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高超音速复杂流场的分区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拼接网格系统 ,推导了一种适用于高超音速复杂流场分区数值计算的区域边界格式 ,通过区域边界格式对区域边界上的通量进行守恒性处理 ;在此基础上 ,发展了一个高超音速复杂流场分区算法。对高超音速粘性绕流流场进行了分区数值模拟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继2023年6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公开“法塔赫”1双锥体弹头版高超音速导弹之后,11月19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向其最高精神领袖展示了乘波体弹头版“法塔赫”2(Fattah-2,也被译为“征服者”2)高超音速导弹。与朝鲜的“火星”8高超音速导弹有双锥体弹头版和乘波体弹头版一样,伊朗也在弹体设计基本相同的基础上,推出两种不同的高超音速滑翔体再入飞行器。  相似文献   

3.
防区外打击新杀手——高超音速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高超音速,一般指速度大于5马赫。高超音速导弹可在远程防空导弹射程外发射,因此,挂载这种导弹的飞机可以放心地瞄准攻击。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军》2010,(4):6-6
据俄罗斯《军事平衡》网站报道俄罗斯与印度合资企业BrahMos Aerospace在研制能够以5~7马赫速度飞行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被称为布拉莫斯二型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目前处于设计和技术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13日,俄宣布因理论难题暂停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制工作,与之相比,美军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飞虽然接连失败,但仍投入巨资,是美国军方的宠儿。那么这种能够‘天地自由往返1小时全球到达”的高超音速空天兵器俄罗斯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何如今又要放弃呢?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与美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军备竞赛中,俄罗斯(苏联)制定了体系完备的长期发展规划,发展出了箭载和机载两大系列7款高超音速飞行器,其中上世纪60年代达到1.0~1.5马赫、70年代达到2.5~3马赫、80年代达到3~4马赫,几乎以每10年1马赫的速度循序渐进提升本国飞行器的速度。至上世纪90年代初,俄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发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飞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试验飞行器的国家,比美国整整早了10余年,并逐渐建立起了完备的发展体系。为抗衡美国于1959年试飞x15高超音速飞行器,苏联于1973~1978年、1980~1985年间分别进行了高超音速样机1、样机2的试飞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制造出x-90(Kh90、AS-19)机载型高超音速飞行器。该飞行器1995年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上首次亮相,原计划用于取代x-55空基巡航导弹。机长12米,翼展6.8~7米,发射高度7千米,飞高7~20千米,最大航速4~5马赫,最大航程3000千米,可携带2个战斗部。  相似文献   

6.
采用Osher Chakraverthy的TVD格式、Baldwin Lomax湍流模型和LU SSOR隐式方法求解了完全NS方程 ,数值模拟了三维高超音速绕流与横向喷流干扰流场。并在高超音速炮风洞中开展了喷流实验研究 ,对该喷流流场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是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特点对其新技术研究的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首先分析了临近空间高超音速新技术项目管理跨行业、跨领域、高风险的特点,探讨了新技术研究实施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结合专家负责制和"两总系统"/"三师系统"的创新管理模式,从搭建交流平台,控制管理节点的角度对我国高超音速新技术研究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鉴于伊朗的“死敌”——以色列拥有强大的反导拦截能力,近年来,伊朗也在寻找能够有效对付以色列的新型技术手段。当下最热门的武器之一——高超音速导弹也进入了伊朗科学家的视野。高超音速导弹具备既能以高超音速飞行又能做不规则的机动飞行(有专家称之为“诡异莫测飞行”)的绝技,地面反导雷达很难跟踪它,但其实现模式却五花八门。2023年6月6日,伊朗隆重举行了一场“法塔赫”(Fattah)高超音速导弹揭幕仪式,伊朗总统莱西、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等伊朗高官出席。  相似文献   

