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老乡分辨律     
走进军营,走进一个令你陌生的环境,潜意识中你除了要对自己所处地方的东西南北予以判定外,你还有更当紧的事要做,那就是寻找老乡。老乡找老乡,各有各的招法,各有各的路数。在这场以乡土、乡音、乡俗为主要标志的乡情运动中,军营语境下的“老乡们”沉迷于自己找寻老乡的理论与实践。老兵新兵的“老乡分辨率”虽有不同, 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老乡分辨律”。  相似文献   

2.
老乡是你一笔意外而又注定的财富,是你随身携带的故乡、兄长和精神“方便面”。一种清新健康的老乡关系倡导的是这样的老乡角色:他是你的心理专家、情感顾问、信息管家、成长智库、消费咨询、社交指导、意见参考师以及精神“亲友团”。  相似文献   

3.
“本人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那什么,就现在国家要重点扶持的那疙瘩!我就说我是东北的,我指定不能告诉你我是长春人。”“我老乡贼多。噶蛤(gaha)玩意儿,别瞎说!这个‘贼’是通假字,程度副词,相当于‘很’或‘非常’的意思。东三省的都是俺们老乡,老鼻子人了!”  相似文献   

4.
为啥“好心变成驴肝肺”黄福林志愿兵小刘偷偷与驻地一名女青年谈起了恋爱。这事被指导员察觉,找到小刘谈话,小刘直言不讳:“指导员,我们是老乡,我家的情况你知道,兄弟三个两间房,找个媳妇很困难。我今年都28岁了,你真让我一辈子打光棍呀!”指导员想,小刘的婚...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山东某预备役炮兵师修理营士官林涛正在进行装备维修训练,营部通信员王强跑过来喊:“林班长,电话!”林涛丢下手中的工具,急忙跑去接电话。原来,是林涛在部队驻地打工的老乡打来的电话,说:“我现在已回家,你母亲住院了,大哥让我给你打个电话,急需住院费5000元钱,抓紧时间啊!这是账号……”  相似文献   

6.
酸甜糖葫芦     
“尹文峰,听说这里的糖葫芦特好吃,咱俩也去买点!”到部队队第一天上午,老乡颜茂盛就朝我说。“不行!班长不是说当兵后要有兵样了,尤其是新兵,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兵样,现在去不是找刺激吗!”“没事,我请你。再说,这事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要是让班长知道那就惨了,部队的纪律你也知道的。”“放心吧!有事我向班长解释。”  相似文献   

7.
老乡关系,它以非制度化信任为基础, 影响着连队每一人的幸福度、价值观和行为取向。老乡“八诫”旨在匡正连队的老乡关系,引导官兵进行正常的老乡交往。  相似文献   

8.
对你来说,老乡重要吗?不重要吗?回答这个周星驰式的问题之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过去,视野扩大到整个中国,看看传统的乡土中国时期的老乡关系——老乡的前世。老乡,说白了,是一种使有关个体彼此认同的归属性地缘关系。中国人很多俗语反映了对它的重视。什么  相似文献   

9.
每逢老乡倍觉亲─—“老乡现象”面面观常晓革老乡,这个古老而亲切的字眼,给离乡别土的人们留下了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共同的乡土、共同的乡音和共同的乡俗,一经“异地他乡”的升华,便产生了浓厚的地缘亲情,并把乡子们紧紧地吸引在一起,使得“独在异乡为异客”...  相似文献   

10.
初识《中国民兵》,是在五年前。那时我还在野战部队。一天,我到驻地人武部去看望老乡,老乡有个急事要出去,走时对我说,床头有杂志,你随便翻吧。老乡碰上门走了,小屋里静极了。我趴在床头,有意无意地翻  相似文献   

11.
和老乡进馆子,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拿着菜谱挨个让人点菜,老乡们想吃什么, 不消挨个盘问,你自个儿作下主张来,绝对不会错。中国的几大菜系说到底也是不同地方乡俗的反映, 当然乡俗不仅仅是指口味上  相似文献   

