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光正 《国防》2014,(11):34-3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略部署。本文深入阐述了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意义,同时就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等几个关键环节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
胡光正 《国防》2014,(12):17-2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略部署。本文深入阐述了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意义,同时就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等几个关键环节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征文启事     
《国防》2014,(1):13-13
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改革理论研究,为国防和军队改革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制分会与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拟以征文的方式,组织"国防和军队改革理论研究"研讨笔会。现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4.
昌业延 《国防》2014,(4):4-7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委习近平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深入贯彻落实强军目标、推进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军区系统贯彻落实习主席强军目标要求,领导干部既是先行者,又是具体实践者,应着力在提高"六种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都是在党的与时俱进的军事指导理论指引下取得的。先后担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深邃的战略眼光,敏锐洞察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在认清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密切关照经济建设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相互关系,在统筹大局的现实思考中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时刻把握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现实进展,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我党运用军事创新理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历史,总结其成功经验;剖析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阐发了胡锦涛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来提出的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及其对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了运用党的军事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应把握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军队的殷切期望。江泽民在统领我军的伟大实践中,始终站在时代和世界军事革命的制高点上,以战略家的眼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攻坚破难的改革锐气,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构建成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陈德亮 《国防》2014,(8):18-2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改革总体部署。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国家总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协调推进。省军区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双重领导的制度优势和军地联系紧密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其中关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军队职责使命的内在联系,对新世纪新阶段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内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的理论指南,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习主席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改革,围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阐明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要求,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论述,必须在推进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敢于啃硬骨头,正确把握改革目标和指导原则,在解决重难点问题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2.
胡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不断深入,党的最新军事指导理论的实践威力不断彰显。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军事篇”不断推进。2009年12月中央军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深入学习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长寿 《国防》2008,(2):17-18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科学筹划和总体部署,为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解决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坚持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上,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指导原则,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使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取得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军事历史》2002,(6):76-77
冯小卫,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军事历史>第5期推出的"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栏目,重点论述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上所作的一系列创造性的探索,其内容涉及政治思想、军事理论、后勤改革等方面,既有理论上的思考,也有方法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孙心良 《国防》2012,(3):10-12
胡锦涛主席去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胡主席的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指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向目标、战略重点和途径抓手,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主题主线推进各项建设和改革,必须把科学发展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重要战略方针,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断增强基于信息系统防卫作战和动员支前能力。  相似文献   

17.
问: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国家和民族的强心工程.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筹划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推动教育深入普及?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带领我们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高度重视提振民族精神和汇聚强军兴军力量,对全民国防教育寄予殷切希望.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8.
秦光荣 《国防》2014,(3):4-7
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给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带来了新的情况和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军民融合为途径,创新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李纪恒 《国防》2016,(2):4-7
新形势下,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实施改革强军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管武装制度,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全力支持国防军队改革,努力提高党管武装水平,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军地合力开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由中宣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主办的大型主题展览《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于7月16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展出。此次展览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辉煌成就为主线,以宣传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为主题,突出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和我军忠实履行使命、保卫和建设祖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展览按专题进行编排,分为“战略决策辉煌历程”、“军事过硬钢铁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