9.
《环球军事》2014,(5):6-10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称,我国正在进行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引发国外舆论的爆炒。那么,何为高超音速武器?这种被称为“极速杀手”的武器现在研制情况如何?对未来战场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0.
防务     
正美俄加紧研制高超音速武器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日前介绍说,俄"先锋"导弹的弹头能以20倍音速飞行,其外壳采用新型复合材料,能抵御2000摄氏度高温。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能使弹头外壳在上述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固,同时还能抵御激光武器照射。在俄罗斯宣布高超音速武器获得重大突破之后,3月1日,美国五角大楼透露,将加大对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力度,预计将在2022年左右进行飞行测试。美国官方已经批准,在2019年的国防  相似文献   

11.
弹头变质心机动控制是通过移动弹头的质心位置,利用气动配平力矩改变弹头的飞行姿态和攻角,从而可实现弹头机动控制.在牛顿经典力学的基础上,详细推导出高超音速质量矩导弹的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简化,该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高超音速导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控制方式,并以此为其工程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防务     
法国研制新一代高超音速导弹:配核弹头可隐形美国《防务新闻》12月1日报道,近日法国开展研究,准备用隐形和高超音速技术更新该国的空基核威慑力量。目前法国的空基核威慑力量由专门改装的"幻影-2000N"和"阵风"F3战斗机承担,这两种战机都可携带"阿斯普姆"巡航导弹。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透露,法国已启动代号ASN4G的第四代"阿斯普姆"巡航导弹项目。  相似文献   

13.
在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22天后,俄军首次祭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匕首"导弹可以极高的速度击中上千公里的目标,该型的弹道全程可以调整,弹道轨迹捉摸不定,使防空系统更难跟踪和拦截,真正成为"随时插入心脏的匕首",被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赞为"无敌".重要的是,在俄罗斯已经开发出一系列高超音速武器的同时,美国还没有研制成功这...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控制中被控对象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特点,应用简单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其纵向控制律。论述高超音速飞行器纵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和参考模型的建立,以及基于此参考模型用简单自适应理论设计飞行控制律的方法,并且通过数值仿真进行鲁棒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可以根据参考模型与实际系统输出之差自适应地调节控制增益,对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三维高超音速粘性流场的求解对三种常用的差分格式: Harten 的 T V D 格式、修正后的 Osher Chakravarthy 的 T V D 格式以及 Janeson 的当地极值递减 ( L E D) 格式对激波的分辨率、边界层计算的准确性和格式的计算效率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较细致的对比分析, 为三维高超音速复杂流场的数值模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10年2月11日,美国导弹防御局机载激光武器(ABL)成功进行了两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4月22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的"猎鹰"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HTV-2从加州发射成功,在大气层内以20马赫的速度实现了可控飞行;同一天,美国空军在佛罗里达州成功发射了X-37B试验空间飞行器;5月25日,第一架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X-51A"乘波者"高超声速验证飞行器顺利首飞。而据俄新社报道,俄也正计划研制一种多用途空天战机(MAKS),该战机能把重达18吨的有效载荷和燃料箱送入轨道,比美国的X-37B能力更强。另外,俄还正在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战术导弹,据称,俄高超音速飞行器X-15的飞行速度达到6.7马赫,飞行高度超过5万米。这一系列关于空天飞行器的最新消息,可以视作当前空天武器装备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五角大楼称,中国军队上周首次试射了一种新型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该飞行器能够携带弹头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此次试射表明,中国的战略核和常规武器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军方发言人则表示,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型战略武器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美军“可替换”核弹头、钻地核弹、第四代核武器等新型核武器,以及全球快速打击高精度武器系统、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全隐身战略轰炸机等核常兼备的战略武器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李达 《环球军事》2010,(2):60-61
美国空军官方网站2009年12月11日报道,由波音公司研制的绰号为“乘波者”的高超音速飞行器——X-51A验证机已于12月9日首次成功升空,用项目负责人查理·布林科的话说,“这是最伟大的一天”。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1月l日,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高级研发部门“臭鼬工厂”公开了SR-72高超音速飞机研发计划的新细节。这架时速高达6马赫的侦察平台不仅具有强大的机动能力,而且飞行高度已是处于大气层的边缘,接近了外太空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