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开国元勋朱德》电视剧,在朱德和我军指战员换着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服饰的时间上,与历史实际相距甚远.例如:该剧第29集尾部镜头中出现的场景为,我党1947年3月主动放弃延安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清涧枣林沟讨论“党中央是否留在陕北和我们几个人谁走谁留”的会议上,朱德的着装就由抗日战争时期佩戴《八路》臂章的八路军军服,改换为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服饰了.第30集开场镜头中也出现同样的场景:1947年4月,朱德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到达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后,晋察冀军区的出场领导人和部队,也都与朱德一样佩戴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这比历史实际早了两年多,故有必要予以匡正.  相似文献   

2.
军事文摘     
长征何耐确定落脚陕北红军长征途中落脚陕北,是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于1935年9月18日占领哈达铺后,从国民党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苏区存在,中央领导人作出的抉择,而在同年9月28日榜罗镇(属通渭县)政治局会议上正式确定的。(摘自《瞭望》)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率领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后,无论是党的瓦窑堡会议还是洛川会议,张闻天都有多方面的理论贡献,学界对此有较多论述。但对张闻天在1937年洛川会议前后关于持久抗战战略的思考,学界关注较少,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洛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组成八路军,任弼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9月,任弼时随八路军总部离开陕北,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16日,中央军委为了统一和加强前方和后方抗日部队的领导,决定在陕北延安成立总政治部,由任弼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谭政任副主任。由于当时任弼时在华北抗日前线,决定由毛泽东代理。为了统一对外,总政治部也以八路军政治部名义出现。  相似文献   

5.
1935年冬,李克农随长征北上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正是全国形势非常严峻时刻.中共中央在陕北多次研究了全国的政治形势,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聂荣臻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4年10月,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向何处去?就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严峻时刻,遵义会议召开了。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从而使红军最终选择并落脚陕北,胜利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落脚陕北,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有远见的正确选择。聂荣臻在实现这次伟大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支持和维护毛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张长明1947年,毛泽东主席率中共中央前委机关,面对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所属主力19个旅,约15.5万人的进攻,他胸怀全局,泰然自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日日夜夜,我发现他在作战指挥上有许多独特的工...  相似文献   

8.
陈毅没有出席中共中央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枫叶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以下称九月政治局会议),这是自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也是自日本投降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这...  相似文献   

9.
徐艳 《军事历史》2022,(5):76-81
陕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西北野战部队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一次重要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战三捷揭开了西北战场成为解放战争重要主战场之一的序幕,摸索形成了符合西北战场实际的战役指挥和战略战术原则,有力支持了中共中央做出转战陕北的重大战略决策,客观促成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布局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在长征中召开的十次重要会议刘国语中共中央在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的途中,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对于统一党和红军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艰难险阻,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和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保证长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