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顾此 《环球军事》2013,(21):40-41
9月19日,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勾下任驻日大使的卡罗琳·肯尼迪出席了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听证会。作为已故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女儿,现年55岁的卡罗琳·肯尼迪在日本方面看来,“在美国历任驻日大使中,没有像卡罗琳这么有名的人,认为其出使日本显示了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美日关系。  相似文献   

2.
5月24日、28日,美空军驻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2架RQ-4B“全球鹰”无人机先后飞抵日本北部的三泽空军基地,执行为期5个月的临时部署任务。6月7日,该机自三泽起飞,完成了落户日本后的首秀。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13日上午10时许,中国海监B-3837飞机抵达中国钓鱼岛领空,与正在领海内巡航的中国海监50、46、66、137船编队会合,对钓鱼岛海域开展海空立体巡航。在媒体报道中,这是中国首次派巡逻机进入我钓鱼岛领空开展维权行动,用于宣示我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拥有的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据日本媒体报道,此举引起日本政府的“震惊”。正在这一海域附近的日本巡视船确认此事后,日本航空自卫队出动了F—15战斗机实施了拦截。12月24日、25日,中国海监飞机几次飞赴钓鱼岛海域附近巡航,都遭到日本战斗机升空拦截。尤为严重的是,有媒体报道称,今年1月10日上午,中国10余架军用飞机飞抵日本所谓“防空识别区”时,日方紧急出动多架F-15升空拦截。对此,中国外交部11日表示,中国军机在东海有关空域的飞行完全是例行任务,并坚决反对日方无端扩大事态、制造紧张。中国国防部也发表声明称,10日,我军一架运8飞机在我温州以东、东海油气田西南空域进行例行巡逻,发现日本航空自卫队2架F-15飞机对我进行近距离跟踪,  相似文献   

4.
“关特演”即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是日本侵略军在苏德战争初期准备进攻苏联的计划。过去中、日史学界对这个计划研究不多。研究“关特演”的制定与放弃,有助于深入探讨苏德战争初期的日本军事战略以及日本南进、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原因。本文对此略述浅见。一、“关特演”计划的制定 1941年4月13日,日苏两国签订中立条约,表面上看两国关系已经缓和,但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却在考虑新的对苏战争。1941年4月10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会见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里宾特洛甫说:“由于苏联的所做所为,使德国可能在今年内对苏联发动进攻。”(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编《通向太平洋战争之路》,朝日新闻社1963年版,第5卷第305页)4月16日大岛浩电告东京,然近卫文(?)内阁以此情报真假难辨为由予以否定。5月15日,日军参谋本  相似文献   

5.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1,(22):49-5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美国军队随即开进日本,对日本实施实际的控制和占领。然而,战后需要处理的问题十分庞杂,美国仅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战后日本的秩序,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感。于是,美国政府致函国民政府,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派遣军队协助美国占领日本。于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序列中,就出现了一支名叫“占领日本军”的部队。可是不久,这支部队很快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那么,这支昙花一现的部队,究竟经历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23日下午3点,日本横滨的石川岛联合造船公司中一艘巨舰伴随着飘洒的丝带与纸花缓缓滑入了水中。该舰便是日本战后第一艘拥有直通甲板的飞机搭载水面作战舰艇"日向"号,然而其官方舰种名称则为"一万三千五○○吨型直升机搭载护卫舰(DDH)"。  相似文献   

7.
《环球军事》2008,(15):32-33
5月28日,美国海军“小鹰”号航空母舰正式离开日本横须贺港。在出港前,舰上人员在甲板上组成了“SAYONARA”,这是日语“再见”的英文发音,在日语中,这个词中有永别的意思,代表着“小鹰”号此次离开日本后,将不会再回来了。  相似文献   

8.
顾此 《环球军事》2014,(17):26-27
俄国防部宣布从8月12日起在俄日争议岛屿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举行军事演习。对此,俄东部军区发言人亚历山大·戈尔杰耶夫表示,演习目的在于加强部队间合作、强化对岛屿的防卫训练,共有1000多名士兵、5架军机、100多辆战车以及空降部队参加。由于俄此次军演恰逢8月5日日本批准因乌克兰局势对俄实施追加制裁措施之后,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是借此次军演“敲打”日本。但事实上,如果盘点8月以来俄军军演隋况,不难发现除了南千岛群岛,俄军正在东、中、西以及周边地区这四个方向“四面出击”。  相似文献   

