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的海湾地区历来风云诡谲。1991年,这一地区爆发了牵动全球的海湾战争。时隔12年,伊拉克战争又在那里爆发。人们不禁要问,这两场战争有何内在联系,又有哪些不同? 显然,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国和伊拉克都扮演了主角。伊拉克两次都是被打击的目标,而美国两次都是对伊拉克实施打击的主导者。这两场战争的内在联系在于海湾战争后美伊矛盾不但没有化解反而不断加剧。然而,这两场战争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比较这些差别,人们会发现,伊拉克战争本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从战争诱因来看,海湾战争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8月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吞并。伊拉克的入侵不但非法剥夺了科威特的主权与独立,  相似文献   

2.
美国为何紧紧揪住伊拉克不放?答案并不复杂。在世界多极化日益发展的形势下,美国认为,要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关键是要设法保持它在欧洲和亚洲的主导地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控制中东至关重要。中东不仅是欧亚间的战略通道,而且西欧和日本都依赖海湾和北非的石油供应,发展中国家今后也将更多依靠海湾的石油供应。只要控制了中东,就能对西欧和日本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产生强大的制约作用。 美国控制中东的基本手段就是保持和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90年代初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以来,美国打着制裁伊拉克的旗号,大大加强了驻扎在海湾和中尔的军事力量。1994年10月,美国以伊拉克集结军队为由,再次调集军队到海湾。1995年8月,伊拉  相似文献   

3.
继1991年海湾战争后,由于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美英两国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再次向海湾地区大规模集结军队,试图以武力逼迫伊拉克当局无条件妥协,并制定了若威慑无效就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沙漠惊雷”行动计划。武器装备是实施威慑、遂行打击任务的关键所在,因此海湾地区又一次成为美英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10底以来,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危机四伏。美国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伊拉克则软磨硬抗,并发誓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自卫。于是,海湾危机愈演愈烈,从而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是海湾战争的后遗症。海湾战争后,为了惩罚伊拉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通过第687号决议,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并要求伊拉克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所有核、生、化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巴格达之行曾让世界看到和平解决核查危机的一线希望的话,那么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国会对安南与伊拉克所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安-伊协议)的反应,则让人们在欣慰之中又夹带着一丝不安:核查危机会演变为第二次海湾战争吗?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伊之间  相似文献   

6.
“沙漠惊雷”寻踪李成刚1998年元旦刚过,海湾局势再度紧张,伊拉克停止了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工作,引发又一次武器核查危机。美国威胁要对伊进行军事行动,并再度兵临伊拉克城下,准备实施“沙漠惊雷”军事行动,新的海湾战争一触即发!一、海湾风云再起海湾战争后...  相似文献   

7.
提起第一次海湾战争,无人不晓。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为其第19个省,从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海湾危机。翌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兵帮助科戚特。海湾战争爆发。 事实上,伊拉克对科威特觊觎已久。早在1961年伊拉克就曾试图出动大军武力吞并科威特,由于遭到英国的军事干预而放弃。本文将带领大家回味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编者  相似文献   

8.
1998年初海湾局势再度紧张,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向该地区大举增兵,准备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惊雷”的军事打击。这是继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国在海外地区的最大的一次军事部署。美军在  相似文献   

9.
查理 《国防科技》2002,(9):6-12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向科威特突然发起全面进攻,到下午4时攻战科威特全境。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世界极大震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拟定了军事行动计划。1991年1月17日凌晨,F-117在巴格达上空投下了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海湾战争随之打响。在海湾战争结束后长达11年的时间里,美对伊拉克先后采取了禁飞、禁运、空袭、颠覆、策反与暗杀等各种手段,但一直没能把萨达姆赶下台。  相似文献   