12.
别把乡情唱跑调○陈德潮乡情,在官兵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爱之处,然而少数官兵却过分地沉浸在庸俗的老乡关系中,把原来纯洁的乡情弄得变了味、跑了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把老乡看做是“抚慰感情的驿站”。一些基层官兵,平时总喜欢老乡凑在一起吃喝玩乐,...  相似文献   

13.
老乡的身份绝大多数是在张嘴之间暴露出来的。你不得不赞叹中华民族语言的博大与神奇。民族与民族之间,省与省、市与市、乡与乡甚至村与村之间,彼此的语言都会有某种妙不可言的区别,老乡们把这种区  相似文献   

14.
冲破“关系学”的羁绊尹建峰某连一位炊事班长在连里立过功,受过奖,被连队党支部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当他听说新调来的营长是他的老乡时,就主动拉关系套近乎,三天两头往营长家里跑。自认为这下有了“硬老乡”,成长进步没问题了。于是他就得意忘形,不但工作马虎,而...  相似文献   

15.
掀起你的“盖头来” :信息社会战士人际交往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随着信息获取途径以及信息种类的多样化 ,战士的求知欲和渴望交流的动机更加强烈 ,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对象、途径、动机以及结果发生了显著变化。———不拘一格交“人才”。战士的人际交往已由从前的以老乡、军龄为主转变为以爱好、专业、文化层次为主等等。这些界限不受环境的约束 ,不受距离的限制 ,因而形形色色的“朋友”充斥其间 ,有的持真诚交友的态度 ,相互之间畅所欲言 ,一吐衷肠 ;有的则希望借“友”消愁 ,发泄心头的抑郁和不满 ;但也不乏心怀叵测的不法分子借机蛊惑人…  相似文献   

16.
“经我厂测定,你设计组装的电视机,性能稳定,符合轻工部颁布的标准。”驻地某市电视机厂的一张大红技术鉴定书摊在战士梅斌的面前。终于成功了!梅斌高兴得跳了起来。梅斌入伍后,参加了连队开办的“无线电学习班”。一天他到一个分散点去会老乡,看到分散点由于人少,上级没有配发电视机,便萌发了自己设计组装电视机的念头。从那时起,他把每月节省下来的  相似文献   

17.
洞上有朵花     
我当新兵的那地方在偏远的大山腹地一个叫“洞上”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天晚上,班长老乡来找班长,许是喝多了酒,同班长大侃特侃“洞上一枝花”身段如何如何苗条,脸蛋如何如何好看,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班长老乡走后,我大着胆子问班长:“洞上一枝花真那么  相似文献   

18.
俞细文 《政工学刊》2014,(11):80-80
前一段征兵时,我这个当了10年兵的“老同志”忙得不亦乐乎——老乡、朋友打来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问题虽五花八门,但皆离不开部队待遇、考学、提干、学技术、转士官……其“穷追猛打”之势,让本不善言辞的我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算“过关”。由此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篇报道。  相似文献   

19.
部队长张学伟上校带部队素以“严”字出名,没想到我一毕业就被干部科分到了他所带的部队当排长,“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部队吧”,和其他同学分手时不知谁说出了这么一句。第一次遭遇: 一到部队就有老乡对我说:“部队长很厉害,千万别让他抓着典型。”谁知第二天就让他给抓着了。那天我正在操场上训练, 突然听到哨音让干部集合。我站在队列中等着部队长讲话,可等  相似文献   

20.
某团政治处的杜主任到任第四天,约请全团与他同籍的战士在周末晚上开座谈会。杜主任提着个沉甸甸的提包走进了会议室,小老乡们的目光不约而同转向大老乡手中的提包。“今天召集老乡们开个小会。首先,我们相互认识一下,请你们每个人把自己在部队中的打算讲出来。”杜主任深邃的日光又一次从每一个人的脸上闪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