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23日,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计划于3月出台新版武器出口规定,规定删除了现行“武器出口三原则”中“禁止向共产主义国家和;中突当事国出口武器”的表述,大幅放宽武器出口限制。  相似文献   

2.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美国“地面勇士”作战武器计划中“理想单兵战斗武器”的火控机理、所使用的弹药、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5.
全面、辩证地认识人与武器的关系,必须把握武器的物的属性和人的属性.武器的两重性既说明了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也回答了武器在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根本原因,对于澄清“唯武器论”、“唯意志论”等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08,(7):5-5
“中国政府在武器出口方面历来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一贯严格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从不向受到安理会武器禁运的国家或地区出口武器。中国向苏丹出口的常规武器数量十分有限,仅占苏丹军品进口的一小部分。有关组织的报告是毫无根据和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7.
郑剑 《环球军事》2012,(1):50-52
隐形武器是人的感官直接或通过技术手段“看不见”或至少是低可见(探测)度的武器。自1982年8月世界上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隐形武器-F-117A“夜鹰”战斗机在美国空军服役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隐形武器,形形色色的陆海空天隐形武器陆续服役。于是有个重大问题便产生了:既然互相“看不见”,当这类目标不断增多的时候,对和平时期陆海空天航线的安全有什么影响?如何避免隐形武器平台之间或者隐形武器平台与普通民用及军用陆海空天平台之间的互相碰撞?  相似文献   

8.
在“沙漠之狐”行动中空中打击依靠激光制导武器和巡航导弹,而B-1战略轰炸机首次执行了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中山科学研究院”一直是台湾自主研发尖端武器的重镇,它不仅研发出IDF经国号战斗机和各类战术导弹,还差点搞出核武器。不过,台湾“国防部”在过去10余年里采取一系列武器外购政策,使得“中科院”的武器研制能力停滞不前,人员士气低迷,早已失去昔日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唐健  任兆瑞 《环球军事》2013,(12):20-21
5月27日,欧盟外长就是否解除对钗利亚武器禁运达成折中方案,在现有武器制裁措施到期后,解除对叙武器禁运,这可能成为叙局势逆转的“催化剂”。为向叙反对派提供致命武器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势必引起西方大国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表示:“目前还没有立即向叙利亚运送武器的计划,但如果局势继续恶化,将采取灵活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吴素琴 《国防》2002,(1):29-30
“非致命性武器”是冷战结束后首先在美国逐渐时兴的一个新概念。所谓非致命性武器又叫失能性武器,它是指利用声、光、电磁、化学等手段,攻击敌方人员或武器装备,使其效能降低而又不会造成大量伤亡或严重损坏的新型武器。美国国防部的专家认为这类武器由于不会造成大量杀戮,因而不易引起政治上的麻烦,尤其适  相似文献   

12.
电磁发射武器电磁发射武器是利用脉冲能源提供的电能或利用电能与化学能的结合,使弹丸或其他有效载荷达到高速度或高动能,以杀伤目标的武器,是新概念武器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包括电热化学炮、电磁轨道炮、电磁线圈炮等,其中电热化学炮和电磁轨道炮技术在最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已从演示验证阶段进入武器型号研制阶段,其中,电热化学炮将于  相似文献   

13.
2公里以外发射“电磁脉冲”,使人瞬间被击瘫痪 据最新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军方目前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疼痛”武器。这种被命名为“脉冲能发射器”的新式武器,能从2公里以外发射“电磁脉冲”,使被击中的人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疼痛。美军方称,研发这种武器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制服恐怖暴徒。有评论指出如果这种武器被研发出来,人们以后携带的将不再是枪,而是脉冲能发射器。这种不会造成明显伤害痕迹的疼痛武器将难以为法庭取证,它很有可能变成为逃避法律制裁而滥用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金属风暴”武器系统是澳大利亚金属风暴公司应美国陆军和海军的需求,与美国合作研制的一种全新的武器。其发明者是麦克·奥德威尔。这种新概念的武器系单管多弹头和多管组合式武器系统,在电子火控系统控制下可进行极高射速(多管射速超过1百万发/分钟)的齐射,从而开创了全电子化工作新概念。武器特点“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基本上是由发射管和电子控制装置两大部分构成,结构简单,点火稳定,可靠性好;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武器效能指数是一个反映武器系统在作战中之“价值”的、具有平均属性的统一指标;指数是一个向量,n种武器的指数集可以由一个n阶方阵表示。n种典型陆军武器指数均可由包括它自身在内的指数向量线性表出。  相似文献   

16.
高瞻 《环球军事》2011,(17):46-48
在世界武器行业,“日本制造”一直都是以成本高、数量少“著称”。日本自卫队目前约有24万多人,但其装备的都是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美元的“国产”豪华武器,让人感觉有如一场“VIP武器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紧紧抓住现代军事高技术防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几种在杀伤机理和直接破坏空袭兵器方面与传统“火力+机动”的防空武器均不同的新概念防空武器,其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和掌握防空武器装备的前沿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8.
海啸将舰船掀翻 近年来,“厄尔尼诺”一词常被人们提起,“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导致许多国家不断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给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当人们对大自然产生的这一现象感到无奈的时候,是否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人为地改变某一特定范围的自然环境,使敌方陷入不利境地。这就是世界各国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的一种新型武器——气象武器。 所谓气象武器,就是人为地制造、改变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是否会攻打伊拉克”,对伊武器核查成为事态发展的焦点。在美、伊的猫鼠之斗中,核查成为双方都想打的一张牌——美国想方设法证明伊方藏匿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抗拒核查,“实质性违反”了联合国第1441号决议,造成了可以成为对伊战争理由的“严重后果”;而伊拉克则摆出积极配合核查的架式,力图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无辜”,以此作为抵御战争的保护伞,并争取国际社会取消长达12年的对伊制裁。那么,“对伊武器核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豫夫 《环球军事》2010,(4):42-43
据台湾媒体报道称,虽然近日美国宣布再次向台湾出售武器,但实际上,台军外购武器已经引起岛内民众的强烈反感。因为台湾在对外军购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制于人,还常常要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局面,这直接导致台“立法院”对军购案的审查越来越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