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切碳纤维混凝土电磁屏蔽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和大功率电气设备数量的增加,导致电磁环境急剧恶化,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隐患。简要阐述了电磁屏蔽的原理,介绍了碳纤维的性能,并对短切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制备出碳纤维吸波混凝土,测试了样品的电磁屏蔽性能,并比较3mm与6mm短切碳纤维在吸波混凝土中的屏蔽效能,分析、总结了实验样品中反映出来的规律,为设计高性能电磁屏蔽混凝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金属橡胶衬垫电磁屏蔽性能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属橡胶材料的结构入手,研究了金属橡胶衬垫材料的电磁屏蔽(SE)机理,推导出金属橡胶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测量出金属橡胶电磁屏蔽衬垫的电磁屏蔽效能,并对屏蔽效能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金属橡胶材料在电磁防护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电科33所与大同墨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石墨烯电磁屏蔽涂料及其工程应用技术的联合研究,在国内首次将石墨烯电磁屏蔽涂料应用于屏蔽工程,并完成了石墨烯电磁屏蔽涂料屏蔽防护样板间的施工,屏蔽效能达到40d B,可实现电磁波阻隔99.99%。石墨烯屏蔽涂料区别于传统的钢结构六面体式屏蔽结构,在常规房间内进行综合电磁防护设计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研究电磁屏蔽设计问题,首先介绍了FDTD方法原理,讨论了FDTD方法应用于电磁屏蔽设计问题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然后推导了孔缝的FDTD算法公式,最后给出了一些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5.
接地是建筑物实现宽频电磁屏蔽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导电的屏蔽功能层与接地系统电连接后也反过来影响接地的性能指标。采用导电混凝土为主料制作接地电极和电磁屏蔽模型房,测试单屏蔽模型房悬空、单电极-单屏蔽模型房接地以及单电极-双屏蔽模型房并联接地3种情况下的接地电阻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屏蔽功能层本身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与接地系统并联后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屏蔽功能层面积越大,电阻降低越多。实验结果可以为建筑物电磁屏蔽工程的接地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型的导弹发射方式,电磁发射技术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产生电磁力推动导弹运动。导弹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强的电磁场环境,使得周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利用Maxwell软件,对电磁发射条件下的磁场环境进行仿真分析,并与添加屏蔽体后的环境进行对比,说明了屏蔽体对于磁场环境的屏蔽作用。针对实际应用时屏蔽体通常存在孔缝的情形,对具有不同形状孔缝的屏蔽体进行分析,研究其屏蔽效果的不同。这些将会指导导弹屏蔽体的结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通过混凝土骨料替换的方法,实验研究了碳化硼、硼砂及石墨组合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的碳化硼或碳化硼一硼砂作为水泥基材料骨料时,样品电磁屏蔽性能提升有限,但在添加硼介质时引入适当比例的石墨能有效改善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另外,硼砂的添加会造成样品明显的缓凝现象,并且会对石墨导电吸波机制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战场恶劣电磁环境对导弹武器飞行可靠性和作战效能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而作为导弹弹体主要电磁泄漏窗口的脱落插座,其屏蔽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弹性能.论证了脱落连接器的4种屏蔽方法和设计原理,给出了电磁屏蔽验证试验方法和结果,其中波导式脱落连接器综合性能较优,结构简单并能有效屏蔽反辐射导弹外界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9.
利用建立在单层无限大手性屏蔽体模型基础上的电磁屏蔽公式,将电导率的贡献等效为介电常数虚部的一部分,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手性参数对导电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并细化研究了该参数对反射衰减、吸收衰减和多次反射衰减的影响。数值分析发现,屏蔽效能对手性参数、电导率的变化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0.
基于FEKO软件构建了弹药仓库电磁屏蔽仿真模型,对弹药库墙体、钢筋网及电磁涂层等的电磁脉冲屏蔽效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与结论。仿真表明:在混凝土中添加碳粉、钢纤维等导电材料可显著提高电磁场高频屏蔽效能,但对低频电磁场影响不大;金属涂层与电导率低的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屏蔽效能,随着外部电磁场频率和强度加大,喷有导电涂料的混凝土墙体,屏蔽效应明显增强。对于孔缝屏蔽效能总体是逐渐降低的,但在0.7~0.8 GHz处发生谐振,屏蔽效能最差;钢筋直径与钢筋网格尺寸及组网方式、孔缝形状和大小都对库房的屏蔽效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弹药库房电磁防护提供了方法参考与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