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量子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和其他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已经涉及到计算、信息、导航、能源等多个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潜力,量子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并逐步走向应用。与此同时,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中武器装备须具有远程精确化、职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的技术特点。结合量子技术的特点,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量子控制、量子导航、量子雷达,量子电池,量子技术对作战模式的改变等方面对武器装备领域的应用、作战能力和作战模式进行阐述。研究表明,量子计算的发展必然使现有武器装备的性能得到提高、作战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改变现有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智勇  王本胜 《国防科技》2017,38(6):099-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指挥与控制已成为信息时代联合作战指挥的一种新方式。把握实施分布式指挥与控制主要环节的核心技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是促进指挥信息系统在作战指挥领域发挥效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前景诱人的量子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密码的技术基础要认识量子密码,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量子、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量子和量子信息学微观世界的某些物理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只能取某些分立值,相邻两个分立值之差称为该物理量的一个量子。自然界的这种不连续的量子性质,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于1900年发现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量子力学。由于量子特性在信息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可能突破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量子力学首先在信息科学中得到应用,一门新的学科分支——量子信息学也应运而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望推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将逐步由信息化战争转变为智能化战争。美军洞察到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聚焦人工智能与自主技术,进行提前布局,加快推进武器装备的智能化、无人化和自主化。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就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凡是一切有关信息的产生、变换、获取、处理、存储、传递、显示、控制和利用的技术都属于信息技术。它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军事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用信息技术对坦克等原有武器平台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它们的作战能力成倍提高,从而具备了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7.
量子计算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进行高新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对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其宏观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世界上主要国家均对量子信息技术寄予厚望,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国家级发展计划,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高地;随后介绍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量子计算机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8.
杨剑 《宁夏科技》2001,(6):35-35
21世纪是信息农业的时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点农业信息化就是在农业领域里,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上,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而且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系统上的应用。农业信息化的三个显著特点是:(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它技术序列中…  相似文献   

9.
资讯     
《军事文摘》2023,(7):4-5
<正>美国防创新小组将测试新型高超声速武器技术据英《简氏防务周刊》2月27日报道,美国防创新小组近日启动“高超声速和快节奏空中试验能力”项目第二阶段工作,重点关注4个技术领域:一是制造和材料,将转向制造成本更低的材料;二是通信系统和部件,需寻求一些成本较低的替代方法;三是推进系统,需克服大量的波阻和寄生阻力等问题,提高推进效率;四是备选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可实现从基于GPS导航转向量子传感、基于视觉的导航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战争与通信动员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张哲  张超 《军事经济研究》2005,26(11):28-29
通信动员是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保障现代战争和应付突发事件,国家统一组织调动通信产业、通信技术、通信人员、通信资料及成果由平时状态转入非常状态所进行的活动。当今时代,通信已成为一种独特资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作用于军事领域,引发了新的世界军事革命,萌生了信息战和信息化战争的雏形。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表明,信息化战争登上历史舞台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在国防动员领域,信息及其物化形态同样改变着动员的技术环境和领域,拓展了人们对国防动员的理性认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遥控技术、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等)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美国陆军武器装备的作战空间不断扩大,作战效能显著增强。地雷战装备作为美国陆军工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向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与  相似文献   

12.
在梳理近年来美国量子技术相关政策与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对美国国防部的量子技术相关研发预算的总量及不同机构的分解预算进行详细分析。量子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提升信息安全、军事作战效能、情报收集和处理能力。美国国防部始终注重量子技术的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持续投资多领域的量子技术研发项目,以确保美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将对未来军事及民用领域科技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粒子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通信过程利用decoy光子来检测窃听,保证信道安全。发送方将秘密消息编码在不同幺正操作上,通信双方通过Bell基和Z基测量可直接传递秘密消息。由于所有粒子都用于传输秘密消息,且传输一次可获得两比特信息,该协议具有较高的量子比特及量子密码协议效率;三粒子纠缠态的制备是已实现技术,该协议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此外,该协议在量子信道中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及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使用,战争形态、作战空间、战争制胜机理等将不断改变,而作战需求牵引军事训练。如何把握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有效推动智能化训练创新发展,将是我们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量子信息的概念、形成,并对量子安全通信、量子计算技术及其可能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超流体干涉陀螺是一种基于量子微观领域实现角速率测量的新型量子陀螺,具有超高精度、超高灵敏度、小体积的优势。为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超流体干涉陀螺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超流体干涉陀螺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首先,阐述了从超流体3 He量子干涉陀螺到超流体4 He量子干涉陀螺的发展历程;然后,详细分析了该陀螺的驱动方式、量程扩展、精度优化、高灵敏度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超流体量子干涉陀螺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基于超流体干涉陀螺的超高精度测量特性,展望了超流体量子干涉陀螺在惯性导航、地震学、大地测量等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量子保密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来实现信息无条件安全传递的一种全新密码方法,其核心是量子密钥分发。2014年正好是量子保密通信的第一个协议—BB84协议提出30周年。经过30年的发展,量子保密通信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实际工程应用也初具规模。文章对量子保密通信的历史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特别介绍了基于实际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量子黑客和防御。最后,对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物理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并可能对信息技术进步产生巨大影响.文章介绍霍尔效应、量子霍尔效应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概念和内涵,分析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可能的应用,思考其发现对科学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是它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围绕着这两项基本的要求促进了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调制解调技术、最佳接收技术和信道编码等领域的发展,目的均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而多路复用技术则是为了在有限的信道容量中传送更多的信息。在数字通信中,还采用信源压缩编码技术和话音插空技术来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它们两者的结合则往往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话音编码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求占用最小的信道容量来传输一路话音信号,以较低的比特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有力地促进、提高军事通信科研的效率和水平,是我们在从事信息资源建设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军事通信信息资建设、服务方式等总是进行了探讨研究,旨在特定的物理网络环境下,建立一个能适应、满足军事通信科研单位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