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建设》2013,(19):43
公元208年,曹操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荆州,志得意满、挥斥方遒,正是顺江东下、踏平东吴、一统海内的好时机。当此大军压境之际,孤悬于东南一隅的东吴自然上下震恐、人情汹惧。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鲁肃独不言,等孙权起来去更衣,鲁肃追之于宇下,说了一段推心置腹的话,"如今我鲁肃可以迎曹,唯将军不可迎曹。因为鲁肃迎曹,犹不失下曹从事。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话音刚落,孙权就发出"此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防御体系在防御战斗中占据核心位置,直接影响着防御战斗的成败。透过历史的烟云,防御体系历经基点式防御体系(日俄战争期间至1914年秋)、道带式防御体系(1914年秋至20世纪70年代末)、区域式防御体系(80年代以来)1,但这些基于阵地争夺占的静态式防御体系,在未来流动的信息化战场上面对敌非接触、非对称、非线式作战将无以应对。为此,本文提出了“动态性模块式一体化”防御体系,试图为打破这一僵局作些初步的探讨。一、“动态性模块式一体化防御体系”的基本内涵所谓动态性模块式一体化防御体系,是指在未来不断流动的信息化战场上,以…  相似文献   

3.
南宋末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鞑靼(蒙古)族异军突起,取战略迂回姿态进攻巴蜀,企图在四川先建立支点,尔后顺江东下灭亡南朝。南宋四川安抚制置史余玠(?—1253年),团结地方贤达,统率西土父老,构筑了规模宏大的山城防御体系,以抵御鞑靼族的进攻,开创了延长南宋“国祚”20多年的抗战局面。“以  相似文献   

4.
荷属东印度公司弃澎湖占台湾后,为掌握对中国海上贸易的主动权、统治当地居民、抵御军事攻击,于台湾南部的台江湾内海沿岸地区构建了一套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热兰遮城与普罗文蒂亚城两个主城堡,它们分别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政治与商业据点,具有欧洲传统城防工事的功能与特征;二是围绕以上两个城堡构建的军事协防体系;三是整个台江湾海域的城海一体防御系统。台江湾军事防御体系是荷兰人占领台湾后构建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这一防御体系以城堡为核心,由城堡——协防工事——碉堡、炮台为层级关系的防御工事组成,形成城港一体、陆海防一体的军事化城堡建筑群。  相似文献   

5.
<正> 《现代防御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主管,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1973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本。主要刊登国内外防御技术,包括防御体系、战略战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精确制导等。主要栏目有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导弹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指挥控制与通信,探测跟踪技术,仿真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正> 《现代防御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主管,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1973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本。主要刊登国内外防御技术,包括防御体系、战略战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精确制导等。主要栏目有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导弹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指挥控制与通信,探测跟踪技术,仿真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指挥控制系统是决定导弹防御作战效能的核心环节。以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为工具对美军导弹防御的指挥控制系统开展建模与分析。探讨了指挥、控制、战场管理与通信(Command,Control,Battl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C2BMC)系统的建设思路,分析了C2BMC的主要职能,梳理了C2BMC支持下美军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典型作战流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导弹防御力量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防御技术》(双月刊)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技术性刊物,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会刊。1973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年起连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起连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9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4年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通过认证的科技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防御技术,包括空天防御体系、战略战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精确制导技术等方面的科技论文。主要栏目有: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导弹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指挥控制与通信,探测跟  相似文献   

9.
郑昊 《军事史林》2023,(10):42-49
<正>北魏末至北周初,荆襄地区的军政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领土归属、机构建置上,还包括地方军政制度的嬗变。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起大举进攻齐之雍州,于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攻取南阳、新野等地,并将荆州州治移至穰城(今河南邓州市),以都督制作为这一地区的地方军政制度,北魏的荆州都督区自此形成。北魏分裂后,东、西魏在荆州展开了争夺战,最终西魏在荆州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10.
公元219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乘蜀将关羽进攻襄樊之机,派吕蒙率军袭取了荆州。荆州丢失后,是夺回荆州还是北攻曹魏,是刘备集团面临的一次重大的战略抉择。刘备主张夺回荆州,诸葛亮、赵云等主张北攻曹魏。221年,刘备决定大举攻吴,夺回荆州。这一行动的结果是222年夷陵一战,蜀军大败。荆州失守后,蜀汉究竟应把主要作战方向放在哪儿,怎样才是贯彻《隆中对》的战略良策?我认为,不能用夷陵之役的胜败,来衡量刘备夺回荆州的战略决策正确与否,而必须了解荆州得失与实现《隆中对》战略思想的关系。荆州地区,对刘备集团是一个必需夺取并确保的战略要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讲得  相似文献   

