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崇尚简单     
人活在现实生活中,被复杂的人情世故所困,我们谁都会遇到。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简单与否,关键却是取决于你的态度。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说:“如果你简单,那么整个世界也就简单。”简单,是一种境界。“人”字只有一撇一捺,何其简单。一个人活在世上,对名利看得淡泊一些,活得简单一点,就能有更多的愉快。“君子之交淡如水”。人际关系简单些,就能够多一点真诚。简单是一种心境。保持简单、宁静的心境,就能在纷纷扰扰的繁华世界里不迷失自我,才能全部身心地投入生活,享受生活。简单是一种追求。人生的旅途中,有广阔的天地等待我们去驰骋,只要我们…  相似文献   

2.
这里讲的“知识政工”是指知识含量高,门类齐全,科技密度大,专业水平高,灵活、多样、快速、准确,追求实效的一种新的工作时态,而不是一种固定的工作模式。提出“知识政工”的依据,从理论方面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革命导师的一贯思想,也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从现实方面看,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与国际社会接轨,需要知识推进;国内经济转轨,需要知识支撑;清除精神垃圾,需要知识“清道”;培养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是政治干部的立身之本、任职之道、处事之基,必须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力量来强化,作为一种精神境界来追求,作为一项政治要求来坚守,真正扎根于头脑.落实到行动。一是政治坚定,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信仰是人生的方向。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奈就是“忠诚于党”,这是每名军人最基本的信仰。每名党员,在入党的第一天,就要在党旗下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忠诚和信仰便深深地融入血脉与灵魂。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誓言到“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呐喊,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到“共产党员跟我上”的号召,共产党人为了信仰而不惜献出一切的呼喊,始终是我们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感悟读书     
读书,使人增长知识;读书,使人聪慧;阅读,是一种有魅力的个体活动。古往今来,读书,一直为人们所追求、所崇尚。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古训,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  相似文献   

5.
珍惜“政治生命”李胜伟所谓政治生命,是对人生追求、品德修养、思想觉悟、政治表现等的一种形象说法。一个人一生下来便有了生命,这是一种生理生命。一个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得有价值,这就要有健康的思想,纯洁的心灵,良好的品行,由此就产生了一种政治生命。这种...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军区自动化工作站,提起站长连立祥,人们总是竖起大拇指,交口夸赞:“老连这人啊,没说的,一个字,‘行’!”是什么动力促使他能30多年只知默默奉献、从不索取,却在领导、群众的心目中留下了如此口碑呢?连站长笑了笑,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军队技术干部,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积蓄力量,才能担负起技术领域日新月异的使命任务。”去年,连立祥荣获了“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津贴”,并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7.
追求与强求     
追求是一种奋进的生活状态,强求也是一种奋进的生活状态,追求和强求因一字之差,从表象上看起来都是奋进,却蕴含着不同的生活理念。一个是健康向上的、积极科学的生活方式,一个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浮躁的生活势态。也许我们并没有在意什么是“追求”、什么是“强求”,头脑里也没有清晰的“追求”和“强求”这两个概念去指导生活,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被这两种方式所涵盖。有追求才会迎难而上,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非常有意义,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生活中,矛盾和问题以及工作中的失利总是难免的,有了追求会感到处理矛盾…  相似文献   

8.
“以往需用一周才能完成的有关动员数据统计,现在只需轻击键盘,几秒钟就能解决问题:要想了解区域内某一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基本情况,只需输入姓名,瞬间便能达到目的……”。“现在我们真正尝到了科技练兵的甜头,不但学到了很多高科技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金华市婺城区人武部干部、职工的共同心声。这个区人武部从1996年收归军队建制以来,部党委“一班人”头脑敏锐,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一、“趣”唐宋以降,“趣”便成为士大夫进行文学创作时自觉地审美追求。苏诗、苏词、苏文包括苏画、书法都明显凸显了“趣”的追求。“趣”的美学内涵十分丰富,既有所谓的理趣,更重要的是所谓情趣,苏轼书信的趣味俯仰皆是,不可胜数,尤以身居黄州东坡、惠州椰林之时,书信中的趣来的真切,来的令人心向往之。苏轼是一个有能力将苦难变做诗意的智者,对于惠州年逾花甲  相似文献   

