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任力 《军事历史》2006,(8):58-59
"形"在此指军事实力.此篇主要论述军事实力与战争胜负的关系问题,主张战争中首先要具备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的军事实力,然后寻求"敌之可胜"的有利战机.与敌作战,要先具备取胜的把握,确立取胜的优势,"先胜而后求战".提出战争指导者要能够充分评估双方的物质条件和军事实力,确立"胜兵若以镒称铢"的实力制胜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高技术条件下,随着侦察和空袭兵器的高技术化、作战手段的多样化,对防护的严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技术措施进行隐蔽和伪装,对付敌光学、红外、电子侦察,使敌难以发现目标;另一方面要采取隐蔽、机动、欺骗等手段使敌难以打到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敌突击概率,提高综合防护效果。科索沃战争中,虽然南联盟军事实力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实力相差悬殊,但由于南联盟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不仅顶住了北约的狂轰滥炸,而且军事实力受损不大,保存了80%以上的军事力量,其重要的原因是南联盟的各种防护措施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势”指军事实力的运用和由此形成的战争态势。本篇与上篇(《形篇》)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单元。孙子在本篇中主张将领应在已有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高超的指挥艺术,创造和运用有利态势,夺取战争的胜利。提出了要掌握好“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环节,处理好“势”和“节”、“择人”和“任势”等关系,并深入阐述了如何运用“奇正”以克敌制胜的问题。本篇的思想要点是:  相似文献   

4.
《孙子》中提出了不少反映战争基本规律的作战原则。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而制胜”、“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等等。这些原则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建立在变化的思想基础之上。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万事万物都在变,战争也是如此。只有认识了战争的多变性,并能适应和驾驭战争的千变万变,以变制变,才能最后夺取战争的胜利。《孙子》所提出的战争原则,能流传至今而不失其价值,就是因为这些原则是根据战争的多变性提出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战争是敌我双方的较量,孙武论述的变,当然也包括双方的变。一是自己主动的变,叫做“兵无常势”;二是根据对方情况的变化而变,叫做“因敌而变”。  相似文献   

5.
孙子是我国的“兵圣”,其名著《孙子兵法》在我国较早阐述了军事经济思想:提出兵事关系国家存亡,是其军事经济思想立论之基;实行“无税”措施发展农业,富国强兵;认为“军无辎重则亡”,重视后勤保障;主张“因粮于敌”,保证战争之需;强调“兵贵胜不责久”,避免国家财力枯竭;指出“国之贫于师者远输”,重视军事运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力 《军事历史》2006,(6):58-59
◎序言“作”,在此当“始”、“兴”解,“作战”意为战争准备。本篇主要论述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速战速决的作战思想和“因粮于敌”的战时后勤保障原则。本篇的思想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战争对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消耗孙子从当时的军事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战争给国家物力、财力带来的巨大消耗,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国家造成的各种危害。他列举了战争所需的诸方面的物质保障,得出了“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的结论。孙子的论述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战争对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国家若…  相似文献   

7.
战争,既是交战双方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比拼和战场上"钢铁"的直接对抗,更是双方指挥员智慧和谋略的较量.孙子日:"善战者,求之于势."造势,就是要创造于我有利、于敌不利的战争态势.  相似文献   

8.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以遏止战争为目的,以非战手段避免兵燹战祸的全胜战略思想.孙子认为,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军民的伤亡和经济破坏.因此,“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的内涵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斗争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的“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主要手段,以迫敌屈服为浅层目标,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需要强调的是,“迫敌屈服”只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浅层内涵,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才是其深层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曾望 《现代军事》2010,(3):46-52
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不仅要具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军事能力,还要具备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综合军事实力。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现阶段各国军队最经常、最直接的军事行动。外军大量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表明,作为陆军武器平台主体的装甲装备在不同样式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草蓆上战争     
炎热的夏天,人们都喜欢用草席铺床,以享凉爽。可草席与战争还有一段奇妙的联系呢!历史上有名的“高桥大战”,就是因草席而取胜的。宋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浙东制置史张俊,正与金兵大战于明州西门,但屡战不胜。张俊为此忧虑,日夜思考取胜之法。  相似文献   

