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元184年.爆发了遍及全国的黄巾农民大起义,东汉政权由此土崩瓦解。公元190年,袁绍、曹操联合将董卓消灭。官渡一战,曹操又以弱小兵力打败了强大的袁绍.统一了北方地区。赤壁之战。孙吴3万联军打垮了曹操20万大军,使天下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治中原地区:刘备以汉室后裔为旗号割据巴蜀地区;孙策、孙权兄弟割  相似文献   

2.
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发起北攻樊城、襄阳之役的目标应是占领两城及其以北部分地区,将其所据荆州部分与汉中连成一片,这样可改善其在荆州的战略态势,并为将来的北伐作准备。关羽当时发动此役有一些有利条件,因此难以说其错误。他的主要错误在于未能及时回师,尤其在曹操部下已设法告知他孙权将袭击其后方时;还有就是在处理与孙权方面关系上有失当之处。关羽战败被杀,固然由于他本人犯了一些重大错误,但刘备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表现在他用人不当以及未能及时对关羽提供有效援助。而他未能亲自率军援助关羽有种种原因,包括可能受到法正的劝阻。至于刘备或诸葛亮有意借孙权除掉关羽的说法则是缺乏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3.
三国两晋时的世兵制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三国鼎立,战争连年,人口锐减(由汉顺帝时的四千九百多万,减少到七百六十七万),户籍混乱,兵源非常缺乏。鼎立的三方为了扩大军队,以制胜于人,都先后强制实行世袭兵役制,简称世兵制。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起“三国”时的魏、蜀、吴得失,史家曾有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之说,其实东吴孙权识拔英才,不拘微贱,其人才政策与魏、蜀相较,不无出类拔萃之处。 孙权人才政策的主要特点是选贤任能不拘一格。他在尊老敬贤的同时,又非常重视选拔任用年轻人才。东吴扛大梁的文臣武将中有不少都是年轻俊秀。赤壁之战时,孙权自己是26岁,周  相似文献   

5.
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同孙权、刘备争夺荆州的赤壁之战,是奠定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次重要战争。这次战争的主战场,是在赤壁、乌林,所以历史上就被称之为赤壁之战。其实赤壁之战是包括了从曹操率军南下突袭襄樊,直取江陵,中经赤壁、乌林之役,到最后孙、刘联军包围江陵的全过程。对曹军来说,这次战争则包括了进攻、遭遇、败退三个阶段。毛泽东在其《论持久战》中所说的“吴魏赤壁之战”,就是从这样的高度和战争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和分析这次战争的。 赤壁之战的战争烟云虽然早已散去,但人们对于这次战争的地位问题、对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战略指导的得失问题还在讨论,还在研究。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人们发怀古之幽情,而是这次战争留给人们的历史思考,以及关于这次战争的战略指导的经验教训,实在太丰富了。作为杰  相似文献   

6.
读《三国演义》被孙权拜陆逊为都督这一情节深深吸引,并佩服至极。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亲率大军伐吴,时东吴名将周瑜、吕蒙俱亡。在这危急关头,谁能担任主帅抵抗蜀军呢?谋士阚泽向孙权推荐时年39岁的陆逊。孙权不顾张昭、顾雍等大臣们的反对,毅然决然拜陆逊为大都督,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彝陵之战充分显示了陆逊的非凡军事才能,火烧连营700里,烧得刘备差点丧命,因而保住了江东的安全和政权的巩固。“孙权拜将”的典故,对我们抓紧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很有启示。启示之一:资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干部工作经验积累的程度,但…  相似文献   

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代豪放词人苏东坡先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发人们对三国群英争雄的多少感慨!《三国演义》中,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群雄经历91年近千次战争,不仅创造了宫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著名战例,更重要的是通过英雄的功过成败,深刻揭示了军人不仅要有敌万夫之勇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智,还要有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姜文华 《国防》2007,(7):82-84
赤壁之战时周瑜点燃的一把大火,打败了气势汹汹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十多年后,又一位东吴的青年将军,也用一把大火,在彝(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扭转了严峻的局面,使东吴转危为安.这位将军的名字,叫陆逊.  相似文献   

9.
崔忠明 《政工学刊》2008,(11):24-24
一名领导干部"可以不知道下属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们的长处"。汉高祖刘邦能胜楚霸王项羽,主要依靠萧何、韩信、陈平等贤人智士的辅佐;蜀主刘备能与东吴孙权、魏国曹操成三国鼎立之势,因为他有诸葛亮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元219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乘蜀将关羽进攻襄樊之机,派吕蒙率军袭取了荆州。荆州丢失后,是夺回荆州还是北攻曹魏,是刘备集团面临的一次重大的战略抉择。刘备主张夺回荆州,诸葛亮、赵云等主张北攻曹魏。221年,刘备决定大举攻吴,夺回荆州。这一行动的结果是222年夷陵一战,蜀军大败。荆州失守后,蜀汉究竟应把主要作战方向放在哪儿,怎样才是贯彻《隆中对》的战略良策?我认为,不能用夷陵之役的胜败,来衡量刘备夺回荆州的战略决策正确与否,而必须了解荆州得失与实现《隆中对》战略思想的关系。荆州地区,对刘备集团是一个必需夺取并确保的战略要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讲得  相似文献   

