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在Recur Dyn软件中建立了自动供弹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结合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验证了样机的正确性;针对该型供弹机的弹筒变形和弹筒链疲劳磨损等典型故障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故障仿真结果与正常仿真结果进行了全面对比,发现了相关故障的特点及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弹筒变形和弹筒链疲劳磨损将会导致供弹过程中卡弹及供弹不到位等故障发生,解决了以往对该类型故障研究不够深入及可信度不高的问题,为后续故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AMESim软件、Recur Dyn软件和Simulink软件分别建立自动供输弹系统的液压子系统、机械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多软件接口技术将3种软件耦合建立机电液一体化联合仿真平台,同时也得出自动供输弹系统机电液一体化仿真模型,通过相关参数设置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一体化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远程火箭炮在各种工况下关重件的载荷谱,真实地反映故障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提出了适合于大型复杂系统耦合仿真的协同仿真方案,建立了远程火箭炮完整的虚拟样机,较好地解决了机电液耦合、多碰撞变拓扑等建模难点,并通过台架试验和实装试验验证了虚拟样机的可信性。以同步器磨损失效过程为例,将同步器与啮合齿轮分别制成销试样和盘试样,基于摩擦磨损试验获取典型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磨损规律,结合虚拟样机仿真结果,计算其磨损失效寿命,为实现预知维修和精确化保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某型履带式步兵战车配备有新型自动装弹机,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故障率相对较高,其中开关等元件所引起的故障占比较大。不同于以往,该型自动装弹机采用新型非接触式接近开关替代接触式开关,而接近开关主要用于传递装填关键信号并控制供输弹动作。以某型履带步兵战车输弹机为例,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利用MSC.Adams建立旋转输弹机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关键点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响应,探究接近开关造成输弹机故障的具体原因,为维修保障提供参考依据和相关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某型自行火炮中开式链传动输弹机的关重件-链板在时变载荷下的受力情况,在多体力学仿真软件Recur Dyn中建立了输弹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对刚性输弹链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其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通过载荷文件的提取与转化,将时变载荷文件导入到ANSYS中,对关重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实现了多体动力学与有限元信息的联合仿真,提高了仿真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分析关重件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危险位置,对输弹机的故障机理及故障演化规律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复杂机电液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数学模型获取困难、历史故障数据匮乏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虚拟样机与概率神经网络(PNN)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混合方法。建立系统的虚拟样机,并对其可信性进行校核与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随机性故障植入与仿真实验,获取故障仿真数据。经过特征提取与PNN模式识别训练,形成用于诊断的知识库,从而实现故障诊断。以操舵系统作为研究案例,得到了较高的故障检测和隔离精度和较低的虚警及漏警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大型复杂机电液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复杂机电液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数学模型获取困难、历史故障数据匮乏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虚拟样机与概率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混合方法。建立系统的虚拟样机,并对其可信性进行校核与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随机性故障植入与仿真实验,获取故障仿真数据。经过特征提取与概率神经网络模式识别训练,形成用于诊断的知识库,从而实现故障诊断。以操舵系统作为研究案例,得到了较高的故障检测和隔离精度与较低的虚警及漏警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大型复杂机电液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供弹机寿命试验周期长,耗资大,薄弱环节工作参数不易测得的问题,提出对供弹机进行加速寿命试验;以供弹链关重件-销轴与销孔的配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速寿命试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ALT-CAE),基于ADAMS建立了供弹机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销轴与销孔配合在正常工况下和加速工况下的碰撞载荷谱与相对角速度谱;获得了销轴在各加速工况下的加速系数,拟合了销轴的加速曲线,建立了加速寿命试验的加速模型.为基于磨损的加速寿命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中口径舰炮敏捷供弹系统虚拟样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大中口径舰炮敏捷供弹系统。应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完成了整个供弹系统各个子系统的模型设计及建立;进行了装配检查,排除了零部件之间的干涉,完善了零部件设计;再利用PRO/E和ADAMS相结合,建立供弹系统各部分的驱动系统,并与实体模型结合,对此系统进行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和驱动系统仿真,对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大中口径舰炮敏捷供弹系统虚拟样机,为供弹系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实际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给军械设计提供了一条高效率、低成本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FMADM供输弹系统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火炮供输弹系统的可靠性差和故障率高等缺陷,运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方法(FMADM)对供输弹系统的故障模式进行危害性分析。