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中国核动力院)是我国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自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建立起包括核动力工程研究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的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在我国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和先进能源工业开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06,(12):F0004-F000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自一九六五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试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军民结合,以研究设计核动力为主,带动其他堆型反应堆相关技术研究设计的高科技研究设计院。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9,(12):F0004-F000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创建于1965年,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08,(1):F0004-F000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设计、研究、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自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试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设计与试验结合、研发与生产结合、工程与基础研究结合的高科技研究设计院。  相似文献   

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简称中国核动力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和运行的唯一综合性基地,是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自一九五八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融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于一体、军民结合的国家战略高技术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全院现有职工3700人,专业技术人员2200人,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600人,中级技术人员850人。全院有50多个专业和学科,下设4个研究所、4个中心、90多个实验室(其中2个…  相似文献   

6.
成果转化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脉冲反应堆 脉冲堆具有高度的固定安全性,对环境无污染,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建造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适于建造在大中城市、科研机构和大学校园内。 具有一般研究堆用途,如同位素生产、中子活化分析、中子照相、样品辐照、物理实验等,广泛用于工业、农业、科研、医学、地质、环保、考古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赵仁恺,1923年2月出生,两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专家。1946年获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曾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和主持完成中国第一座军用钚生产反应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和主持中国潜艇和动力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运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久前,本刊记者就核潜艇和反应堆的有关问题采访了赵仁恺先生。  相似文献   

8.
<正>锆合金是目前军用舰船核动力和商用压水堆燃料元件包壳唯一可选材料。国内尚无实现工程化应用的锆合金,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是我国关键基础材料的短板之一,必须开展自主知识产权先进锆合金研发。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30年来锆合金研发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锆合金研发经验,历经10年的艰苦科研攻关,以军民结合为指引,成功实现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和运行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基地。自1984年开展转民工作以来,坚持“以核为主、军民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分离出来,创办科技型企业,利用我院的科技优势开发核技术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作是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单位。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工意识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发展核动力院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理念.是一种真正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创建46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开展核电工程设计为引领,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核动力院上世纪五十年代从研制军用核动力技术起家,已掌握了军用核动力从研发、设计、建造、  相似文献   

12.
<正>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作为核电运行与维护技术服务这一重要环节上的中坚力量,秉承"兴核强国、服务社会"理念,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核电的发展历程,凝聚着核动力运行人的勤奋与智慧,为保障核电站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82年4月12日,原二机部在武汉建立"反应堆装置设计所"。1986年10月,原核工业部调整该所发展方向,将该所对外名称由"反应堆装置设计所"改为"核动力运行研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围绕落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四研究所为例,研究分析了强化核工业科研院所党建与科研生产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总结提炼了党建与科研融合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核工业科研院所党建与科研生产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6月9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必祥在该院所属设备制造厂庄重宣布:"红沿河1#机组电气贯穿件首批供货顺利完成,现在发车!"在鞭炮齐鸣、掌声雷动之中,满载核动力院制造的国产化电气贯穿件大货车缓缓驶过,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系统可靠性数字仿真在反应堆运行故障分析中的运用。通过对反应堆一些运行故障进行系统可靠性数字仿真和仿真分析,将对核动力装置的实际运行。故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热管输热核动力反应堆的构想,即用热管代替现今压水堆的一回路管道、主泵和稳压器,并对热管输热反应堆进行了原理分析,提出了工程应用可行性等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继2006年年初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央再次强调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自建院以来.我们的工作就始终离不开创新.可以说.创新就是中国核动力院之魂.惟有创新才是推动我们努力攀登核动力事业高峰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三代核动力研发平台是国家推动核动力事业尽快实现跨越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将为核动力研发注入新的内涵,为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也是核动力院"第三次创业"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动力院深入贯彻国防科工局关于建设核动力"两个基地、一个平台"的战略部署,结合中核集团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瞄准建设产研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应急运行的核动力装置一回路小破口失水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用核动力装置运行的特殊性,指出基于应急运行的事故研究对有效地维持机动性有重要意义.选用不可隔离的小破口失水事故进行分析计算,重点研究破口大小和不同处置对反应堆运行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若破口尺寸在某一范围内时,可以保证反应堆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应急运行,并且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降功率可以延长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在祖国西南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名叫"九〇九"的地方。这里是中国核动力的发源地,现在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这里,实现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在这里,发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度核电。在这里,走出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