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军兵器近代化探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装斗争贯穿着太平天国之始终。在和国内外敌人进行血与火的生死搏斗中,他们从无到有,从大到小,从弱到强,不断提高太平军的军事素质,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改进和各军兵种的设置,较大量地使用热兵器以及新式火器,并自己修造新式武器,这就使他们开始了热、冷兵器以及新、旧火器更替或演进的过程,而向兵器近代化迈出可喜的一步,也就使他们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了一支能与武器装备精良的中外反革命军队相匹敌的强大军队。尽管他们最终未能战胜中外反革命军队而失败了,但究其失败原因,却不在于兵器近代化方面的问题上,倒反在于革命化方面的问题上。本文拟在现在所能搜集到的资料之基础上,仅对太平军兵器近代化的进程,作一简略的探索,以求得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我国火器领域的一个发展高峰,在军事技术方面,火器的制作技术日趋成熟;在军事理论方面,诞生了大量专著作品;在军事实践方面,出现了以火器为主要兵器的特殊军队——神机营.火器作为当时的新兴科技,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进步性在冷兵器时代显露无疑.对于明军而言,火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等势力争夺中国南部地区控制权及推翻元朝统治的战争中,火器在河流、丘陵众多的南方地区动摇了游牧民族统治.在明初的数次远征中,以及明朝中后期抵御倭寇袭扰和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御作战中,火器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维护明朝政权稳定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从明代丰富的战争实践中可以看出,明军火器使用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防工业发展简述于保中,胡吉勇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古代,“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冶炼锻造刀、枪、剑,进入冷兵器时代。唐代发明了火药,宋代应用于战争,进入火器时代。火器的使用使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消耗俱增。西方伴随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适应国...  相似文献   

4.
张屹 《政工学刊》2009,(4):59-60
一、信息化战争是高智力高科技对抗的战争。培育战斗精神必须突出科学分析的态度。冷兵器时代,一人一兵器构成的武装,要战胜敌人,主要是靠武士的体能。火器时代,军人不能仅凭体力和勇敢单独地进行作战,还必须掌握复杂武器的技术,不仅需要斗勇更需要斗智,人的主观能动性越得到发挥,作战行动就变得更加灵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向军队各个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战争和军事冲突在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火药火器战争、火枪火炮战争、机械化战争、核战争五个时代后,迈进了第六代战争的门槛。第六代战争是在笼罩核生化巨大威慑的环境中,以精确制导兵器为主战兵器,以高效信息处理为基本保障的高技术战争。海湾战争是两代战争的首次交锋,即伊拉克实施的第四代战争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实施的新一代战争(不完全的第六代战争)的交锋。可以肯定地说,从海湾战争起,人  相似文献   

6.
简析军事情报活动发展的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战争形态由冷兵器时代演进到热兵器时代再演进到信息兵器时代 ,军事情报活动的方式、方法也不断改进 ,其地位、作用不断上升 ,经历了一个由次要到重要再到首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方寸天地看兵器范德中兵器导源于渔猎工具,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它伴随着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兵器按照是否使用火药,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冷兵器素有十八般之称,即刀、枪、剑、朝、棍、棒、槊,镗、斧、钺、铲、钯、鞭、钢、锤、叉、戈、矛。另外还有抛射兵器、兵车...  相似文献   

8.
刀剑与金钱     
经济是战争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在冷兵器时代,战争双方使用的冷兵器非常简陋,又可反复使用。因此,在战争的物资消耗中,冷兵器所占的比重很小,而人员、牲畜赖以生存的粮草则占相当大的比重。粮草对战争的胜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则明显增大。19世纪的战争不过耗费参战国国民收入的8—13%。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战争费用为2080亿美元,占参战国国民收入的5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军事费用为11700亿美元,占参战国  相似文献   

9.
从早年与民用技术的共生共长到与之分道扬镳后的独自演变,军事技术经历了冷兵器、热核兵器、机械化兵器时代,迈入了信息化兵器时代。原始的“矛、盾、车、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运用军事高科技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回顾军事技术漫长的发展历程,我们即可清楚地认识到军事技术进步对作战的影响。可以说,从作战规模到作战主体、作战节奏、作战目的、作战样式,一切都是伴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了嬗变。一、军事技术进步与作战规模在冷兵器时代,由于通信技术的落后,无论是从参战人数,抑或从战场范围来衡量,作战规模都不大,即使是双…  相似文献   

10.
刺刀史话     
刺刀进入人类武库已经300多个春秋了,期间经过了4次较大的变化:(一)插入式刺刀。早期的轻火器技术性能很差,还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在作战中,当敌人冲上来或弹药耗尽的时候,士兵还得用长矛与敌人拼搏。部队行军作战,既有轻火器,又有长矛等冷兵器,很不方  相似文献   