将严酷度类别、发生概率等级、检测难度等级和修复难度等级作为评价其危害性的属性,同时引入梯形模糊数来表示属性的权重,利用逼近理想点(TOPSIS)方法,根据求得的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来对故障模式的危害性进行排序,进而确定出系统的关重件,为进一步降低供输弹系统故障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对某迫击炮自动机的结构组成和机构动作分析的基础上,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该武器自动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对自动机连发射击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虚拟样机的正确性。以虚拟样机为工具,对自动机常见故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计算,为该武器的故障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某型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故障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坦克炮炮闩的常见故障和失效形式,建立了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的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和动力仿真。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对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的典型故障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分析炮闩故障机理、改进炮闩结构和提高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在IBM虚拟机器的架构上,使用错误围堵策略建立可生存的网络安全设备内核的思想。建立有效的资源管理器,分割、调度机器资源,把物理资源提供给虚拟机器,平衡错误围堵与其它的性能要求。利用软件和硬件错误围堵技术制约对系统攻击引起的错误,防止一个错误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用以上策略建立了内核模型,给它加上大负荷,正常和异常的工作。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系统中某些部分出错的情况下,依然不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并且错误围堵的开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格的分布式仿真系统容错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分布式仿真的需求,在网格的基础上构建了通用的分布式仿真容错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仿真资源状态监控模块、数据保存模块及错误恢复模块。其中仿真资源状态监控基于网格的MDS实现;数据保存(包括进程空间、进程间交互关系的保存)及错误恢复基于检查点机制在用户空间实现。就所增加的容错机制跟仿真系统原有功能模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网格及上述容错模块设计并实现了一个C/S模式的容错代理,用来实现仿真系统的自动容错。  相似文献   

15.
空间推进系统工作过程故障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凝胶推进剂空间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异常工作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了获得空间推进系统故障模式,把空间推进系统工作过程的故障特性方程与其正常数学模型相结合,采用Visual C 编程工具对导管泄漏故障、过滤网阻塞故障、电磁阀故障和喷管烧蚀故障进行了模拟,从而为空间推进系统智能化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C3I系统故障预测系统的设计要求,分析了带有偏差单元的递归神经网络的相关原理,建立了C3I系统故障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算法.提出了把神经网络、预测理论和专家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故障预报系统的初步设想.并以防空C3I系统的典型故障为例,实现了故障的预测.预测结果证明,给出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训练算法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SpaceFibre总线节点的高效数据传输,针对网络协议中关键问题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SpaceFibre总线节点系统设计方案。其中,采用了轮询仲裁算法,解决了多路虚拟通道中流量控制字的申请冲突;设计了基于服务质量机制的高效处理状态机,实现了多路虚拟通道的服务质量调度;提出了一种并行的分区存储架构和重发控制算法,实现了基于错误检测隔离恢复机制的错误恢复;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并行处理方案,实现了多种数据格式的循环冗余校验和伪随机序列的计算。通过ModelSim仿真平台对节点系统进行功能仿真,并在Virtex-6 FPGA上完成了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SpaceFibre总线节点的功能,串行传输速度可达3.125 Gbit/s,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rkov链的分布式仿真系统最佳检查点间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作为一类特殊的分布式系统,其容错一般基于回卷恢复实现,在回卷恢复中检查点间隔的不同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分析了分布式仿真容错与一般分布式系统容错的异同,根据不同仿真进程对仿真结果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定义并利用Markov链分析了采用回卷恢复时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可用度,得到了系统最大可用度对应的检查点间隔的求解等式,通过一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最佳检查点间隔求解等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装甲车辆综合电子系统具有耦合性强、动态离散和复杂度高的特点,其难以采用静态故障树方法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针对这一难题,运用动态故障树方法对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判别,并运用随机Petri网建立了故障树的仿真模型。以某型车辆为例,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综合电子系统的故障率和可用度指标的动态变化曲线,其分析结果为系统可靠性与测试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实际装备的特点出发,确定了虚拟训练系统的分布式实现模式.以该实现模式为基础,对系统软件结构框架、基于HLA/RTI的分布交互以及虚拟装备的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讨论,解决了雷达装备虚拟训练系统的系统集成环境构成、各仿真节点间的分布交互以及人机交互等问题,最后在虚拟训练系统上实现了雷达装备的开关机、跟踪以及故障维修等不同训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