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比如“这个人乐于助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乐于助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有的连队领导喜欢给战士贴上相应的标签,比如某某是“落后分子”、某某是“重点人”。实际上,无论是对某战士“怒其不争”而“斥其不奋”,还是爱兵心切而时时刻刻记着个别战士存在的缺点以促其改正,甚或是以一个“杀鸡儆猴”的样板教育别的战士,不论从哪种角度来看,给战士贴“反面标签”的做法都要不得。(一…  相似文献   

2.
在部队的工作生活中,战士难免会犯错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指导员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其教育,帮助其改正。在与犯错误的战士谈话过程中,指导员可运用“怒言”相训、“理言”相导、“情言”相感“三步曲”。  相似文献   

3.
夏云 《政工学刊》2014,(2):32-32
网络时代,上网越来越成为战士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领导干部和基层带兵人不懂网言网语,不善于“键对键”交流,就很难融入战士的生活、走进战士的内心、赢得战士的认同,密切官兵关系的工作也就做不细、做不透。一些单位出现“网上只有战士影,不见干部身”的现象,在网上官兵彼此渐行渐远。从这个层面上讲,离网就是离兵,“网上五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画里话外     
小幽默 没说脏话 羊庄乡的贾乡长老说脏话,"他妈的"更成为口头禅,百姓和下属常常受辱,苦不堪言。 一日,贾乡长向县里领导汇报工作,秘书在一旁作陪,为他捏了把汗。汇报完毕,秘书随乡长出门,笑着说:"乡长记性不错,两个小时的汇报竟无半句脏话",贾乡长脱口说道:"看他妈你说的,不看是他妈和谁在说话?"  相似文献   

5.
在“以兵为本”的语境下,指导员身上的哪些素质最受战士喜欢,与指导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近日,四川省军区教导大队以“你喜欢什么样的指导员”为题到连队调查。战士们给出了他们自己的指导员素质排行榜。  相似文献   

6.
接听电话是每一位战士,在 连队时常遇到的事情。别小看接 电话这一生活小细节,它直接塑 造了你的“电话形象”,即在使用 电话时留给通话对方以及其他在 场人们的总体印象。“电话形象” 是一个人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体现了本 人的礼貌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战士要十 分讲究和注意电话礼仪。  相似文献   

7.
李晓伟 《政工学刊》2003,(12):42-42
如今义务兵的兵龄较以往缩短了两年,有不少战士在两年的服役期间,因奖励名额有限等原因,得不到任何奖励,按说应对此有些遗憾或失落感。然而笔者却经常听到不少战士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十分潇洒:“无所谓,我对荣誉看得很淡。”“如今要那么多荣誉有什么用,还不如来点实惠的。”“对荣誉看得很淡”,如果是指无论得不得到荣誉,都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斤斤计较,不争功抢功,不因为得不到荣誉就闹,就撂“挑子”,那是值得称道的。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看淡荣誉”的另一面:在一些战士的心目中,荣誉似乎失去了应有的激励、鞭策作用,有的人抱着满不…  相似文献   

8.
刘丰 《政工学刊》2011,(6):80-80
初识《政工学刊》是在军校毕业后任排长快半年时。年少轻狂的我,那时更多的是喜欢“打打杀杀”地训练、“大大咧咧”地管理,很少思考如何带兵管理才有效、怎样做思想工作战士才信服?有时自己用心良苦,战士却不听,与战士关系一度紧张。一天,在指导员房间随手拿起一本《政工学刊》翻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李亮  孙祥敏 《政工学刊》2006,(10):40-40
在基层有的带兵人这样抱怨:“现在的兵真是说不得、批不得,带兵真是太难了。”为什么有这种反映呢?笔者认为有的战士之所以“说不得、批不得”,处罚达不到目的,固然与战士自身原因有关系,但带兵人在实施处罚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不讲原则,对战士不能一视同仁;有的方法不当,使用“土政策”、“潜规则”;有的用语不文明,随意侮辱战士;更有甚者对战士动辄打骂体罚,不择手段。试想战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时间一长,怎能不产生抵触情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局面的出现,有不少是带兵人的“盲点”…  相似文献   

10.
余子富 《政工学刊》2001,(10):46-46
“口袋书”悄然流行在军营最近,笔者在下部队采访的过程中,时常看见一些青年战士随手从口袋 里掏出一本巴掌大小、封面装帧精美的“口袋书”津津有味地在树荫下 、码头边翻阅。这些书多以言情、武打、色情、凶杀为主,尤其是以港台生活为背景的言情 小说占相当大比例,内容多为男欢女爱,涉及到婚外恋、三角恋、师生恋、妓女生活、包养 情妇等。采访中,笔者听到这样一件事:一次某大队召开“岗位建功事迹报告会”,会开了一半后, 坐在主席台上的一位领导发现有几名战士老半天不把头抬起来。这位领导感到很纳闷,就悄 悄地走下主席台查看…  相似文献   

