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两次骑兵裁汰的高潮。一次是二战刚一结束,以波兰第一骑兵师为代表的一批骑兵部队告别历史舞台;另一次则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各国部队番号中有"骑兵"二字的,实际上大多已经是用装甲战车、自行榴弹炮等武装起来的机械化部队,但也有几支仍然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部队仍活跃在世界军事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2.
坦克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明星”。可以说,二战就是从飞机掩护下坦克集群的突袭拉开序幕的。 1939年9月1日,德国集中14个坦克师、3195辆坦克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仅用1个月时间,就打败了欧洲国家中陆军占第二的波兰。以坦克为主  相似文献   

3.
名副其实的铁骑1916年9月,英国制造的五十九辆马克1号坦克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桑姆前线。如何使用这些坦克?英军前线指挥官黑格将军认为,这些坦克不过是他的穿了铁甲的骑兵,便按骑兵的战术来使用这些坦克。然而,实战结果证明,这位将军对坦克是无知的。这些坦克,有二十七辆一上战场就开不动,继而又有二十三辆由于技术故障或操作不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是较晚登上战争舞台的兵种,虽然人类很早就驯化了马,但战车兵比骑兵出现的早,在全球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海克索斯人人侵埃及、雅利安人人侵印度均是以战车兵为主力。《诗经》中所描绘的西周时代的战争,说的几乎都是车战。既然当时已经有了马这样快捷、强健的承载工具,为什么没有立即出现骑兵呢?这要从马的驯化、骑兵战马的训练和马具的完善等诸方面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5.
希特勒在入侵波兰和西欧一些国家时,依靠闪击战接连得手,但在苏德战场上却最终遭到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后勤保障跟不上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1941年6月22日侵苏战争开始,德军的三个集团军群就多次出现供应短缺,补给中断,甚至因补给跟不上而推迟进攻的时间。如北方集团军群第4坦克集群,6月26日抵达杜纳堡,因缺油缺弹,被迫停滞八天。7月10日,该坦克集群第41坦克军进抵卢加,离列宁格勒仅一百二十多公里,也因补给品严重不足,推迟了进攻时间。南方集团军群,至7月下半月,由  相似文献   

6.
<正>大青山骑兵支队[1]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跃于内蒙古地区的一支抗日骑兵武装,其构成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关于大青山骑兵支队,目前学界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例如,湘潭大学李科的博士论文《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对大青山骑兵支队的军事斗争、开荒生产进行了一定研究,内蒙古大学杨尚英的硕士论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绥蒙地区的统战工作》探讨了骑兵支队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刚刚热播的长篇历史剧《贞观长歌》,再一次激起了中国人对“热血汉唐”时代的追思。片中唐军将士高呼“大唐必胜”,胯骑烈马,手舞长刀,与不可一世的突厥铁骑殊死血战的镜头给观众留下深刻烙印。许多人可能会问,浩瀚的中国史海中究竟有多少如此忠勇的骑兵部队呢?正巧笔者收录了一套由英国Osprey集团出版的《中国古代军团》系列丛书,里面详细讲解了中国古代骑兵发展的历程,现奉献出来,与各位共享。  相似文献   

8.
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有一支部队翻山越岭,如雷霆闪电,出其不意地直插敌阵,打了一个震惊中外的漂亮仗。电影《飞虎军》的脚本就取材于这支部队的此次战斗。 今天,这支部队早已告别了步兵唱主角的编制,组建成机械化集团军。那滚滚的坦克、隆隆的装甲车、奔驰的自行火炮、旋转的雷达、伸展的工程机械将这支部队的机动速度和战斗力推进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昏庸无能的捷克总统哈夏”满怀信心地把捷克人民和国家的命运交到德国元首手中”后,希特勒自以为获得了一艘巨大的大陆航空母舰·35个捷克步兵师.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堪称欧洲一流。 他首先把作战地图上的进攻箭头指向了但泽和波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德国法西斯对波兰的侵略.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  相似文献   

10.
河山 《国防科技》2004,(7):86-88
坦克,作为一种机动有效的作战工具,自从问世以来,就在几乎所有的地面战役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坦克究竟是谁最先发明的,却是一波三折,争执不断。英美坦克发明权之争尽管历史上有许多人曾萌发过要制造一种类似于现代坦克的装甲车的想法,但人们最终还是将发明坦克的功劳归于英国人厄内斯特·斯温顿。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国远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校提出,需要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带刺铁丝网障碍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动火力的装甲车来打破西部前线的这种僵局。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影《狙击手》的热映,抗美援朝战场上中美两军的狙击作战,再度成为广大军迷热议的话题.那么,在真实战史中,中美两军的狙击手是如何作战的?在他们交手过程中,又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郭峰 《国防科技》2005,(1):41-44
据预计,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到2025年,世界85%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化地区。城市的军事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如美军颁布的第一部《联合城市战纲要》指出的那样,“城市是21世纪最有可能的战场”,是未来作战的“战争和战役重心”。作为地面作战的重要兵器,近年来坦克装甲车辆也越来越多地涉足城市这个复杂而危险的战场。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保存自己是坦克装甲车辆面对的一个严峻但又不容回避的问题。对于坦克而言,防护性能相对好些,因为坦克主要用于一线作战,本身就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但是对装甲车辆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严峻。以…  相似文献   

