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21世纪日益逼近的脚步声,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悄然而坚定地向知识经济转变.一个新的经济进代——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联合国研究机构与经合组织首先提出来的.根据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文件,知识经济被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原材料、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言,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邵平 《宁夏科技》2001,(3):34-34
21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重大变革,培养的人才也将面临着 新的挑战,人才培养模式正向“知识型”、“复合型”、“素质型”的方向发展。继续教育 被誉为是“弥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桥梁”。处于世纪之交的成人继续教育如何适应现代 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把什么样的成人继续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 都十分关心并正在积极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以下3个问题谈谈这方面的粗浅认识。1继续教育是我国教育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如果说20世纪仍然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完全进…  相似文献   

3.
作为传统“大九洲”说的升华,王韬的“九洲”观以传统的文化构架容纳了完整的近代世界地理知识,推动了王韬文化观念的变迁,相当程度上推倒了用以支撑传统“天朝观念”的中国中心主义这根擎天巨柱,来自于“变局”论的世界整体化思想是王韬世界观念的一个基本内容。王韬的世界整体化思想揭示了工业革命后整个世界跨入资本主义时代而呈现一体化趋势的时代内容,其中萌生着初步的世界市场意识、寄托着王韬对世界走向“大同”的构想、功能上又外化为一种强烈的开放意识。在东西方世界的广泛联系中寻找中国“变法自强”的出路,谋求有利于中国振兴的国际环境成为王韬世界观念中的主导倾向。在客观上,世界观念也体现着王韬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强劲地改变着每一国家每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形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世界从没有如今天这样相互依赖过,似乎一个人类“大同”的时代就要到来。但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员宣言》中所预言的那样,资本扩张会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但事实上真正成为“公共财产”的那部分精神产品往往是属于经济上占有绝对优势的西方国家的,因为文化的交流对话在当下是严重不对等的,西方由经济上的强势位置而攫取了文化上的优先权和发言权,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弱小国家形成强大的文化辐射,文化交流的失…  相似文献   

5.
“民以食为天”。民兵职工下岗,生活陷入困境,严重影响了企业民兵组织的稳定。这是当前企业民兵工作遇到的一个新问题。下岗民兵再就业,有利于民兵组织稳定,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兵役机关要正视这个现实,并把帮助下岗民兵再就业作为服务大局、加强企业民兵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切实抓出成效。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天生我才必有用”。下岗民兵也要振奋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认识下岗问题,积极寻找再就业的途径。其实,“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路就在你的脚下。各地和许多下岗民兵已对此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尝试。下面两个小稿,也许对你认识这个问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情报战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世界进入了科技革命时代,但由于苏联奉行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支配着包括科学和文化在内的所有领域,因此苏联的学者和设计师们根本无法与西方同一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也无法掌握到最新的研究成果。著名的“铁幕”政治阻断了双方之间的沟通渠道。不  相似文献   

7.
近一二十年来 ,部分西方学者过分夸大中国前近代经济发展水平 ;麦迪森认为 ,从 11世纪至 15世纪 ,中国经济就人均收入而言一直领先于世界 ,这个说法很靠不住。因为就现有史料而言 ,要计算中国古代的人均收入是很困难的。弗兰克认为在 180 0年以前 ,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秩序中处于中心地位 ,这种观点也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持。中国古代和某些外国的朝贡贸易 ,并不意味着中国是世界经济秩序的中心。在世界各国尚未形成“整体的世界史”的前资本主义时代 ,有没有一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领头雁或支配中心 ,是大可怀疑的。把这顶桂冠加在自然经济占统…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第三世界特别是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和核武器的制衡作用,美苏之间的对抗和对话,从总的方面来讲,当今是争取和平与合作的时代,开放与改革的时代,竞争与发展的时代。但作为时代本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围绕竞争这个中心而展开的。这种竞争不仅是美苏、东西方之间的竞争,而且也是指各种制度相同国家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已经展开的“全方位经济战”。主  相似文献   

9.
正知识产权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制度基础。在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交往中,知识产权保护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约束力的"游戏规则"。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利益博弈不断加剧,对知识产权利益的分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知识革命"持续推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选取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早的美国,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增长减速、市场饱和、需求不旺、物价负增长、下岗(失业)增加等问题,同时又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压力,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形势趋紧。在这一严峻的环境下,国家应该选择和采取哪些宏观调控政策手段,这既是一个深奥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经济理论与外国的经验教训,作出符合实际、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郭大方 《国防》2000,(4):12-13
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和推动着军事领域的变革。新知识、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不仅使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成为影响战争进程乃至胜负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说,谁拥有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谁就掌握了军事斗争的主动权。走“科技强军”之路,已经成为各国适应时代和战争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  相似文献   

12.
中外学界一致认为,西方世界是通过古罗马来了解和消化古希腊的文化果实的。事实确实如此。古希腊极盛时代的开创者亚历山大所领导的十年远征实际是“东征”,对于马其顿的西方,特别是地中海的西部和不列颠地区、他还没有来得及征服就死去了。他的远亲,古伊庇鲁斯国王皮洛上曾想继承他的遗志,征服西地中海,但一开始就碰上了罗马这个硬钉子。相反,不到50年时间,亚历山大所创立的希腊化国家大部落入罗马怀抱,地中海第一次成为一个国家的内湖。东西方才真正合为一体。经过二百年的“罗马和平”和“西欧拉丁化时代”,偏处一隅的古希腊文…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兴起、知识军事初见端倪的新世纪,知识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最急需的是知识,最薄弱的也是知识。能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力推进党员干部队伍知识化进程,事关实现“打得赢”、“不变质”两大使命,事关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局,是军队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的现实问题,并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政府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的战略决策,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提出.随之,可持续发展问题,便成为我国理论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然而,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似乎将“可持续发展”的发明权完全归功于西方,甚至连同可持续发展的一切思想都被认为是完全由西方传播过来的.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自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在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发展理论中,就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邓小平这一思想的分析、概括和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一、邓小平对发展的深刻理解和精辟论述,站在了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上许多  相似文献   

15.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国防科技工业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着难得发展机遇。江西省国防科工办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工业“三项职责”和“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总目标,结合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实际,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不多。”这就是说,人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公正地看待工作中有过失误的干部,既不能姑息迁就,也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将其打入“冷宫”,而应给他一个公正的“待遇”。据了解,当前部队普遍存在着对有过失误的干部不愿使用、不敢使用的现象。比如,有些干部在个人婚恋上、在经济上、在处理官兵关系问题上出了差错,就得到“下岗”的“待遇”。事实上,“四平八稳”的干部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干部,有…  相似文献   

17.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以汹涌澎湃之势叩击着新世纪的大门。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不仅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军事领域的变革,激发各国积极探索,迎接“知识军事”(Knowledge Mili—tary)的挑战。知识军事是时代的必然。知识,已成为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首要标志,也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新潮流。这一经济形态的嬗变折射到军事领域,使“知识军事”、“知识战争”悄然而至,对传统的军事现念提出了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更新观念,按照新的要求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一、树立打仗就是“打知识”的新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高新技术知识,依靠知识本身的不断创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因素有许多,但民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力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意识形态的认同力,增强社会凝聚力作为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有的西方国家不但巩固其在国内的认同,而且加强对其它国家的输出和渗透。因此,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力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众多高技术群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世界的社会经济面貌,而且已经引起并将继续引起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推动着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的发展。我国的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既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又是国防后备军,要履行好“主力军”和“后备军”的职能,惟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自觉加强“科技武装”,努力提高“两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