顾台湾人民的反抗,以“台湾虽重,比之京师则台湾为轻。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又台湾孤悬海外,终久不能据守”的荒唐理由,“卒弃台湾”②。自此至同年10月日军完全占领台湾,台湾军民及各界人士为反抗日本的侵略,前赴后继,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自1938年4月新四军军部进入皖南,到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军部在皖南共历时33个月。这一时期,新四军除开展了对敌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外,还开展了对敌的卓有成效的经济斗争,为粉碎反革命的经济封锁做出了贡献。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经济斗争,一是破坏敌人的经济,二是发展战时军事经济,其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其中在皖南发展战时合作社经济最具特色。现据有关资料和笔者实地调查、走访新四军老战士和当时参加合作社工作的老工人谈话笔录,就几个问题分述如下。一、创办合作社的背景与经过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扩大军事侵略的同时,对我国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特别是沿海和交通沿线的许多重要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相继失陷后,中国工业的绝大部分为日本侵略者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