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0年9月1日,在毛泽东主席的关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许光达任司令员。这标志着装甲兵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技术兵种,正式纳入到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从此,我军陆军建设走上机械化、装甲化发展轨道。50多年来,解放军装甲兵部队努力加强质量建设,目前不仅拥有装甲部队、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安全的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全军将士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巩固和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粉碎帝国主义侵略和一切反动势力的颠覆,为保...  相似文献   

3.
郝哲 《国防科技工业》2009,(10):109-111
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于9月19日-10月20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成就展共分序展展区、综合展区、专题展区、展望展区四大部分.系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军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能,为保卫祖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我军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由一支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具有一定现代化程度的强大军队。历史表明,我们的军队无愧为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建设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军事后勤思想.人民军队后勤思想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为了不受人家的欺负 新中国成立不久,饱受百年凌辱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然而,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一个不断走向繁荣富强新中国的出现,加紧对我实施政治打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并利用手中的核武器对我进行肆无忌惮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相似文献   

7.
我军陆军装甲机械化建设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本文依据馆藏档案和历史资料,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许光达对我军装甲机械化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揭示了许光达在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建设中的奠基地位。  相似文献   

8.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组编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军旗飘飘———新中国 50年军事大事述实》 ,是一部具有开拓性、充满新意的军史研究著述。这部著作以丰富翔实的史料 ,吸收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纪事本末体的形式 ,全面而有重点地记述了新中国成立 50年来 ,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历程 ,特别是对近十余年来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 ,人民解放军建设的重大史实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体现了人民解放军军史研究的新水平。本书在专题设置上前后呼应 ,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建设的一些带有全局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9.
1950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学校成立,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兼任校长。该校是在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有一定发展规模的情况下,为培训装甲兵指挥干部而设立的。建校初期还担负部分技术修理人员的培训任务,一度成为装甲兵的综合性学校。原校址在天津马场道和大王庄两地,后因住地分散,缺乏训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保卫新生共和国安全和国家建设急需,人民解放军成立全军统一的测绘领导机构,组建测绘部队,历时10余年完成了东部国防地带测绘,开启了中国基础测绘的历史,所测成果成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东部国防地带测绘的历史背景、组织实施、历史贡献及其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从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过渡期间,由于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在我军一些高级将领中出现了关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不同想法。随着实践的深化,全党全军统一了思想认识,最终坚决摒弃“一长制”,重申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这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2.
总  论1 988年和 1 994年中央军委先后审议确立了 3 6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 ,他们分别是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① 。学术界普遍认为 ,对中国共产党军事人物的研究 ,从民主革命时期就已开始 ,但规模不大 ,人物也很少。新中国成立后 ,50、60年代编印的《星火燎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此后,虽然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在不断演化,中国面临的作战对象、防御方向以及作战形式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积极防御”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方针,始终没有改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是在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期间确立的。他为这一战略方针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根据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适时研究制定战略方针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开始从武装夺取政权向巩固政权、保卫国家安全转变。这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叶剑英军事后勤理论探讨齐景祥叶剑英元帅(1897~198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外闻名的军事家。他在长期参与和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军队工作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负军队的领导工作中,形成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军事理论。他的军...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现代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60年探索征程中的风风雨雨,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国防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即: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必须坚持以政治现代化引领国防现代化;必须坚持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文化现代化推动国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武军 《国防》2016,(12):48-51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除了协助毛泽东领导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外,对军事工作也给予了许多关心和指导,参与制定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提出人民解放军要担负"建设国防,保卫祖国"的新任务,重视加强边海防建设和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出建立普遍的民兵制度,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开辟了道路,确立了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主要体现为: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以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确立了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确立了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战略地位;确立了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确立了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发展道路;决策研发尖端武器;明确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徐飞 《军事历史》2016,(2):45-48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军事制度进一步成熟发展,特别是在军事领导和指挥体制、部队编制编成、政治工作制度和后勤体制制度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创新发展,不仅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军事制度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历史坐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树大国形象.展国防实力,壮中华神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吸引着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眼球,更牵动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每位领导、员工的心。以“保军报国”为神圣使命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在国庆阅兵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实力。国庆阅兵涉及集团多家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过程中,曾经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期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后又在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主动撤销。它的成立,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拳拳中国心,它的撤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殷殷民族情;它和它的历史演绎,蕴涵着系于政权、政党成败和国家统一的深远意义,值得给以深入研究。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旨在以光明的新中国代替黑暗的旧中国,给黑暗中的中国人民指出了光明的前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