11.
歪点子出不得黄新昌近闻,某连队一名超期服役的战士想转志愿兵,找连领导反映,领导暗示:转不转我们说了不算,你去找找人“活动活动”。受领导“启发”,这名战士四处找关系、托门子,为达到个人目的而奔波。据了解,基层干部中类似上述给战士出歪点子、指歪道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写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讲诗文含情方能感动人。政治教育也是一样,情通才能理达,才能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也难以被他人所接受和理解。可见,增强政治教育课中的感情色彩,是提高教育效果必不可少的因素。以良师益友的姿态出现。部队官兵之间是同志式、兄弟式的关系。授课者要达到与战士在心理上相近,在感情上相融,就要树立良师益友的形象。要防止板着面孔说教,摆出一付官架子,满口都是官腔,用一种“训导者”的口气说理。这就会无形地拉开与战士之间的心…  相似文献   

13.
忌 嫌“贫”爱“富”。现阶段 ,发达地区与老、少、边、穷地区入伍的战士家庭贫富差距拉大。值得注意的是 ,现在少数基层干部看士兵以贫富论“身价”、分“贵贱” ,对来自发达地区的“富兵”高看一眼 ,而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战士则嫌弃他们“寒酸”。平时有的干部对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实际困难比较多的战士往往关心爱护少 ,却喜欢与家庭经济宽裕、花钱大手大脚的战士呆在一起 ;有的干部对一般家庭出身 ,没有“背景”、家境贫寒的战士冷眼相看 ,而对那些关系硬 ,能为自己办事的“富兵”、“关系兵”处处迁就照顾 ,甚至出现个别干部巴结“富…  相似文献   

14.
基层干部带兵六忌怀信张庆华一忌“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某部有一名指导员,多方面的素质都不错,就是喜欢在战士入党、当骨干、学技术、考学等“热点”问题上,搞亲亲疏疏。由于他办事无原则,处事不公,降低了自己的威信,损坏了自己的形象,也失去了兵心,每...  相似文献   

15.
观念陈旧 ,岂能使人信服某部一名政治指导员在一次熄灯前检查战士宿舍时 ,发现好几个战士在看家庭生活、言情小说、现代新潮等类书刊 ,便将战士们所看的书刊统统收走 ,并说 :“这些书里有些内容战士不宜看。作为战士 ,就应当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政治理论。”随即宿舍内爆发了一场就“这些书能不能看”的争论。结果 ,指导员还是将战士的书刊拿走了。可是宿舍几名战士仍然议论纷纷 ,没有一个人信服指导员的观点。说服教育方法的基本特点就是以理服人。如果我们教育人的人说理不透彻 ,观念陈旧 ,观点片面 ,甚至出现错误 ,被教育人根本就不…  相似文献   

16.
时下,“看着办”、“酌情处理”的话语成了一些领导喜欢的口头禅。特别是在处理热点、敏感问题上,甚至成了各种说情电话和条子中的流行语。在这种“看着办”的背后,发生了不少违反原则或法规政策的事。  相似文献   

17.
基层干部是单位的火车头,其言行不仅关系自身形象,而且会对官兵产生示范引导作用。比如一些干部用“语言的暴力”来显示自己的权威,体现自己的魄力。其实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想法,基层干部动辄骂人、训人,不仅不能显示自己的权威,相反只能破坏自己在战士心目中的形象,显现自己的粗俗和无知。有人“舌吐莲花”,赢得战士的钦佩;有人“出口成脏”,“毒”了战士的心。  相似文献   

18.
机关干部蹲连住班,与基层官兵面对面谈心、真心实意交朋友,暖兵心、知兵情、识兵意,这对促进基层单位全面建设,保证各级党委正确决策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也有少数机关干部,虽然打起背包住进了战士宿舍,仍感蓟融入基层有困难,与战士交流不顺畅,被称为“外来客”,致使蹲点效果不够明显。分析此中缘由,虽然原因可能来自多个方面,但对蹲连住班的干部来讲,善不善于讲战士们听得懂的“乡土话”,继而与战士们心灵产生同频共振,则是制约蹲点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看,用战士们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象比喻,与战士开展思想交流,表面看是个习惯问题,实质却体现着蹲点干部对战士的态度和感情,也从侧面反映了蹲点干部的作风形象和学识修养。  相似文献   

19.
我们战士大部分都非常喜欢看“连队细节”的专题文章。我对我们连50名战友进行调查:对《解放军生活》以及“连队细节”的喜爱程度,其中列兵35人,上等兵15人;其中非常  相似文献   

20.
有的同志常常把学习当作一个“软指标”,每当在回顾工作、对照检查、查找差距时,总有一句口头禅,自己平时“学习不够”。一些同志觉得“学习不够”,是个“光荣缺点”。似乎“学习不够”不关痛痒,不误工作、不损形象,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问题。殊不如,加强学习是我们工作的先导和第一要务,是任务所需、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