11.
郑昊 《军事历史》2023,(5):24-30
北魏末到北周初,荆襄地区的军政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主要表现在军政区划和军政制度上。北魏末期以穰城为中心的荆州都督区开始建立;北魏分裂后,东、西二魏经过反复争夺,最终西魏继承和巩固了原北魏的荆州都督区建置。大统十五年(549)后西魏通过南征吞并了萧梁长江中游地区的大片领土,将原荆州都督区的辖境扩张至五十余州。面对骤然增加的辖境辖州,原来的都督制度已难以为继。西魏王朝曾一度实行都督—行台并行制度,但最终还是选择另创一种新的军政制度——总管制来取代原先的都督制,设立荆州大总管作为荆襄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相似文献   

12.
1949年4月下旬,长江防线被突破后,国民党纠集8个军25个师209余万人退据上海。上海位于东海之滨,濒临长江出海处,人口600万,是中国的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基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郊区地形平坦,村庄稠密,河流沟渠纵横。守军以水泥地堡为核心,构筑大量集团工事,形成面防御体系,不便于大兵团机动和近迫作业。市内高大建筑物多而坚固,主要市区傍黄浦江西岸,市北吴淞位于黄浦江与长江的交汇点,是上海市区出海的交通咽喉。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以20个师,配属坦克、装甲车、守备黄浦江以西市区及外围太仓、昆山、嘉兴、金山…  相似文献   

13.
美军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军全球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能在大气层内高空或大气层外拦截来袭的战术和战区弹道导弹。分析了THAAD系统的防护区域、拦截能力,以及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阐述了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动能拦截弹、地基雷达(GBR)、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C2BMC)的技术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区域防御中体系配系和部署构建的困扰难题,在设定的攻击方和防御方对抗案例的基础上,构建了2种区域防御体系。按设定的区域防御关键性能指标要求,根据不同的作战想定对这2种防御体系配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比,得出2种防御体系在不同作战想定下的防御体系的配系和部署。为构建区域防御体系配系和部署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对区域防御作战使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海军一体化火力控制-制空”( NIFC-CA)是美军海上盾牌防御体系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见成效。首先,对美“海军一体化火力控制———制空”的基本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其主要组成CEC、E-2D预警机、宙斯盾系统及标准-6舰空导弹在防御体系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美NIFC-CA的6种主要指挥控制模式,并对其协同指挥决策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指挥决策分布处理的特点;最后,总结了美NIFC-CA发展对我海军海上防御力量发展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火控雷达组网是应对未来末端防御作战挑战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火控雷达组网方式,并分析了该方式的优势。继而基于末端防御战斗部署一般要求和火控雷达组网系统对空侦察配系的特殊要求,经仿真计算得出和分析了火控雷达组网系统的典型对空侦察配系。最后详细论述了火控雷达组网系统的指挥控制要点。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末端防御部队形成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体系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要利用离散马尔可夫链(DTMC)对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反导作战射击策略问题进行了研究.定义了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防御层识别矩阵、拦截矩阵、综合防御能力矩阵等描述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防御层作战能力的相关概念,建立了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DTMC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DTMC模型对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射击策略对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最后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射击策略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敏  贾延胜 《国防》2006,(2):63-64
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海军基地能否对敌空袭目标实施有效抗击,取决于对目标的发现能力、基地内部信息传输能力和实施防护与抗击的指挥决策能力。只有建立一体化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信息体系,才能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指挥决策诸要素综合集成,有效提高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作战能力。一、构建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一体化信息体系基本要素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一体化信息体系由多种手段和力量所构成,主要包括:侦察和预警系统、防空网络系统、防空指挥控制中心以及对空观察保障系统。侦察预警系统。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一体化信息体系不仅应当能够适时接受来自基地…  相似文献   

19.
我在南斯拉夫呆了五年,对这个国家一整套关于全民防御(包括民兵)的国防战略思想体系和民防建设的一系列成就留有深刻的印象。所谓“全民防御”,是指全体民众奋起保卫国防。它既反映了南斯拉夫国防  相似文献   

20.
荆州怀古     
登临荆州古城楼,凭栏俯瞰,但见薄雾笼罩的城廓,似游龙飞舞,盘旋在湖光水色之上,映现于翠阴华屋之间。滔滔长江,西来天际,瞑瞑中荡漾着李太白的余韵。巍峨的城池,透过眼底烟云,投影出历史的壮观画面。荆州,又名江陵,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这里驰骋过许多咤叱风云的英雄豪杰。秦将白起攻楚、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吕蒙袭荆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