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刊用刊     
一道纸令,1984年我从南昌陆军学院调到江西省武宁县人武部工作。十年来,《中国民兵》发行了126期,我期期必读,日积月累,受益非浅。 我刚跨入人武工作大门时,组织分配我担任政工干事。民兵政治工作如何搞,我心里没有数。正当我困惑时,《中国民兵》杂志刊登的文章帮我解了难。从此,《中国民兵》就成  相似文献   

2.
我从事人武工作10年了,与《中国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坚持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藏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每年制定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时,我都参照《中国民兵》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为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我按《中国民兵》介绍的“宜城县人武部10年以如一日:办  相似文献   

3.
我的A级藏书     
转眼到人武系统工作已经5年,我觉得自己的成长与《中国民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兵》引我走正路迟国彪口述我初中毕业后,在家游手好闲,经常和一些小青年外出耍钱,酗酒闹事,人称“混江龙”。村党支部没少为我操心,去年加入民兵后,民兵连开展读书活动,我阅读《中国民兵》被雷锋精神在人武战线专栏所吸引,我读了这个专栏的许多文  相似文献   

5.
信息交流     
△《中国民兵》杂志1990年第12期发表《苦丁茶》一稿,读者来信询问种植情况的信件较多,当地人武部门已帮助办理了一部分,由于人力有限,今后请读者直接与广东省大埔县大麻镇岌头村黄小荣同志联系。△《中国民兵》1990年第9期刊出《种辛夷致富》一稿后,读者来信询问有关知识,现综合答复如  相似文献   

6.
光阴如梭。今年是《中国民兵》创刊 20年,我心里激动万分,因为我从内心感 谢《中国民兵》,是她伴我走过了担任基层 报道员的20年和成长成才的20年。 1983年,我退伍回乡。凭借在部队干 过新闻报道工作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 1984年1月被招聘到山东省诸城市人武 部担任报道员。虽说在部队从事过新闻 报道工作,也有着发表稿件百篇的自豪,  相似文献   

7.
我丈夫是位人武干部,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吧,我也爱读《中国民兵》,时间长了,它已成为我精神食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武干部之页》和《恋爱婚姻家庭》是我最喜爱的专栏。它使我了解人武干部肩负的重任和付出的艰辛以及怎样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家庭关系;使我更加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对人武工作充满了崇敬之情。每  相似文献   

8.
我是在“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长大的孩子,也是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工作不满3年的干部。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刚到人武系统还有个适应过程,是《中国民兵》这位无言的导师,帮我实现了这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人武干部,又是咱《中国民兵》杂志的热心读者。几年来,我感到,现在的《中国民兵》杂志发行手续太多,致使每月9日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经过邮局、铁路再经过省市邮局、铁路等多层次的烦杂手续,到我们手中最快也是下月中旬,一些边远省份的县(市)人武部门,常常要1个半月后方能收到杂志。这样,造成我们看不到当月的杂志,想用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有幸到《中国民兵》帮助工作。成天看着一篇篇报道,读着一篇篇评论,我不由为作者的成功叫好,也为发现的问题叹息。同时,心中总有一丝内疚不能释怀。刚到人武系统,几乎对民兵预备役工作一窍不通,那真是难为了我。正是通过对《中国民兵》、《中国国防报》等相关报刊的研读,我逐渐熟悉了工作,并试着写了一些东西,经常有一  相似文献   

11.
立足华北大地,担当神圣使命。《华北民兵》伴随着时代脚步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征程。作为人武战线的一名老兵,因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关系,我有幸与《华北民兵》相识、交往近20年,对之感情真而切、浓而烈、深而厚,有许多发自肺腑的话想诉说一番……是《华北民兵》给了我人生更大的转机。我原先在野战部队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1986年召开的全国民兵刊授教育现扬会,总结推广了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民兵政治教育以《中国民兵》为主要内容的刊授教育”的做法。省军区系统长期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以《中国民兵》为基本教材的刊授教育是落实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中国民兵》也被广大人武干部和基层专武干部亲切地称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活教材、好帮手。那么以《中国民兵》为主要教材的刊授教育有哪些优势和作用。又该如何利用这一有效途径来达到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本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希望对各级人武部门开展刊授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与《中国民兵》结下深厚情谊,缘于一次工作失败。1998年,我从作战部队调入人武系统不久,领导交待我写一份党管武装的材料。为了在新单位站稳脚跟和一炮打响,我不分昼夜地翻阅资料,费了九  相似文献   

14.
1999年4月,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工作,第一次看到《西南民兵》,便被深深吸引。从此,我与《西南民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日不阅读如隔三秋之感觉。2000年初,同事劝我:“你喜欢《西南民兵》,就给杂志写稿,参与刊物的创作,为心中所爱添砖加瓦。”说实话,虽然从事政治工作多年,讲话稿、总结材料等写了不少,但真还没有动过投稿的念头。经同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实现我的“从军梦”,但在我大学毕业后,却有幸成为一名军人的妻子。几年前,我的丈夫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可能是爱屋及乌、耳濡目染的缘故吧,我也喜爱上了《中国民兵》。现在,读看《中国民兵》已成为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民兵》中的“外国战争动员知识讲座”、“人武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民兵》创刊10周年的时候,我代表报社总编室和各部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10年,《中国民兵》作为在人武战线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在军内外有相当影响的综合性刊物,为宣传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宣传军委大政方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造就了一支后备军新闻队伍。 10年,在这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中国民兵》杂志全体同志付出的是创业的艰辛,带来的是成功  相似文献   

17.
民兵杂志被人武战线喻为“兵刊”,《中国民兵》备受基层推崇和青睐;俺社旗县人武部部长张河林念叨“兵刊”三字经促工作、上台阶的故事就是脍炙人口的明证。 一曰学“兵刊”。张部长在许多单位工作过。作为人武  相似文献   

18.
我在青海省互助县中医院工作,丈夫是人武干部,久而久之,我对民兵工作也产生了兴趣,每当《中国民兵》一到,就从头到尾的认真阅读,对一些重点文章还作笔记,或在书上划上记号。读杂志不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假如有人问我,在当今数以千计、丰富多彩的刊物中,你最喜爱哪一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民兵》 我之所以喜爱《中国民兵》,不排除它是我们人武战线自己的刊物,与我们有着特殊感情的缘故。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中国民兵》与我们从事武装工作的人心声相通。它鲜明准确地把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传达给我们,及时生动地把全国各地民兵、预备役工作调整改革的成果和后备力量战线的新人新事展现给我们。多年的  相似文献   

20.
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之前和进行期间,广大民兵、人武干部通过《解放军报》和《中国民兵》杂志,呼吁把加强国防教育和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写进《企业法》。这是一种正当的要求。《解放军报》、《中国民兵》杂志和出席人大的军队和人武系统的代表充分反映了这一要求。会议和《企业法》起草机关认真考虑了广大民兵和人武干部们的意见,对《企业法》作了适当修改。在已经通过和正式颁布的《企业法》第42条中,加进了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很好领会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