9.
4月27日,饿海军2架图-142反潜巡逻机从远东某基地起飞后进八日本海,沿日本列岛西侧空域执行往返侦察任务。这是继3月15日俄空军2架图95战略轰炸机环日本列岛飞行后又一次引起日本及周边国家军、政各界哗然的超强战略举动。此番巡航的二种机型是俄罗斯服役60多年的“熊”式家族的主要成员,是名符其实的老“熊”。在当前半岛局势持续紧张、中日领土争端升级的背景下,特别是俄日首脑会晤前夕,俄不仅“不遗余力”地进行环球战略巡航,特别是对日本“偏爱有加”,可谓“—石多鸟”。  相似文献   

10.
在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及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取胜后,日本开始跻身世界海上强国。尤其是在1905年5月27日的对马海战中,由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以实战的方式证明了当时历史条件下西方“巨舰大炮”理论。日本为了进一步增强其海上实力,于1905年制定了“帝国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并在1909年形成了“八·八舰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日寇铁 蹄所至,庐舍为墟,人头落地,其野蛮行迳旷古未闻。1938年11月12日至13日晨,在日本侵略军疯狂攻势的进逼下,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在长沙点燃了一场空前的毁灭性大火,是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大惨剧。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美日舰队在1942年进行的中途岛海战是一个转折点。以此为契机,美国及其盟国一举扭转太平洋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开始了对日本的攻势作战行动。其间,美国及其盟国主动进攻,发动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对日水雷战。尤其是后期美国大规模使用B-29“超空堡垒”重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实施“饿死作战”的布雷计划,使日本及其控制海域真正成为了一片“死海”,大大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  相似文献   

13.
马里亚纳群岛是西太平洋上的一组岛屿,它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居亚洲与美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和远东必经之路。如果马里亚纳被美军占领,日本本土与东南亚的海上生命线就将被切断,台湾和菲律宾也将在美军直接打击范围内。1944年6月,美日海空军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5月28日,曾经的热血青年、“日本赤军”运动领导人——重信房子,以76岁高龄出狱。重信房子在日本70后一代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日本著名反美反帝、左翼运动“赤军”的组织者和领导人。她领导的“日本赤军”在国际上大名鼎鼎,  相似文献   

15.
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的新著《中日战争史,1931—1945》(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是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而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是我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中日战争史专著。该书约40万字,系统论述了中日战争的起因、发展与战略演变,中日战争中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和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等方面的问题。资料丰富且主要利用日文资料,是该书的重要特色之一。该书所引用的档案资料与研究著作包括: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的《战史丛书》,外务省编的《日本外交年表与主要文书》,鹿岛和平研究所编的《日本外交史》,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的《太平洋战争史》,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编的《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等。  相似文献   

16.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8):24-2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不仅将台湾作为其南进的中继站,而且还作为其掠夺南洋军需物资回运日本本土的转口港。可是,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改变了美日在太平洋的态势,随后美军展开的越岛作战,使日本精心构筑的从硫磺岛、日本本土、冲绳群岛、台湾到菲律宾的“绝对国防圈”,迅速变成了前线。  相似文献   

17.
2月23日,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计划于3月出台新版武器出口规定,规定删除了现行“武器出口三原则”中“禁止向共产主义国家和;中突当事国出口武器”的表述,大幅放宽武器出口限制。  相似文献   

18.
闻舞 《环球军事》2009,(17):46-48
今年3月18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一艘直升机驱逐舰“日向”号服役。直通式飞行甲板,偏居一隅的舰岛式上层建筑,与舰岛合二为一的烟囱,这一系列设计让世界众多军迷都将其划入轻型航母,而非日本方面一再强调的所谓“直升机驱逐舰”。为了给“日向”号“正名”,近几个月来.日本国内各大军事杂志一再发表由日本军事专家撰写的有关评论。  相似文献   

19.
日本时事通讯社4月1日报道称,为缓解财政紧张和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日本政府决定启用至今无人认领的二战时期的邮储“休眠存款”,总额高达46.5亿日元。此举引发韩国等日本旧殖民地国家的强烈抗议。日本政府的“意外之财”日本邮政部门在近年的一次存款整理中,意外发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台湾、朝鲜半岛等旧殖民地、中国大陆部分占领区开设的一千多万个储蓄账户,  相似文献   

20.
李涛 《军事历史》2015,(2):19-21
"三光政策"是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实施的野蛮暴行。但长期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右翼势力并不承认"三光政策",诡称是中国共产党的"污蔑"。战后,日本出版的刊物及书籍中也称这"是中国的叫法"。本文通过梳理中日双方的文献资料,对"三光政策"的形成始末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