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反侵略战争 ,中国军事思想发生了由中世纪向近代的嬗变。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出现近代军事思想雏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近代军事思想在器物技艺层面广泛发展。甲午战争以后至 2 0世纪 2 0年代 ,近代军事思想向军事制度、军事理论和军事学术深层面发展 ,形成相对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均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特殊社会形态中找到它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王松 《军事历史》2008,(1):53-57
朱德是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也是人民军队军事经济工作的"红管家".他和毛泽东并肩战斗,共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军事经济思想及领导制度,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和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里,如何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发展壮大人民军队的军事经济这一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 国共产党 80年的光辉历程中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和中国人民的幸福 ,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 ,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和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宝贵经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正是对党的 80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最新总结。“三个代表”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近代以来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严重禁锢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精神 ,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4.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古老的封建制度日落西山,濒临崩解,西方殖民者又突然袭来,把近代的中国推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惊醒了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他们千辛万苦地寻找救国真理。中国何处去?用什么思想武器和方式拯救苦难的中国?这是先进中国人苦苦追求和探索的主题。从“军事—经济”这一新视角,反观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与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拯救中国道路相伴随的军事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5.
汪杰 《军事历史》2011,(5):16-2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方位社会转型。军事变革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起到决定性的先导作用,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彻底妨碍了军事变革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晚清同光年间,基于海防备虚和对西方船坚炮利的认识,清政府曾大力筹款,购船造舰,兴办近代海军。晚清筹办海军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中国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程中清王朝新建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标志着当时国防战略转变的开始,具有抗敌御侮,捍卫国家主权的性质。因此,尽管当时财政状况十分竭蹶,化费的巨额款项  相似文献   

7.
学界通行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理论模式是“中体西用”。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将“中体西用”概括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历史全程的指导理论,无法反映历史全貌,而且否定了中国军事近代化指导理论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客观过程。单就晚清时期的近代军事变革运动而论,其指导思想亦分为前后两段,初期的指导理论是人们熟悉的“师夷长技”,甲午战后的指导理论才是“中体西用”。忽视文化观念“中本西末”与理论模式“中体西用”之间的“貌合神离”,造成了学界认识的偏差。一中国近代军事变革运动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剥夺了“惟一”的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8.
政治工作与人的管理──罗荣桓政工思想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识别干部,使用干部,培养干部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代中国是一个以旧式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家族宗法制色彩依然很浓厚的社会结构,和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依然很顽固地左右着近代中国社会“多元变动”的历程。同样也不能不影响到近代军队的领导体制和兵员构成。共产党军队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氛围里。它的政治工作“转型”,起初又直接受到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红军政治工作建设的影响。怎样在一个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军队里,正确地识别干…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经历了军事史上最为剧烈的军事变革之一,引发了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震动。中国传统军事法也随之开始解体、蜕化、转型,历经晚清、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渐形成了完善健全的近代军事法体系。本文就中国近代军事法的阶段性变迁进行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0.
陈越 《军事历史研究》2005,17(3):117-121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方位社会转型,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读晚清军事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更好的理解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发生激烈碰撞,对官兵思想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面对新的形势和后方仓库部队特点,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强国侵略半封建半殖民地弱国的战争,也是一场弱国打败强国的战争。这一战争的胜利,与毛泽东英明的国际战略理论密切相关,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国际战略必须搞清它的理论支点。   一、 科学地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世纪 30年代,中国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而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资产阶级大国已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日本由于其自身的历史和时代条件,则成了一个具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中,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特别是和日本进行了科学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战争不但以经济力量为基础,而且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毛泽东在领导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战争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在理论上自成体系,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根本特点,就是充分反映了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以及由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革命道路的基本路线。这是产生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基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他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这一重要思想牵引着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向,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5.
中国 1 9世纪末的军事制度变革中 ,认定军队编制为主要形式和军官培训为核心内容 ,是军事制度变革从传统到现代的基本要求 ,在清末新军编练时期已经大体完成。就军事制度变革对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作了梳理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100年前,中国军民在京津地区奋起抗击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等8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军的野蛮入侵,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悲壮乐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操纵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压榨中国人民;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为救国救民  相似文献   

17.
新军事变革对一国的经济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国要在新一轮的军事变革中占据优势,必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并对国防建设进行持续的高投入。对中国而言,由于在武器装备和人才培养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时代差”,中国的新军事变革对中国的经济支撑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的国防建设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注意统筹兼顾,使军队信息化与经济信息化协调发展;在装备发展上,必须着眼于武器装备的一体化建设,注重系统合成,而不能盲目追求武器装备的高精尖;在人才培养上,必须继续坚持走依托国民教育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迅猛发展,引发了世界军事领域波澜壮阔的深刻革命;世界军事革命的风起云涌又催生了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全方位、多领域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国防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国防经济必须重构自身的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和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虽然它未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更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但是它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封建的中国从此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1842年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