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构建和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构建和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和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路径。以期积极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力量,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维度。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的指导,就积极心理资本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围绕积极心理资本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供理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课程秉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大思政”教学理念,分析了课程思政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联系和差异,结合课程思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从设置课程思政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和载体、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呈现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思路,挖掘、凝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同时,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警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存在极个别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案例;警卫大学生除幻想性明显偏高、独立性明显偏低外,其余人格因素基本符合我国警察个性结构雏形.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增加心理测试作为警卫大学生筛选条件之一;建立军人心理档案;加强警卫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普及面向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训练;增进与警卫大学生的交流沟通;纠正传统偏见.  相似文献   

5.
靳超英 《中国军转民》2023,(23):183-185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育德”“育心”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及具体举措,期望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近五年26473名C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校2011-2015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差异:大学新生中男生的心理素质显著高于女生;生源地差异:来自农村地区的新生自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城市新生,整体来看,城市新生心理素质更好;专业差异:该校文史类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低于理工类新生.本研究依照以上结论为依据提出了建好一个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等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面对环境的适应、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关系处理、恋爱问题以及就业去向等,难免会有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让他们避免或消除心理压力,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的评估与矫治,忽视了对个体积极的品质、情绪体验等的关注和培养。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主张教育者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军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除了繁重的学业、环境的适应等普通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外,紧张的军事训练、严格的日常管理、单一的校园生活使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提示我们,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的积极因素入手,不断地激发、挖掘、关注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注意培养和鼓励他们多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虚脱、性心理障碍、个体人格缺陷和精神抑郁等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它的产生不仅有环境、社会、家庭方面的因素和影响 ,也与个体成长的特殊经历有关。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咨询 ,进行心理疾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不仅经济上困难,而且还存在许多心理问题。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个别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给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提出了现实要求。无论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各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建立完善的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心理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学,既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客观性,又有助于科学的把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动的心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工作中善于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原因,并且能够提出解决策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情感因素,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更好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方向,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3.
健康的闲暇生活对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不高,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本文从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入手,客观分析了闲暇生活存在内容简单、质量不高、层次较低、结构失衡、缺乏目的性和应有的规划等偏差,提出高校必须充分重视闲暇教育,把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依托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闲暇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频繁出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就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和表现、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辅导员危机干预的几个步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兵役制度的调整使普通高校在校生有了更多步人军营的机会。不同的入伍动机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军队的长期建设。本文运用心理学动机理论,对大学生入伍动机的产生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入伍的动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已被很多研究者提上议程。本文针对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已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建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原因 ,高校女教师都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心理问题的困扰 ,帮助她们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无论对个人 ,还是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偏向于通过网络聊天工具与他人进行交往,网络交往在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文章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主体,对其在网络交往中的表现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师生社会支持与信息焦虑的相关关系,旨在找出能够用社会支持改善信息焦虑状况的办法。方法:采用信息焦虑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238名高师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师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有极其显著性差异(F=6.083,P0.05)。2信息搜索与选择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4.218,P0.05)。在信息搜索和选择焦虑、信息饥渴焦虑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231,P0.05)。3湖北师范学院高师生信息焦虑和社会支持各因子间呈显著负相关(R=-0.153,P0.05)。通过回归分析,社会支持对信息焦虑程度具有预测作用(F=4.617,P0.01)。结论: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来缓解高师生的信息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