10.
许多同志反映,现在机关不缺跑跑颠颠的人,缺的是能够当主力、打硬仗、上层次的高素质人才。政治机关干部怎样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品不仅是一种工作标准,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只有在不断追求和创造精品过程中,才能成为机关的“业务通”、“多面手”。  相似文献   

11.
审视人生     
“人之心胸,有欲则窄,无欲则宽;人之心事,有欲则忧,无欲则乐;人之心术,有欲则隘,无欲则平;人之心气,有欲则馁,无欲则刚。”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留下一串或成功或失败的足迹。只是因为走的匆匆,因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便一味探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来摆脱那种困惑、那种迷茫、那种失落。茫茫人海,人们不停地忙碌着、寻找着、收获着、体验着。失败了,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向成功进军;成功了,仍不满足,想争取更大的成功。很少有人会在意自己的所有,更多的是重视自己的所缺。入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很多人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前进,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来沉思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精”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一种素养、一种要求。成功的人生源于对“精”的追求,一个人有了“精”的理念,就会有“精”的追求、“精”的目标、“精”的行动。因而,就一定会出成果、出精品,赢得喝彩,脱颖而出;就一定会成人才、当专家,出类拔萃,赢得人生。  相似文献   

13.
周凯 《政工学刊》2008,(12):19-19
闲暇之余,偶翻清朝作家王永彬的《围炉夜话》,看到《知足者,得其乐》一篇:“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这个平实、淡然的道理,是作者从多少代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总结出来的。一个人只有生活上知足,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有了健康的心态,工作上才能出以公心,尽职尽责。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振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鸿人不能像走兽那样,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没有资格当领导干部,能不能当好领导干部,首先要看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性。理想信念越坚定,领导工作就越主动;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性越强,领导人格的感召力就越大。理想信念是远大目标,同时又是追求和实现这种远大目标的实践过程。只有寓理想信念于行动之中,做到知行统一,才能成为合格的领导干部。对领导干部来讲,坚定理想信念怎样见之于行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去体现?我以为,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兵越来越不好带了!”这是不少基层带兵人的感叹。古人云:“为将之道,必先治其心,治心才能促行。”如果带兵人仅靠一时“虎气”来带兵,虽然能“镇人”一阵,却不能让人“受用”一辈子。治心才是带兵之法,管兵之术,带兵人带兵的关键是要带好“心”,也贵在带好“心”,只有把战士的“心”带住了,才能把战士凝聚起来,才能“打得赢”和“不变质”。那么,带兵者如何才能带好“心”呢?  相似文献   

17.
古时无镜,常常以水为鉴。临水照人,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水要静,水静才能鉴物。现实做人做事,一个重要的境界也是静。人静才能观心,人静心不浮,静心能明理,明理则近道。北宋周敦颐曾经说过“静虚则明”,强调为人处世要“主静”.要保持一种内心清明、心静如水的心态。只有心如止水,才能察觉自身的不足,才能在静中恩动、动中思进。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劝诫其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教育后代重视治心修身 ,力戒荒嬉浮躁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江泽民也多次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对个人的名利地位应该看得淡一些”。江泽民的要求和诸葛亮的“诫子”虽然所处时代、授话对象、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但仍不失有“异曲同工”之处。淡泊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古往今来 ,淡泊处世 ,淡泊名利 ,这种美德为历代政治家所推崇。封建官宦 ,文人墨客中不乏其人 ,诸葛亮隐居隆中 ,刘备“三顾”而出 ,既可以理解为清高自负 ,恃才自傲 ,也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七、钻研——获取知识宝藏的钻头爱迪生曾说:“有些人以为我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只要他肯拚命钻研.”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牛顿指出:“我也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考虑罢了.”  相似文献   

20.
王冰 《政工学刊》2009,(2):29-29
“女人也是人”、“名人也是人”、“医生也是人”、“老师也是人”、“教授也是人”、“科学家也是人”、“领导也是人”……而今,“XX也是人”的表白、呼喊、辩解不绝于耳。古希腊,有个敢向亚历山大大帝叫板“不要挡住我的阳光”的犬儒派哲学家叫第欧根尼,他常常大白天点着灯笼满大街吆喝着“我在找人”。不知这位自诩为“宇宙公民”的犬儒,若知今人争着抢着往“人”堆里扎会作何感想。但把种种“也是人”拿出来在阳光底下晒一晒,确能看出层次和境界的高低不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