11.
湖北大学张国光教授认为,诸葛亮其实是一个被神格化了的平庸的人,一个好秘书长而非好参谋长,不可避免的悲剧人物。其论点主要是围绕赤壁、夷陵两次大战和《隆中对》、《出师表》两篇文章展开的。关于《隆中对》。传统的看法认为,《隆中对》对天下大势作了精辟的分析;实际上,《隆中对》根本不是好文章。诸葛亮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提出复兴汉室。吴国的鲁肃早在《隆中对》提出的8年前,即公元200年与孙权的一次对话中就说:曹操不可争,汉室不可兴。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搞割据,是非常保守的策略,是出于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关于赤壁之战。必须重新认识整个战局。战前,诸葛亮最大的失策是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中多次涉及人物的“哭”和“笑”,这些“哭”和“笑”一方面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流程,另一方面又向人们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刘备哭荆州、曹操笑华容。笔者拟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对小说中几次具有典型意义“哭”和“笑”作以分析,并探求这些情绪反应与人物性格之间的联系,借以论述心理学在《三国演义》中的灵光闪现。  相似文献   

13.
笑对挫折     
赤壁一战,曹操参战的水陆兵马几乎全军覆没,仅有侥幸突围的几百将士跟随其北撤。在孙刘联军眼里的曹军可谓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但此时作为主帅的曹操,面对如此惨败的结局,仍然能够在突出重围后放声大笑。而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败走后,却抑郁而死于白帝城。同样是遭遇惨败,一个仍然可以放声大笑,豪迈依旧;一个则痛哭流涕,郁郁而死。曹操的这一大笑,正显示出其大英雄之真本色,显示出其大胸襟、大气魄。也正是这种胸襟、这种气魄,使他笑到了最后,成就大业,实乃真英雄也。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习于夷风",羌胡化的凉州军事集团曾一度席卷关洛京畿,对东汉帝国的中枢形成毁灭性的打击。董卓、李催对二京的破坏,是反文明、反人类的行为。此风一开,影响恶劣,曹操、孙权在征战中时常屠城,滥杀无辜。关西兵精悍,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然凉州武将性多疑忌,反覆无常。其部又"莫相归服,军无适主",缺乏凝聚力,加之"凉州寡于学术",得不到士大夫的有力支持,故最终导致了凉州军事集团的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3,(19):43
公元208年,曹操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荆州,志得意满、挥斥方遒,正是顺江东下、踏平东吴、一统海内的好时机。当此大军压境之际,孤悬于东南一隅的东吴自然上下震恐、人情汹惧。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鲁肃独不言,等孙权起来去更衣,鲁肃追之于宇下,说了一段推心置腹的话,"如今我鲁肃可以迎曹,唯将军不可迎曹。因为鲁肃迎曹,犹不失下曹从事。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话音刚落,孙权就发出"此  相似文献   

16.
“借东风”说的是三国时期,当曹操征讨大兵压境,人皆以为东吴孙权必败之时,诸葛亮以其大无畏的勇气和智慧,设“七星坛”作法祭风,激励东吴将士们斗志,“借”东风,助周瑜大破曹军的故事。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党中央把军民融合提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7.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熟悉这样一幕 ,当刘备亲自率领75万大军为报关羽之仇讨伐东吴时 ,东吴君臣在究竟让谁担当大都督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阚泽力荐声名未显的荆州守将陆逊 ,立即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理由是陆逊乃一介书生 ,未经过多少战事 ,领一州郡尚可 ,若担任一国大都督未免太嫩。然而 ,孙权却独具慧眼 ,义无反顾地重用陆逊。结果陵夷一战 ,陆逊以数万众大败蜀军 ,把刘备逼向绝境 ,显示了其出众的才华。上述事实告诉我们 ,经历不是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唯一依据。一个人没有某方面的经历并不能代表这个人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同样 ,…  相似文献   

18.
<正>"借东风"说的是三国时期,当曹操征讨大兵压境,人皆以为东吴孙权必败之时,诸葛亮以其大无畏的勇气和智慧,设"七星坛"作法祭风,激励东吴将士们斗志,"借"东风,助周瑜大破曹军的故事。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党中央把军民融合提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我国军队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赤壁大战之前 ,曹操一帆风顺 ;赤壁大战 ,使曹操遭遇巨大挫折。此时曹操春秋无多 ,虽渴求完成统一大业却又无可奈何 ,遂极其苦闷。从曹操心迹入手来解读其《短歌行》 (其一“对酒当歌”) ,可知他找到了最合适的倾诉途径和倾诉对象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中记载,吴主孙权在给吕蒙讲了一通读书的道理后,还开了一个必读的书目,其中包括《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刻苦攻读,且能持之以恒,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一员既能征战又懂韬略的杰出将领,使得鲁肃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值得注意的是,孙权开列的那些必读书目中,历史书籍竟占了七分之五,可见历史知识对于军事人才成长的重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能启迪人们从历史经验中悟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规律性东西,使之对各种复杂的问题能有以善处。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