11.
徐红 《国防》2003,(7):36-37
兵法祖师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意思是说,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尔后才寻求与敌决战。反映中国军人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所作深层次思考的电视剧《DA师》,正是对“先胜之师”的呼唤。 首先,指明了“先胜之道”。若要“先胜”,必须首先弄清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赢这样的仗。以钟元年、龙凯峰、林晓燕等为代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战国时期黄老学派的重要著作,《黄帝四经》既述治国之本,亦言兵学之要,可视为一部兵书.在战争观上,它认为战争性质对战争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主张慎战重战、不得已才战;在战争指导上,提出了兵法三道、 “王术”制胜、因时秉宜等有价值的观点;在战争准备思想上,主张“政胜为先”.全书还蕴含着内涵丰富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3.
“慎战”是孙子军事思想中层次最高的战争决策思想,其理论主要包括不战思想、重战思想、善战思想和善后思想。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孙子的“慎战”思想启示我们:要牢固树立“兵者,国之大事”的观念,加强部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制定正确决策,“先为不可胜”;要以“非危不战”为原则,遏制犯罪,维护稳定,努力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要依据“胜于无形”,认真处理国内民族及其他矛盾,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政治、军事野心迅速膨胀,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又大大刺激了提升军事地位和“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的强烈冲动。自1992年以来,日本已多次利用各种借口向海外派兵,以显示其军事实力和在国际安全领域“做贡献”的打算。日本海军作为军事发展的重点和对外主要使用力量,其发展变化的新动向,更加充分地表明了日本企图借着军事因素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因此,我们对其海军战略的调整必须保持高度关注。战略思想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日本海军已彻底抛弃“被动防守”、“消极防卫”的思想,确立了“积极防卫”、“主动进攻”的指导思想。把最初强调的  相似文献   

15.
孙武在其兵法“谋攻篇”中高层建瓴、大气磅礴地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要言不烦、主旨鲜明地指出“不战”、“非战”,并非宣扬消极弃战或胆怯畏战,而是集中体现了他所倡导和主张的“全胜”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他对战争所希望达到的至高理想境界。“全”字在《孙子兵法》中高频出现,诸如“安国全军”、“胜乃可全”、“必以全争于天下”等等,孙子反复提及“全胜”的鲜明观点,足以见此思想乃贯穿孙子战略思想的“红线”,占据着核心地位。孙子的“非战取胜”、“不…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缜密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由许许多多的范畴以不同连接方式构成。其核心是一个“胜”字。此书共用了85个“胜”、其撰写的出发点是“胜”、落脚点是“胜”,篇篇都围绕着“胜”字展开,字字都为“胜”字嵌定。《孙子兵法》说到底,是一部战争制胜法。  相似文献   

17.
于淼 《国防科技》2003,(5):60-62
以“倒萨“和”重建”伊拉克为战略目标的伊拉克战争已经打响。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军事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美国军事实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充,军队作战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12年后美军再次对伊发动战争,高科技在这场战争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为决策者们提供了实行新理念战争的可能。美军的作战思想较以往有着许多不同,正在力求以新的作战方式取得一场速战速决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以“武”治敌以“武”治敌,就是指通过采取和运用军事威慑等武力形式,迫使作战对象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改变其意志行为,从而达到心理战的目的。以军事实力和军事打击为基础和后盾,是心理战制胜的一条基本规律。军事威慑手段强调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威慑力量,有使用它的坚定决心以及能使对方确信自己的威慑信息这三个条件,才能产生应有的威慑心理效应。军事打击手段是军事威慑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威慑信息的具体表现。通过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进行军事打击,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生存设施,摧毁敌重要的战略目标,抢夺…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世界军事革命,韩国国防部专门成立了两个机构——国防改革委员会和军事革命计划小组指导军队改革,计划在21世纪初期,打造出一支“战则能胜的现代化军队”。 改革大潮驱动韩国军队变革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韩国国内,从行政部门、教育部门、经济部门到金融部门,几乎囊括全社会的所有领域都处于改革之中。可以说,是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促动韩国军队进行改革。但“注重质量建设,不以数量取胜”思想的形成则是军队改革的根本原因。质量建军思想的确立并非空  相似文献   

20.
“零伤亡”是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叫响的一种思想。美军所谓的“零伤亡”,并不是指绝对的毫无伤亡,而是指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尽可能将战争中的人员伤亡率降至最低,以最小的人力资源代价获得最大的战争利益;做到“小战而胜”、“一战而胜”,甚至“不战而胜”、兵不血刃就赢得战争的胜利;其中,绝对的“零伤亡”是最高的、理想的境界。“零伤亡”思想体现出美军对先进技术的迷恋和对自身优势的高估,是“唯武器论”和“一超独霸”思想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