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全国的军工大省,陕西 国防科技工业处于十分重要的地 位,科技综合实力具有十分突出 的优势,居全国前列。实行军民 结合战略调整以来,积极推动先 进的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 先后开发出数千种民用产品,在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电子与信息 领域、化工、医药农药领域、民 用爆破器材领域、卫星应用与空 间资源开发领域、现代航空技术 领域、防灾与减灾领域等,具备 了较强的跟踪研究、自主开发和 产业化配套能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引民入军”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生产国。为了促进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资源优势互补、整合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国防工业基础的商业化,促进民用产业参与国防生产,引导民用科技工业的成果向军用领域转移。为了改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局面,为了建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新体制,我们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军民两种资源的双向流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引民入军"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军工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防科技工业走军民结合的道路是实现军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以军品业务为主的军工集团公司来讲,实现军民结合就是要建立军民两用创新型的企业,利用国防和民用两个市场。要实现这种转变,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技术转移实现军工技术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实现技术利用的最大化,并获得技术研发活动收益的最大化。一、军工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我国军工技术转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防科技工业已向民用部门转移了3万多项军转民技术和产品,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军工技术转移工作也存在许多…  相似文献   

4.
论国防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技术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主要存在两种流向:由民间向军事领域转移和由军事领域向民间技术转移。加强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能够降低军用与民用企业的研发成本,促进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的技术升级,有效整合民用与军工科技优势资源。促进军民技术之间的双向流动和转移,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统一军民通用技术标准,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军民两用研发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5.
促进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化的意义 国防技术的军用与民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可使我国庞大的国防科技工业融人国民经济建设之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产力,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2年,协会在国防科工委的直接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在各军工集团、省市工办和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2002年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把握军工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会员单位大力开发国内外市场,努力促进军工经济增长,在完成政府委托工作,积极为会员单位和企业服务,组织软课题研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已于今年12月2日胜利闭幕。会议分析了协会今后发展面临的形势,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协会的定位,为协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此为开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搞好协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是适应我国军转民工作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几年来,协会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各省市工办和各军工集团公司、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坚持面向政府、面向社会、面…  相似文献   

8.
"十五"以来,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积极推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出色地完成高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民用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有近300种民品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一批具有军工背景的主导民品和优势民品正在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9.
军工行业发展民用产业,选择合适的路径和策略非常关键。对相关路径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军工行业贯彻落实“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方针,推动军工民用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46-47
加快军用技术转化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力开展军用技术的推广与转化,推动军工优势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促进优势民品产业化,对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军工整体实力的提升,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0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军工集团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军用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二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这里着重介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四家军工集团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以为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人类社会为宗旨,以为政府和军工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国防建设和军工经济服务为已任,帮助会员单位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3,(11):46-46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军工系统每年产出大量科技成果,积极推动先进、成熟、适用的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索军用技术转民用的市场化途径,发挥技术市场促进军转民的中介服务功能,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开展了军转民技术交易试点工作,选取了6家军工企业和高校为试点单位,以2012和2013年《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中收录的专利和技术成果为重点,兼顾试点单位的其他优秀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省军工科研生产与军民融合发展较快,为国防建设和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省军民科技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民为军用"发展缓慢,民用科技资源还远远没有被国防建设充分利用;同时,"军为民用"提升空间巨大,军工和民用科技资源重复配置或效率低下现象普遍存在。军民科研平台资源现状分析安徽省是科技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军工和民口企业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军转民》2007,(9):20-31
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以为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人类社会为宗旨.以为政府和军工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国防建设和军工经济服务为己任,帮助会员单位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转民》2005,(11):21-31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自2000年12月换届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各省市工办和各军工集团公司、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坚持面向政府、面向社会、面向会员和军工企事业单位,以为政府部门服务、为会员和军工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己任,在促进军工技术和平利用、协助政府部门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建设以及为会员服务等方面,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较好的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并取得较好成绩。2004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间先进组织。”今年2月,国防科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云川同志在协会工作报告上批示:“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工作思路明确,各项工作积极主动,求真务实,工作成绩显著。”总结这段历史,五年来主要做了十个方面工作,本刊摘发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07,(9):70-78
1987年10月7日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了全国军工技术转民用工作联络组《关于以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促进会对外名称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的报告》。  相似文献   

17.
在国防科工委和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军工集团公司、各地方科工委办和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协会办事机构同志们的努力,协会较好的完成了2006年的各项工作。不仅顺利实现了协会换届后的工作交接,而且在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工作重点转移、开拓服务领域,做好政府和会员间的联系沟通和服务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转民》2011,(11):18-19
本届协会自2005年换届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军民融合”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国防科工委和国防科工局的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各省市工办、各军工集团公司和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战略方针,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积极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及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陕西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横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核工业等六大行业,纵函科研、设计、试验、生产等领域。“十五”以来,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积极推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出色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民用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研制开发了十余类上千种民用产品,目前已有近300种民品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近40种民品已成为企业的支柱产品。其中,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产品有20个。全省军工系统实现民品产值从2000年的5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95亿元,年均增长11%。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军转民》2007,(4):6-8
在国防科工委和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军工集团公司、各地方科工委办和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协会办事机构同志们的努力,协会较好的完成了2006年的各项工作。不仅顺利实现了协会换届后的工作交接,而且在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工作重点转移、开拓服务领域,做好政府和会员间的联系沟通和服务工作等方面都作了较大努力,并取得较好成绩。概括起来,2006年协会工作有以下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