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汉字从产生到现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绝大多数字形字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字意的变化很有意思,尤其是“假借字”。如“亡”字,本来表示“没有”之意,后来有些人喜欢用本是表达“舞蹈”义项的“无”字,而不用名正言顺的“亡”字来表达“没有”这个意思,经过长时间演变,搞得“亡”字没点儿脾气,和“无”字共同表达“没有”的意思,再后来,“亡”字争不过“无”字,只好另起炉灶,表达“逃亡、死亡”之意,于是后来“无”字就表达“没有”了。而它的本义“舞蹈”却几乎无人知晓。  相似文献   

2.
“饮”与“喝”二字,从现代汉语上说,众所周知,是同义词。“饮”就是“喝”;“喝”就是“饮”。可是,究其本义,它们之间没有丝毫相同之处。为了弄清楚这两个字的古今变化,及其古今具体用法.现分别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3.
李素 《中国军转民》2023,(16):28-29
“老西藏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党进军、解放和发展西藏的光辉历程,是深化“四史”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在本质上与“四史”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弘扬“老西藏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其思想的研究上,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文章以“老西藏精神”与“四史”教育融合为立足点,充分利用好“四史”教育契机,明晰“老西藏精神”融入“四史”教育的路径,增进对“老西藏精神”的阐释和理解,给予“四史”教育更加饱满的内容表达,提升“四史”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天羽,台湾现任“参谋总长”,1946年5月23日出生,山东临淄县人,1965年毕业于台湾空军飞行学校,1977年于三军大学战争学院、1981年于三军大学空军学院进修学习结业。曾任台湾空军“总政”四处处长、空军第427联队联队长、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空军“总司令部国会联络办公室”主任、“国防部”参事兼“国会联络办公室”主任等职。1995年8月调任空军“总司令部”督察部督察长,1996年5月转任空军“总政战部”主任,1998年任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军阶为空军中将,后任空军增设的“副总司令”。2002年1月24日调任空军“总司令”,并晋升为空军二级上将,2004年5月18日,晋升空军一级上将,升任台军“参谋总长”。  相似文献   

5.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强调“上梁不正下梁歪”固然重要。强调“下梁不正上梁险”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上梁”正了,“下梁”就歪不了;“下梁”正了,“上梁”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因此,各级领导干部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有一颗从善之心,要看到“下梁”不正之险。切实管住管好部属。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以德报怨”的成语,出自《论语》,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仁”的思想,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陷入了无休止的“怨怨相报”之中,仇恨愈积愈深,最后还是两败俱伤,双方受害。近读一篇文章,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对在“文革”中凶残地殴打过他的同事不计前嫌,还为此人出国留学写了推荐信,深为他的善良品德所感动。但我认为这样做的前提是对方本质上属好人,而不是“狗”和“蛇”,否则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的高论和“伊索寓言”的告诫就错了。“人善人欺,马善人骑”是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人们体悟出的痛切之辞。如果大家不确立人宁可受穷,宁可事业无成,也不可不善良的伦理道德,那么社会将永远停留在“恶人劣马”的阶段。善,是文明社会道德的核心,人的一生在“善”的方面要求很多,我认为尤其要实践“三善”。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在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创造力,依据“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践”的课程内容和特点,兼顾“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双培养模式并存的现状,对本课程提出了基于ATDE模型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通过“问”“想”“做”“议”“评”五个环节形成“教学相长,共同指向”的双循环教学体系。通过该方案的多次试行,学生的课程学习满意度和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指出,“核电技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相似文献   

9.
叫响与抓实     
前不久.海军胡彦林政委下部队调研时指出,要把胡主席“三个下功夫、一个真正落到实处”重要批示作为推动部队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工作,不仅要叫响,而且要抓实,使之成为全体官兵的共识和具体行动。“叫响”并“抓实”。是落实上级指示要求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有效工作方法。“叫响”是“抓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动官兵、组织官兵的一种方式,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抓实”是“叫响”的目的和归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喜欢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叫响”上,抓工作讲究“声势”、“气派”,布置任务大会讲了小会讲,你方唱罢我登场,至于工作有没有落实到住、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常常没了下文,“光打雷。不下雨”。这显然偏离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战斗意志,为战斗精神保持注入活力。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意识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层层积淀到民族心理的深层,一直是激发国家、军队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我军也是伴随着这种忧患意识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战斗集体,始终怀着“忧国忧民”、“救亡图存”、“落后就要挨打”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1.
寄语和谐     
“和谐”一词,是近年采使用最常见的用语之一。 “共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寄予了人们无限美好愿望的话语随处可闻,为初春带来一阵阵暖意和温情。  相似文献   