13.
3月25日凌晨,伊拉克安全部队在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理马利基的亲自指挥下,从巴士拉的至少四个地方向“迈赫迪军”发动攻击,发起了代号“骑兵突击”的大规模清剿行动。这次行动是伊战爆发5年来,伊拉克安全部队首次在没有美英军队直接参与下,独立承担的一次“高规格的”军事行动任务,也是对伊安全部队战斗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4,(2):82-82
坦克赁借其坚硬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在战场上显赫一时,但它并没有因此而称雄世界,因为人们发明了对付它的有效武器——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身材矮小,发射器可支在地上,也可装在车辆上,机动性强,操作也十分灵便。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第二步兵师伏击了以色列王牌第一九○装甲旅的坦克群。随着埃军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枚枚身长不足1米的反坦克导弹,拖着长长的电线尾巴,如一只只矫捷而凶猛的鹰一样飞向以军的坦克群。仅仅几分钟时间,坦克群就陷入瘫痪。  相似文献   

15.
坦克和装甲战车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陆战之王”。它曾经披靡于战场,被认为是主宰胜负的王牌兵器。 一战时期,是“陆战之王”的产生时期。此前,阵地战是敌我双方最常用的作战样式。这种作战方式对防御一方优势极为明显,被形象的称为“绞肉机”,使得进攻一方难越雷池半步,甚至会在战场上出现两军对峙、寸步难进的僵持状态。物极必反,“陆战之王”应运而生。在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进行作战时,就顺利的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占领了敌方的阵地。此时的坦克其主要目的是依靠自身防护力为冲击步兵实施引导和掩护。  相似文献   

16.
在一战中坦克初次出现时,意大利陆军就对这种新式武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早期坦克的可靠性差,对于意大利这样的半岛山地形国家,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意大利陆军认为自己的山地步兵和山地骑兵采用突袭战术,完全可以击退沿山谷行进的且不时需要停下维修的早期坦克部队。 然而战争末期坦克可靠性大大提高,被称为“地上铁乌龟”。特别是近代坦克的始祖法国的“雷诺”FT17的出现更吹响了坦克时代到来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保密就是保生存、保战斗力。这是经过战争血与火考验的至理名言。但如果不讲方法,把握不好分寸,也会影响甚至是损害战斗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德国用闪击战的方式,导致波兰亡国。但事实上,波兰对德国的闪击战术,在战前是早有防备并有对策的。为了应对德国日益壮大的装甲部队的入侵威胁,波兰陆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出一种新式  相似文献   

18.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坦克便作为陆战场的主战兵器大量装备部队。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和战术不断革新,坦克作战效能日益提高,促进了陆战突击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同时又牵引着反坦克武器和反坦克战术的发展与更新。集火力、机动、突击、防护于一体的坦克与反坦克战斗成为现代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合同作战的重要样式,坦克与反坦克战斗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空间。一、第四次中东战争,埃以两军“哈特米亚山口”地区的坦克战斗(1973年10月14日)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初,埃军牢牢地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10月14日6时,埃军集中了1000…  相似文献   

19.
现代战争中,投入战场的武器装备不仅种类多,数量大,技术复杂,而且损坏率也将是很高的。伴随这种情况而来的,是投入战场抢修的技术保障和维修机构必然庞大。历时十八天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双方就损失坦克三千余辆,装甲输送车一千二百余辆,仅坦克损失,就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年的损失数。在开战十天内,以军在战场上抢修的坦克、装甲车辆达二千辆次。在整个战争中,以  相似文献   

20.
在电影中,用高射炮打坦克的场面时常出现,令观众如醉如痴,其实这种情况在二战中屡见不鲜,德国88毫米高炮就是个中翘楚。在著名的北非战役中,多亏它的出色表现,隆美尔和他统率的轴心国军队才得以在沙漠中苦撑3年之久。 作为二战中最成功的一种火炮系统,88毫米高炮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就已初露锋芒,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当时苏联人的T-26坦克威风八面,把德国人的轻型坦克打得大败,可88毫米高炮一上场,就立刻扭转了这种局面。T-26在它的猛烈轰击下,成了一团团燃烧的火球。在法国战场,这种新武器也立下了不少功勋。当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在敦刻尔克面临英国坦克的反攻时,88毫米高炮的一次齐射就击毁了9辆“马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