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井冈山斗争开始到古田会议,毛泽东和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从而孕育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朱德军事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929年12月,毛泽东、朱德等人领导召开的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为朱德早期军事思想的探索与实践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朱德南昌起义时使用的驳壳枪 朱德在南昌起义时使用的德国造M1896式警用短管毛瑟手枪,口径7.63mm、长26.3cm、枪管长10cm,一级文物.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朱德因对江西情况熟悉,奉命返回南昌为起义做准备.朱德按照事先安排在佳宾楼摆下宴席款待南昌驻军的两个团长,吃完饭又拉着他们打牌.  相似文献   

3.
新人新事     
民兵梁远桥水库排险壮烈牺牲 四川泸县立石镇艾大桥水库管理所职工、青年民兵梁远桥同志在参加水库排险时,被湍急的洪水卷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黄呈样 龚勇兵) 朱德旧居陈列馆在泸州破土扩建 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况场镇朱德纪念馆近日破土动工扩建,将与朱家山的朱德业绩馆合并为  相似文献   

4.
“八一”节前夕,四川省南部县人武部全体党员驱车百余公里,来到革命老区仪陇县朱德纪念园和张思德革命烈士陈列馆学习光荣传统,重温党员誓词,参观新县城,颂扬党和国家建设的新成就。全体党员参观了朱德纪念园和张思德陈列馆,更加熟悉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为党和革命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显、权高不自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5.
对于南昌起义中朱德所发挥的作用,周恩来曾评价说,"朱德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起义前夕,朱德详细了解敌兵力分布情况,精心绘制南昌市区的地图,并掩护起义领导人抵达南昌.南昌起义军主力南下潮汕失利后,朱德历经种种艰难曲折,把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一万余人的革命武装带上井冈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朱德于1934年10月随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及红军总部、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长征初期,朱德对博古、李德的瞎指挥导致红军处处被动挨打十分不满.想方设法减少红军的损失。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后,朱德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赞同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不久,由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举动,朱德被迫随红四方面军南下。其间,在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与张国焘右倾分裂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努力说服争取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为最终战胜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取得长征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朱德和他的两位云南同窗汤静涛1909年4月,22岁的朱德经过70多天的长途跋涉,从家乡四川仪陇抵达昆明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考试成绩各科均很优秀,却因不是云南省籍而被拒之门外。半年后,朱德改籍贯为云南省临安府蒙自县,再度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得以顺利...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3-4日,为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和中共四川省委联合主办的“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在朱德同志的家乡四川省仪陇县召开。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代表主办单位致词,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作会议总结。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党政军有关领导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剪影@曾凡祥 @魏碧海  相似文献   

9.
3月上旬,四川省军区开展了"献军人爱心,建朱德故里"活动,得到全区官兵、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响应,大家踊跃捐款。不到一个月时间捐款达40余万元。目前捐赠款项已如数汇往朱德故里,并在朱德故里认建了朱德纪念馆的军旗标志。 该省军区石香元司令员、周光荣政委介绍说,省军区从2000年完成"千点扶贫攻坚"工作受到国务院、总政和军区的肯  相似文献   

10.
朱德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军事领域。从辛亥革命起,经过护国、护法战争,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地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朱德的戎马生涯是和毛泽东的伟大实践融贯一体的,他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参与创造者、坚决拥护者和模范执行者,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朱德在贯彻实事求是的军事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军事哲学,开创人民战争的战  相似文献   

11.
1949年 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同日下午,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天国大典,并举行阅兵式。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朱德总司令宜读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决定组成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副主席,贺龙、刘伯承、陈毅、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组织发动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国家“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四川省仪陇县朱德故里作贡献,仪陇县人武部今年初向全国县级人武部发出“携手共建朱德故里”活动的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收到全国人武系统和民兵  相似文献   

13.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14.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朱德"勇敢加技术"的练兵思想主要包含练心、练技术、练"将"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研究朱德练兵思想对当前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和技术练兵,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德同志在永别人世之前,告诉他的老战友、夫人康克清同志:我去世以后,把我两万元的工资存款,不留作家用,更不能给儿孙享受,要把它作为特殊党费全部上交组织。后来,康克清向中共中央办公厅转达了朱德的遗嘱,办公厅特别会计室负责办理机关储蓄的同志,在1977年7月19日结算朱德同志生前存款时,本息共计20306.16元,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开国元勋朱德》电视剧,在朱德和我军指战员换着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服饰的时间上,与历史实际相距甚远.例如:该剧第29集尾部镜头中出现的场景为,我党1947年3月主动放弃延安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清涧枣林沟讨论“党中央是否留在陕北和我们几个人谁走谁留”的会议上,朱德的着装就由抗日战争时期佩戴《八路》臂章的八路军军服,改换为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服饰了.第30集开场镜头中也出现同样的场景:1947年4月,朱德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到达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后,晋察冀军区的出场领导人和部队,也都与朱德一样佩戴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这比历史实际早了两年多,故有必要予以匡正.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中年人都有印象,小学时有一篇著名的课文——《朱德的扁担》。艰难的红军初创时期,一拨年轻的红军战士,为了不让朱德军长亲自跟着大伙下山挑粮, 藏了朱德挑粮的扁担。藏扁担的执行人谈起这段往事,至今记忆犹新,感慨万端。他就是93岁高龄的朱俊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无产阶级军事家对“高树勋运动”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兴起作出了各自的贡献:邓小平通过做争取高树勋的统战工作,为“高树勋运动”兴起创造出实践经验,树立起实践典型;毛泽东发出“开展高树勋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军广泛“开展高树勋运动”;朱德则把“高树勋运动”提高到符合历史规律的理论高度作出肯定。  相似文献   

19.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他先后担任过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总司令"是人民群众对朱德的亲切称呼,这一称呼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对朱德在人民军队中担任总司令职务的情况作一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20.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军队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并取得胜利.此后,南昌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原定计划撤离南昌,绕路福建,进军广东.9月5日,起义军到达福建长汀后,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了关于攻取广东东江的计划,并最终"主张以主力取潮汕,留一部分兵力于三河坝监视梅县之敌,再经揭阳出兴宁、五华取惠州".[1]朱德率领第11军第25师及第9军军官教育团进驻大埔县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南下.三河坝战役是朱德指挥部队和国民党钱大钧部进行的一场战略阻击战.本文通过分析朱德在三河坝战役前的动员、战役中的表现,以及战役后的转移策略等方面探究其在三河坝战役中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