12.
“说起话疗真奇妙,防病治病都有效:一聊双方误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三聊能治血压高,四聊能把肿瘤消;话疗能解郁闷气,话疗提高抵抗力,天天话疗三四起,家家快乐甜如蜜。”这是“健康使者”洪昭光教授关于“话疗”的顺口溜。他认为,“话疗”是健康身心的重要武器。洪教授这里所说的“话疗”,实际上就是语言的交流和沟通。由此想开去.“话疗”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官兵关系的一剂良方,作为一线带兵人的基层干部要学会“话疗”。  相似文献   

13.
“谁不说俺家乡好,沂蒙山区好地方……”这首脍炙人口的沂蒙小调,过去唱的是“向往”,今天唱的是“现实”。是党的富民政策把这个“向往”变成了“现实”。农民是多数,农业是基础,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三农”建设。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党中央连续3年下发了3个加强“三农”建设的1号文件,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在革命老区山东临沂,让我们跟随春节期间返乡的外出务工民兵,感受昔日贫穷的沂蒙山区如今旧貌换新颜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的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先后“爆雷”,震惊全球金融市场。虽然美联邦政府紧急出手,推出一系列补救措施稳定人心,防止“多米诺效应”冲垮金融业乃至波及整个经济,美国总统拜登也坚称“美国银行系统安全”,但市场并不买账,硅谷银行破产引发的“余震”仍在持续。银行“爆雷”引发市场连锁反应。3月8日至12日,美国三家银行——银门银行、  相似文献   

15.
耕海 《当代海军》2007,(9):35-38
台湾海军极度重视舰艇导弹化,同时还不断加强岸基导弹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军从以色列引进了“伽伯列”型反舰导弹,并仿造“伽伯列”型反舰导弹,自制了“雄风一型”近程反舰导弹。90年代自制“雄风二型”中程反舰导弹,超音速“雄风三型”反舰导弹也已在2000年试验成功。“雄风”系列导弹是台湾三军重要的主战进攻武器。  相似文献   

16.
陈平华  吴长理  孟晓飞 《中国民兵》2007,(5):F0002-F0002
4月20日,东海某海域,我海军某部一艘军舰遭“敌机”轰炸,导致10余名海军官兵“落水”、“受伤”。炮火硝烟中,来自浙江省温州军分区6支民兵海上卫勤分队乘坐6艘船艇迅速进入“战场”,打捞换乘,搬运治疗,使“伤员”及时得到救护,这是温州军分区紧贴未来可能担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数字作假”现在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尽管如此,“数字作假”仍然是屡禁不止.往往是喊得多、打得少。“数字作假”为什么会成为当今一个顽疾?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大量高新技术装备的定型生产,装备性能不断提高,研制费用不断上涨,装备经费的有限供给与高技术装备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确保装备“研制得起、购买得起、使用得起”是当前装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努力实现从“单一定价模式”到“多种定价模式”的转变,从“事后定价”到“事前控制”的转变,从“个别成本计价”到“平均社会成本计价”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木竽 《军事史林》2007,(12):45-48
有人说:邓尼茨是“大洋幽灵”;还有人说邓尼茨是“水下魔王”。不管怎么说,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狼群战术”的创始人,不仅让备受其“狼群”摧残的盟军记住了“卡尔·邓尼茨”的名字;更在1945年4月2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希特勒在自己饮弹自尽之前,置帝国元帅戈林、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等一干近臣于不顾,“电谕”邓尼茨为继承人,着实让纳粹朝野纳闷、让世界各国诧异。  相似文献   

20.
经常能听到关于“面子”的话题:“给点面子,多支持一下工作”;“好好干,给我争点面子”;“撕破了面子,谁都不好看”。面子就是人的脸面,它关乎个人形象,所以人们没少在脸面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