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虞宝龙 《国防》2006,(5):85-85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战争逐步取代机械化战争、半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态。信息化战争在对传统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手段等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在深层次上引发了国防动员建设思想、动员方式、动员重心和动员模式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动员方式向精确化动员转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传统的粗放式动员方式已不能适应战场的新要求,国防动员方式必须走精确动员的新路子。战场需要多少兵员就动员多少兵员,需要哪种兵员就动员哪种兵员;需要多少物资就动员多少物资,需要哪种物资就动员哪种物资;需要多少运力就动员多少运力…  相似文献   

2.
王太平 《国防》2007,(8):35-36
兵员动员准备,是战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内容.兵员动员准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战时兵员动员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作战为主要形式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动员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适应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兵员快速动员能力,是当前急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建立各级兵员动员领导、指挥和执行机构的同时,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其一,坚持依法实施动员,是提高兵员快速动员能力的保证。 完善兵员法规。健全的动员法规是促进兵员潜力快速向实力转化的重要保证。有了健全的动员法规,从法制上就可保证各级动员机构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使  相似文献   

4.
国防动员,首要是兵员动员。自人类有战争以来,就有兵员动员。在几千年来的战争史上,兵员动员从来都是活生生的热血青年。然而,伴随高科技的发展,一种崭新的兵员征集对象,悄悄地走进了人类的战争生活。 1990年夏天,海湾战争正在剑拔弩张之际,美军在征召大批后备军人入伍的同时,一名机器人被征召入伍了。这名“新兵”取名“文尼”,身高1.82米,体重85千克,结实的身躯由钢和硅铜组成。它入伍之后担任化学侦察任务,应付可能出现的化学战。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武器装备动员特征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器装备动员是国家为满足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武器装备战时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的活动。武器装备动员是兵员动员的物质技术基础,直接构成和提高部队战时的装备战斗力,武器装备动员与兵员动员共同构成国防动员的核心(见图1)。  相似文献   

6.
魏东升 《国防》2010,(11):10-10
近年来,边境地区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对兵员动员工作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但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动员指挥体系不够完善,权威“弱”。兵员动员是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政府主导,军地共同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兵员动员工作,有优良的传统,近几年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从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考虑,还要在许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切实把兵员动员建设放在战略地位。战时的兵员动员工作是以平时的准备工作为坚实基础的。没有平时切实有效的兵员动员准备,就不可能在战时实施快速优质的兵员动员。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平时的兵员  相似文献   

8.
邱启建 《国防》2008,(7):72-74
近年来,我们根据国家、战区、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十一五"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认真贯彻总部、军区关于军兵种现役部队预编满员工作的指示,紧紧围绕精确快速动员,周密部署,严密组织,狠抓落实,多次配合海军、空军、二炮现役部队组织预编兵员动员点验、扩编演练和军事训练,独立组织军兵种现役部队预编兵员参加省、市(州)的动员点验和演练训练.通过演练训练,检验了军兵种预编兵员动员准备工作.我们体会到,抓好军兵种预编兵员动员准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兵员动员准备,长期处于紧急动员状态,主要精力放在多训练、多储备上,动员补充多沿袭战争年代的地方部队升级和单个人员补充现役部队的形式。这一传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和当今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实际。国防建设指导思想转变以后。我国的兵员动员准备程式,必须改变那种不讲时间、地点和其它客观因素而简单套用过去形式的做法,建立一种适合未来战争情况和我国实际的兵员动员补充体系。  相似文献   

10.
袁昭 《国防》2005,(3):33-34
国防动员建设要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着眼应付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动员能力。为此,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按照应急动员要求理顺国防动员体制近些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建设取得了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整体、由偏重兵员动员到实现综合动员的转变,但与应付突发事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提高国防动员体制的平战转换和高效运转的能力,必须建立健全平战一体的应急动员体制。主要应解决好“三个一”的问题:一是实行一元领导,进一步明确国防动员委员会平时负责领导国防动员建设和战时实施国防动…  相似文献   

11.
兵员动员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一项基础工程,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当前,以信息化作战为主要形式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研究和探索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从国情出发、立足现实、着眼发展,不断提高兵员快速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防》1999,(11)
为了加强新时期国防动员工作,广东省军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了包括《战争动员准备与组织实施》、《党、国家、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关于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摘录》、《动员工作法规汇编》、《战争动员实例选编》、《兵员动员指挥文书示例》等一套5本近50万字的国防动员系列教材,并于日前正式印发所属各军分区《警  相似文献   

13.
退役军人服预备役工作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兵员动员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东陵区人武部根据应急动员实际需要,本着任务牵引、突出重点、平战结合、科学管理、长期建设的原则,积极探索了抓好退役军人服预备役工作的方法路子,为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兵员动员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主要做法先后被军委、沈阳军区以要讯形式摘转。  相似文献   

14.
建立快速动员体制。体制决定效率。建立兵员快速动员体制,一是要健全动员法规。这是确保战时快速动员的基本依据。要通过立法,具体明确公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国防义务,明确拒绝履行国防义务行为的处罚措施,明确兵役机关的执法地位、执法程序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这里所说的打好基础,主要是打好兵员动员工作的基础。而兵员动员准备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战时快出兵,多出兵,出好兵。我们的动员准备是以现代战争为背景的,从这个大背景上看,搞好以预备役军官、各种专业技术兵为重点,陆海空各军兵种齐全的合成型的后备兵员储备,才是达成动员准备最终目的的可靠保证。我们所说的合成型,主要是指在后备兵员的组训和储备结构上,要适应现代化军队多兵种合同作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马雪  余湘池 《国防》2013,(7):15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以"需求牵动、技术推动、建用互动、军地联动"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目前已成功研制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并实现了镇(街)—区人武部—警备区的三级连通。近日,该区国防动员指挥部依托此系统演练了补充兵员分类筛选、通用装备按需搜索、卫星地图实景展现、行进路线综合分析和动员过程实时跟踪,基本实现了"指挥一体化、信息同步化、决策智能化、动员精确化、过程可视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陈海深 《国防》2003,(10):46-46
民兵作为国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建设情况直接关系整个国防系统的功能,使用情况影响到军事斗争的成败。为使民兵能够在未来高技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民兵建设必须着眼“三个有利于”。 (一) 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军队是国防力量的骨干。民兵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满足战时军队动员补充兵员的需求。不同的战争形态对军队动员补充兵员储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国后备兵员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也许,在某些人的脑海中,还仍然停留在身背土枪土炮,只会埋石雷、钻地道的记忆上吧。这未免太陈旧了!我们的后备兵员,应当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国防意识,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拥有现代军事知识和技能,在思想、知识、体能等各方面大大优于昔日民兵的新一代。新时期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也不能再停留在造造册,练练队,打打枪的水平。它要求制订完善的动员法规,建立起快速动员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预备役人员按照专业对口、便于动员的原则,采取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储备.国家根据国防动员的需要,建立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国家为预备役人员训练、储备提供条件和保障.预备役人员应当依法参加训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的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给传统的兵员动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城市民兵战时所担负的任务,深入研究探讨兵员快速动员的新方法新路子,是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条件之一。 针对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明确兵员动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