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从征途始发,到现实图景依稀可见,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到2015年率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8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力争兵团经济总量占自治区的比重提高到20%。"在兵团党  相似文献   

2.
吹响冲锋号     
历史,总是在重要的时刻标注下鲜明的印记。这是兵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次总动员——到2015年率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8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力争兵团经济总量占自治区的比重提高到20%。新战略高瞻远瞩,新目标催人奋进。兵团,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关口。  相似文献   

3.
突围之路     
《兵团建设》2012,(6):6
正主持人语:截至目前,兵团有贫困团场97个,人口占兵团总人口的近三成,生产总值仅占兵团经济总量的18%,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兵团平均水平的61%;少数民族人口占三成以上的团场有30多个。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今年兵团将坚持统筹协调,加快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同时强调,加快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政治责任。兵团对加快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的探索由来已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13,(2):6-16
主持人语:过去的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兵团上下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兵团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民生投入超过兵团恢复建制以来历年总和;农业师更名挂牌;兵地关系处于兵团恢复以来最好时期;城镇化率达58%……本刊评选"2012年兵团十件大事",眼前呈现的,是一个奋进跨越的兵团,是一个精彩转型的兵团。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2012,(8):12
今年年底,力争实现生产总值1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20元,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4020元。到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占兵团的20%、阿克苏地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年均增速22.5%以上。率先在兵团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13,(6):16
主持人语:今年1月,兵团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到2015年率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8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力争兵团经济总量占自治区的比重提高到20%。"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的提出,体现了科学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的工作任务,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为深入了解兵团高校大学生赴到兵团基层单位就业的状况,以石河子大学为个案,通过分析和梳理石河子大学毕业生到兵团基层就业情况及存在问题,尝试构建高校毕业生到兵团基层单位就业新机制,以期更好的为兵团基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
兵团是在新疆特殊区域内承担特殊使命的屯垦戍边组织,作为由国家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的兵团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则直接关系到复杂严峻人文环境下新疆地方和兵团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兵团文化的传承、兵团精神的弘扬及兵团事业的推进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兵团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50多年来,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已成为兵团文化的核心、兵团事业的灵魂,成为推动兵团发展的强大力量。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成为兵团人奋斗的目标。新时期,兵团人再一次将兵团精神唱响,兵团精神正指引着兵团人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10.
兵团党委在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的目标,结合团场实际,一二三团提出了"一个同步、三个力争"的发展目标。即到2018年,与兵团和七师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力争实现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2.5番,力争实现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力争经济总量占全师的比重突破8%。  相似文献   

11.
必由之路——兵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兵团经济一直靠农业的发展支撑和推动,这种局面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尽管兵团的农业生产水平在全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必须看到,仅靠农业的发展无法改变兵团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低、综合实力弱的状况。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就没有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就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农业就始终处于弱质产业的地位;同样。没有强大的现代工业的拉动,也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发展,因此,没有工业化也就没有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当前,兵团的发展已经到紧要关头,如果继续坚持传统产业的结构模式,兵团经济将不进而退,兵团这几年的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和自治区的现实足以证明这一点。为了“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加快调整发展方向,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我们必须作出的历史性抉择。  相似文献   

12.
兵团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兵团文学作为兵团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其系统功能、特征受到兵团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伴随着兵团文化发生重大变革,在兵团文化中不断释放出绚丽的艺术魅力。兵团文学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04,(9):40-41
兵团目前已有11家上市公司,他们组成了兵团工业新的集团军,这支队伍还将不断壮大。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兵团最具计划经济色彩的国有企业.其政企关系和企业行为正发生重太变化.预示着新时期兵团国有企业一次脱胎换骨的全面更新,预示着兵团与市场经济的接轨。  相似文献   

14.
正60年团结奋斗,60年万象更新。展望前程,历史已期许,时代在召唤。让我们聚精会神、大步向前,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再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新辉煌在硕果累累的金色秋天里,我们即将迎来兵团成立60周年。天山南北将把锣鼓敲响,盛装的庆典将把礼炮点燃,兵团人的笑脸洋溢着无尽的幸福与甜蜜。60年前,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举行成立大会,从此,兵团走向了屯垦戍边的伟大征程。60年来,在中央、自治区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在10个对口支援省市的无私援助下,兵团忠实履行中央赋予的屯  相似文献   

15.
它是兵团惟一以建筑业为主业的师。2004年以前,它一直没有吃过“皇粮”,它的机关干部没有进入国家公务员序列。它一直“游离”在外,包括它的7个农场也一直“游离”于兵团大农业之外。2004年1月,一场大的变革悄然来临,被简称为8号文件的兵团党委《关于建工师深化改革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在建工师很快家喻户晓。这是兵团针对一个师的改革专门下发的文件,据说史无前例。7个农场和2个整建制团相继移交。划转、剥离后,建工师的总资产减少了3亿多元。经济总量的减少,使建工师在兵团各师经济总量排行榜上的位置下降了好几位。而一些困惑和质疑也由此产生:建工师的改革前途如何?纯粹的、一元化的建筑业能否做大做强?朱宁宁展望未来:“三大集团”构建建工师新格局。做大做强建工集团;建设咨询投资集团年内挂牌;新型建材集团明年“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6.
王丽  王艳 《兵团建设》2004,(6):31-31
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是兵团人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用血汗凝成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兵团人真实生活的反映,是兵团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兵团内部来说,兵团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相对于兵团外部来说,是兵团集体人格的体现,是兵团区分于其他地区的精神物质的总和。  相似文献   

17.
正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兵团的具体实践,反映了兵团人基本的荣辱、是非、善恶、美丑准则和人格本色,体现了兵团人的价值追求。兵团党员干部作为兵团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将唱响兵团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据2003年底的统计,全兵团2300多个连队,已有85%的连队进行了民选,预计到今年2月,兵团首轮连队干部民选工作将全面完成,此项工作目前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和深入推进兵团连队干部民主选举工作,是兵团农牧团场连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兵团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的全面展开,表明兵团基层民主建设已有实质性的突破,它是兵团职工群众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高嵌 《兵团建设》2004,(2):22-2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到兵团任职已1年有余到兵团工作。生活的1年4个月,从生理成长来看,这段短短的岁月只是人生过程之一秋,但从心理成熟来掂量,正是这期间的实践和经历,令人心海翻浪、云飞云扬,教人领略了伟大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兵团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农牧团场正孕育着重大的变革。从1983年9月11日农七师一三一团四莲职工耿千里创办全兵团第一个家庭农场,到2001年4月兵团出台农牧团改革的“1 3”文件,这期间已跨越了整整18年。兵团家庭农场主们终于真正站到了改革的前台,他们是兵团团场的新型农工。他们与以往的兵团农工相比,已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