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士库曼斯坦地处欧亚大陆腹地。5个国家总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有5373万,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9·11”事件特别是美军向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以来,中亚地区成为举世关注的一个焦点。人们看到,虽然阿富汗的战事暂告一段落,但中亚地区潜藏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军事大国在这一地区的角逐已经拉开了帷幕。一向视中亚为自己“后院”的俄罗斯在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影响,而美国借打击阿富汗之机,很可能“名正言顺”地在中亚地区长期保持军事存在,进而全面插手中亚事务。中亚地区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可能的挑战,中亚各国在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寻求大国支持、创造良好周边环境的同时,一场“强筋壮骨”的质量建军行动也在有计划有秩序地展开。  相似文献   

2.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印度洋地区最大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印度对军队建设、特别是海军建设明显增大了投入,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军队的综合实力已居世界前10位,而其海军实力的排序还要靠前。面向21世纪,印度还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活力较大的地区之一。随着印度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印度的军事力量在21世纪初将会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梁桂华 《当代海军》2005,(10):44-46
尽管中亚地区远离大海,但该地区却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里海,而里海地区的石油储量仅次于海湾地区,因此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在里海周边国家纷纷加强军队建设的影响下,作为中亚大国的哈萨克斯坦目前正在加紧组建海军,美国、土耳其等北约国家,以及印度等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都表示将协助哈组建海军。哈萨克斯坦政府计划用7到10年的时间来建立一支完善的小型海军力量,以保护本国在里海地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印度详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缘战略位置重要。英国海军有句流传已久的至理名言叫做“谁能得到印度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相似文献   

5.
汤庆钊 《国防科技》2004,(11):44-46
众所周知,我们的东亚邻国印度是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人口已超过10亿,其中有1/3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98年,印度的人均产值仅为430美元,排名世界100位之后。世界经济论坛2000年度排名显示,在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国家中,印度仅居第49位。但在军事实力的发展上,无论是从军队规模、装备水平,还是国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看,印度不仅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首屈一指,而且在亚洲乃至世界诸军事强国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印度是亚洲第一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也是同时拥有两艘航空母舰的亚洲国家。印度的空军拥有数百架米格-29、苏-30、“…  相似文献   

6.
印度历届领导都把"争做世界一流大国"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倾力打造"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军力",突出发展"本土国防工业",近年来军费保持8%~10%高速增长,军费开支列世界第九,武器进口列世界首位,总兵力号称"世界第三"近二十年来,印度在装备建设上不惜血本。在远洋作战能力方面,大力发展航母,期望对东西两翼扩展;在远程作战能力方面,大力发展地空立体作战体系,特别重视核导弹和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建设;在战略外延扩张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在中亚地区、蒙古和非洲东海岸谋求军事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高吉全 《环球军事》2012,(10):22-22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上,欧亚大陆是最大的一块陆地。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欧亚大陆一直是唱着主角的大陆。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亚大陆,冷战时期的军事对峙与对抗也主要发生在欧亚大陆。当今,欧亚大陆军事发展动态仍是世界军事的晴雨表。近半个月来,欧亚大陆各地的军事形势可谓是各显“靓点”。  相似文献   

8.
印度是一个科技实力较雄厚、经济发展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大国。多年来,印度把建立“21世纪的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第一军事强国”作为战略目标。目前,印军总兵力为137万人,陆军实力雄厚,海军居世界第七,空军居世界第四。印度  相似文献   