11.
国防技术包括武器技术、装备技术、后勤物资保障技术、交通保障技术、指挥控制通讯与情报(C~3I)技术、军事医学技术、国防管理技术等,其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并构成国防经济生产的主要内容。本文拟从分析国防技术的发展过程入手来讨论国防技术发展规律与军转民的关系。 (一) 1.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的制约。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冷兵器、火器和热核武器三个时代。在冷兵器时代,生产工具与武器装备制造是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2.
网络作战初露端倪在人类历史上技术发展的不同时代,战争具有不同的特征。冷兵器时代军队主要依靠肉搏,特征是刀光剑影;热兵器时代依靠的是坦克、飞机、大炮的强大火力和快速机动,特征是火光硝烟;在数字化战场上,除了热兵器时代的基本特征外,包括悄无声息的网络战在内的信息战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13.
自从火药发明并应用于军事领域之后,战争便逐渐步入热兵器时代。此后,陆军火力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陆军战术因此在400余年的时间里经历了4次大的变革,分别是前装药滑膛火器时期的线式和纵队战术、后装药线膛火器时期的散兵线战术、机械化系列火器时期的诸兵种合同战术和信息促成火器融合时期的多军种联合战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隋唐五代兵学上承魏晋南北朝兵学传统,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下启宋代兵学走向全面繁荣,较好地完成了冷兵器时代过渡到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的历史使命。隋唐五代兵学在系统总结前人兵学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汲取新的实战经验并有所创新,体现出道兵儒思想交融、注重实用、锐意进取等时代特征,在注解《孙子》、总结战争经验、诠释兵学范畴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就,对后世兵家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华  海军 《国防科技》2002,(2):53-57
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由于枪炮、飞机和坦克大量装备部队,引发了军事革命,宣告人类由冷兵器时代步入热兵器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核技术的发展和导弹技术在战场上的使用,昭示着热核兵器时代的降临,随之产生了核战略和核威慑理论。随着信息技术、隐身技术和远程精确打击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拉开了信息战的帷幕。在这次战争中,各种高精尖武器纷纷亮相,其中首次  相似文献   

16.
徐奎 《军事历史》2002,(3):33-35
明代的火器在宋、元发展的基础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传统火器得到创新和发展,而且引进了威力大、射速快、射程远的西方火器--鸟铳、佛郎机和大炮.火器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威力之猛、制造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军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火器在作战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引起了军队编制体制、军事训练、作战样式的一系列变化,开创了中国以火器为主的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7.
兵器的发展在经历了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后,现在正进入信息兵器时代。这一时代的显著特点是武器装备信息化和信息武器装备化,其核心是大规模地使用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使武器系统的体积、质量和功耗大大减小,可靠性大大提高,作战效能和威力显著增强。“微电子技术对当今防务的重要性,无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子弹”。“微电子”,不是“微型的电子”,而是“微型电子电路”;“微电子技术”则是“微型电子电路技术”,即指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在此领域中,最关键的是…  相似文献   

18.
周永航 《环球军事》2011,(18):48-49
自公元8世纪火药在中国投入战场,15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近代火器以来,热兵器的主要使用区域集中在低海拔地区的陆战、海战和水战之中。而300年前,中国西部的荒原上爆发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惨烈的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进行的使用火器的战争。  相似文献   

19.
冷兵器时代和机械化战争时代,制造兵器的材料主要是钢、铁、合金等金属。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兵器的“塑身”也越来越科技化。现代战争对兵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好兵器”自然需要“好金属”的打造。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兵器工业对一些地壳中含量较少、分布较散、提炼较难的稀有金属的需求日益加大,这其中就包括对钛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火器用于战争的国家。火器,就是利用火药燃烧所产生的化学能,杀伤敌方有生力量和摧毁敌方战具的兵器。我国最早的火器是在北宋初创制并开始成批使用的,其主要制品有火球与火箭。从公元970年到1002年的30多年中,就有兵部令史冯继升、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冀州团练使石普等人,先后向朝廷进献火球、火箭等火器。当时的火球,有毒药烟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等8种。火球类火器都用多层纸糊成坚硬的球形外壳,内装火药与火蒺藜、致毒剂、发烟剂等物质,然后密封。作战时,先用烧红的烙锥把火球的外壳烙透,再用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块的重型远程抛射兵器,亦称“礮”或“砲”),抛射至敌方烧裂,产生杀伤作用。当时的火箭,有弓射火药箭、火药鞭箭2种。火箭类火器是在一般箭头附近绑附一个纸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