10.
配合军事打击,发动心理攻势,通过实施精神与心理压制来瓦解敌方的军心士气,使其遭受挫折和失败,从而取得作战的主动权,这是古今中外兵家用兵作战的重要招法。 海湾战争中,美军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开展心理攻势,不断瓦解伊军官兵的士气,激起他们的厌战和反战情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海湾战争爆发前的1990年8月和12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先后两次签署了对伊拉克进行心理战的秘密授权命令。海湾战争爆发的当天,布什亲自发表讲话,既有对世界舆论、公众心理的争取,又有对伊拉克的攻心瓦解。海湾战争打响之  相似文献   

11.
由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引发的’98海湾危机一度剑拔弩张,新的海湾战争一触即发,海湾态势令世人瞩目。在危机爆发的日子里,我们和广大读者一样密切注视着海湾风云的变幻。这场危机持续的时间虽不算长,但是反映的问题却涉及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如今,虽然海湾战争的阴霾尚未散尽,但是危机已暂告缓解,该是我们一起回顾和反思的时候了。为此,我们推出“回眸’98海湾危机”特辑,特别约请国防大学、海军装备论证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的专家学者撰稿,发表他们对这场危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田原 《军事文摘》2024,(3):63-68
<正>海湾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起的一场大规模、高技术水平的局部战争,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运用各种新式武器对伊拉克实施的空地一体战的实践。这场战争对中东乃至整个国际形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世界各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带来了许多启示。海湾战争参战国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堪称“半个世界大战”。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这场战争在军事发展史上都具有“分水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牵动了全球的视线。它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后新世纪爆发的较大规模的一场局部战争,是美军自海湾战争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兵力投送行动,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场战争。 此次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第一次在西方传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由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美英出兵海湾,准备对伊动武;与此同时,以中、俄、法为主的世界大多数国家要求和平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带着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讨论的和平方案来到巴格达,经过与伊拉克领导的反复磋商,终  相似文献   

15.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任何战争都是特定政治斗争的产物,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也是如此。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说,交战的地域、对决双方的主体力量等。但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也存在许多显著的不同。这些不同涉及政治、军事等许多方面,本文仅就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作战思想的不同,进行概要的论述,以揭示美军作战思想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导致国际政治秩序的失调,造成局部力量真空和失衡,使地区矛盾凸显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企图借世界格局转换之机称霸一方.战火首先在中东的海湾地区燃起.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之间领土、经济纠纷并达到称霸中东的目的,于1990年8月2日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伊拉克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与在海湾地区存在巨大战略利益并且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以"维护正义"和"解放科威特"为名,组织40多个国家结成反伊联盟,组建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冷战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也是冷战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局部战争之一.大量高技术兵器的使用促进了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方式的巨大变化,标志着现代战争开始进入信息化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7.
李德才  傅乐平 《国防科技》2003,(6):55-55,59,60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任何战争都是特定政治斗争的产物.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也是如此。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说.交战的地域、对决双方的主体力量等。但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也存在许多显著的不同。这些不同涉及政治、军事等许多方面,本文仅就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作战思想的不同.进行概要的论述.以揭示美军作战思想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月发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是以美国及盟军的胜利和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结束。透过战争的硝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次在伊拉克爆发战争的原因,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郭梅初  郑敏 《国防科技》2003,(6):55-55,57,58
1991年1月发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是以美国及盟军的胜利和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结束。透过战争的硝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次在伊拉克爆发战争的原因,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禁运,使其经济和军事发展受到严重压制。此外,美军还数度对伊拉克动武,继1993年、1998年以巡航导弹和战机发动数波大规模攻击后,美国五角大楼已拟定了对伊作战的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军准备在开战的头48小时内向伊拉克发射3000枚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用密集、猛烈的炮火瘫痪和孤立伊拉克军队并为地面进攻铺平道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翻萨达姆政权。萨达姆可以说是美国“欲除之而后快”的人物,究竟他所领导的伊拉克有何能耐三番两次受到美军“眷顾”?本文就军事力量的角度分析伊拉克目前的现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