9.
1997年美国制定出台的“新中亚战略”,不仅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巩固冷战成果、“弱俄制中”的重要途径。但美国“新中亚战略”的实现并不会一帆风顺,必然遭到各国的反对和抵制。美国争夺中亚的战略意图为争霸全球寻找新的支撑点冷战后,美国极力构筑独霸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球上最独特的地理单元。这里地势高亢、空气稀薄、严寒缺氧、环境恶劣、交通不变,被世人称为“世界屋脊”、“生命禁区”。她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横跨南亚次大陆,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家接壤,是我国连接南亚、中亚的重要通道。如果说,北京是祖国的中枢神经,那么,边疆就是祖国的神经末梢;如果说,内地的铁路是祖国的大动脉,那么边疆的道路就是祖国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的功效如何,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中亚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富有能源、矿产等,几乎不可避免地涉入大国竞争。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不仅欧盟、土耳其、伊朗、印度、日本等国家和组织与中亚国家举行多场双边、多边高层会晤,而且欧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美国、德国均与中亚五国(以“C5+1”模式)举行了峰会,仅此就足以说明中亚五国的重要性及大国对中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11日、13日两天,印度在其西部博克兰地区先后5次进行地下核试验。此举震惊天下。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达成两年并取得积极效果的今天,印度缘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进行核试?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印度中心”战略思想使然。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其当权者就以“大英帝国天然继承者”的身份自居,把在南亚——印度洋地区重建“印度中心”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早在1944年出版的《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就写道:“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经济中心逐渐转向亚洲的同时,世界武器生产和军贸活动的重·心也开始向亚洲倾斜。当前,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和欧洲国家不得不大幅削减军事预算,而亚洲国家却是另一番情景。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军事开支占据了亚洲排行榜前五名,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用于武器技术装备购买与更新的费用占到整个亚洲国家军事支出的近90%。在过去的一年里,上述五个国家的军费开支总额为2250亿美元,大约是10年前的2倍。其中,中国的军费增长幅度是每年13.4%,韩国为4.8%,印度为3.6%,日本为3-4%,台湾为1.8%。但从军队人数上看,中国、印度和韩国都进入了世界前十的行列。也就是说,这三国的人均军费支出相对就少。2011年,中印韩三国花费在每个军人身上的经费约为28,200~43,600美元,大致与罗马尼亚(29,100美元)和塞浦路斯(44,600美元)相当,而欧盟国家、澳大利亚和美国则分别达到了140,400、438,000和504,800美元。从中也可以看出,亚洲国家的军队结构仍然是“数量优先”。虽然亚洲国家的军事预算增长速度很快,但这并不能说明亚洲正在进行军备竞赛。亚洲国家之所以增加国防预算,一是由于本国经济发展较快,“兜里有了资本”;二是因为本国的武器技术装备过于陈旧,需要更新换代。国际研究与战略中心的专家指出,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亚洲国家增加国防预算会造成本地区的军备竞赛和安全威胁,因此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有点“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14.
肖鹏  牛彦杰 《环球军事》2005,(19):36-38
印度海军认为,在当今日益复杂的世界格局中,海军的作用增强了,在印度国家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位印度海军高级将领声称:“印度所需要的强大海军不但要能保卫自己的港口、海岸和海上交通线,而且要具有开展潜艇战、海基空袭、反潜、扫布雷以及远距离攻击敌方港口和封锁敌国的能力。”近期,印度将力争成为海上中等强国,保持对印度洋的有效控制;远期,印度将建成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远洋舰队。最新作战理论“转守为攻”战略目标“东进西出南下”早在加世纪80年代初,印度一位国防部长讲过,印度海军建设的目标就是“取得对印  相似文献   

15.
4月2日,印度即将卸任总理曼莫汉辛格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且仍坚守不扩散承诺的核武器国家,印度支持无核世界的观点,因为我们坚信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印度的国家安全水平,全球安全也将因此受益。”不到两周之后,极有希望领导印度下一届政府的印度人民党却让人们大吃一惊,该党在其竞选宣言中称将“详细研究印度的核原则,对其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印度目前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金砖国家”的一员,印度的经济指标并不是最好的,然而对于俄罗斯和西方一些军工企业来说,印度这个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巴西,可以说更像一块纯度十足的“金砖”。根据著名智库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报告,从2007年至2011年,印度是世界上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总额高达126亿美元,占到了世界同阶段武器进口总额的约10%。  相似文献   

17.
继8月6日日本“出云”号直升机航母下水后,8月12日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也在科钦船厂下水。印度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建造航母的国家。世界舆论在关注“维克兰特”下水的同时,纷纷推测:未来,航母大战或许将在亚太地区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2日,印度“维拉特”号航空母舰舰长在印度西部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孟买表示,印度“维拉特”号航母战备状态良好,随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应付任何挑战和任何敌人”。印度的航母发展计划是印度实施争霸海洋战略乃至整个军事战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印度是亚洲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早在独立初期,印度政府就提出要发展航母,使印度成为“有威慑力的国家”。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国土三面环海,其海上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所以,印度海军对航母可谓情有独钟,视其为远洋作战能力和海上威慑力量的主要象征。从20世…  相似文献   

19.
浪潮 《当代海军》2006,(7):40-43
印度前外交部长、国防部长贾斯旺特·辛格在其《印度的防务》一书中明确指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印度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此话与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要在陆地上生存,我们必须统领海洋”的论调异曲同工。毫无疑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印度在独立建国后始终把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和成为世界大国作为递进的3级国家战略目标。印度海军就担负着控制印度洋的历史重任。为此目的,印度海军着力建设一支远洋舰队,并根据自身实力的增长及地区、国际安全环境的变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及目标。迄今印度海军已经具备控制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等广阔印度洋海域的能力,而且已不满足于地区性海军的目标,正朝着世界级海军迈进。海军战略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印度军事战略的调整与军事力量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印度从冷战结束以后,根据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较大的战略调整,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军事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今年5月进行的5次核试验,以及其总理瓦杰帕伊和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的讲话把矛头公开指向中国之后,客观分析和正确估价冷战后印度军事战略的调整和军事力量的建设,将对我国确保周边地区安全及采取有效对应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印度同我国西藏地区有1700公里的接壤,长期以来,印度始终没有放松军事实力的发展和地区扩张主义政策的推行。“立足南亚、面向印度洋”,最终成为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