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党中央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中,历来十分重视“人心”这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指出:“打仗的胜败,不决定于武器,而决定于人心。”(见毛泽东起草的《刘伯承陈毅两将军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在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1月10日举行的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并肩作战,在兵员数量敌众我寡、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条件下,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徐州战略重兵集团55.5万余人,解放长江以北中下游广大地区的伟大胜利。这次战役,加上济南、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作为中国入民解放军最高统帅的毛泽东,不仅在作战指挥上达到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在针对战略决战的特点,对军民进行政治动员的伟大实践中,同样显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2.
平津战役是在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下的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在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共同作战,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的64天中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的52万余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唐山等地,使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使东北、华北以及长江以北的大片解放区连成一片.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力量对比,使敌强我弱的态势逆转.这一伟大胜利无论在中国战争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于1946年6月底7月初,基本结束于1950年5月,历时近四年,其间,1948年秋至1949年春,属战略决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举行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余人,  相似文献   

4.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性战役,预示了国民党行将覆灭的结局.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胜利,不仅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宣告了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破产,并对美国在亚洲乃至全球战略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给全世界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和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5.
在历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阶段,毛泽东同志把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瓦解敌军的巨大胜利。据不完全统计,在济南、辽沈、淮海、平津诸战役中,瓦解敌军四十三万五千余人,占战略决战中歼敌总数的26%以上。这不仅减少了我军在战争中的损失,而且加速了战局的发展。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归纳为十点。 (一)把握时机。1948年夏,解放战争接近战略决战阶段,全国阶级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根  相似文献   

6.
刘德俊 《军事史林》2010,(10):46-51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中,国民党军队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蒋介石黯然宣布下野,不久便被赶出中国大陆,偏居东南一隅。对于国民党军的失败,美国方面给出了十一条原因,台湾国民党当局也总结了八条。  相似文献   

7.
辽沈战役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辽沈战役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战略决战的军事思想,蕴含着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在辽阔的东北、淮海、平津地区,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万军鏖战,挥就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波澜壮阔的篇章。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累计达154万人。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他们在长江以北战略防线已经崩溃。敌败我胜的大局已定,中国革命胜科在望。美蒋反动派妄图以“和谈”与备战的双重策略,阻挠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胆略和智慧,从坚决打倒蒋介石,彻底  相似文献   

10.
淮海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最多、影响巨大的一次战役。它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一起,对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就淮海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谈些粗浅认识。(-)淮海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战略防御计划,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在江北的精锐部队,为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首府,并进而彻底摧毁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准备了条件;淮海战役的胜利还有力地配合了平津战役,对和平解放北平起了重要作用,从而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此次胜利不…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党在大连组建了第一个大型兵工联合企业——大连建新公司。1948年,建新公司生产“一二四”式山炮弹23万发、掷弹引信2.2万多只,迫击炮900门,经海路运往山东,又转运淮海前线,直接支援淮海战役,为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于长江以北,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时指出的:“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  相似文献   

12.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五日结束,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的规模与战果,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罕见,在世界战争史上亦属罕见。平文将三大战役做为一个整体,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一、系统的结构三大战役战场为长江以北,放系统范围亦涵盖长江以北。根据客观地理条件及国共两党战略对峙情况,系统分为三大片:东北、华北、中原。各片又可分为更低层次的点:东北片分…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40周年和加强部队、院校的军战史教育,总参决定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和总政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文献战例片《伟大的战略决战》。该片预定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部分组成,由姚杰、傅国祯、周宏雁、姜铁军编剧,廖锋、王金铎导演,不久将和观众见面。军委主席邓小平、中央顾  相似文献   

14.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举行了淮海战役.在战役开始之前和战役进行中,粟裕先后向中央军委提出4次重要建议:第一,当济南战役尚未结束时,首次提出进行以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右翼集团为目标的淮海战役.第二,面对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的现实,主动提出淮海战役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第三,在南线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建议歼灭黄百韬兵团后,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在长江以北逐次歼灭,而不要把它赶过长江去.第四,当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积极筹划调兵增援淮海战场,战局有可能逆转的关键时刻,建议由华东野战军抽兵一部,协助中原野战军首先歼灭黄维兵团.这4次重要建议,均被中央军委采纳,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他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善于从战略高度选择和把握作战时机的高超战争指导艺术.  相似文献   

15.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从西柏坡迁至北平(今为北京)办公.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刚刚结束;国共两党即将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云集在长江北岸,只等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就"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党中央领导机关此时迁到北平,对于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毛泽东说:"党中央进北平,这是一桩大事,政治意义十分重大,是在党和军队胜利的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要计划好."  相似文献   

16.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当我看到她,就回想起在充满硝烟的江南大地,第一次看到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虽已时隔55年了,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永生难忘。(一)解放战争到了1949年,人民解放军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的重大胜利,国民党蒋介石的主力部队被我军基本消灭。所剩的100多万人分散在江南的战线上,处于总崩溃的前夜。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响应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不给敌人以喘息机会,向长江以南挥戈挺进。当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天…  相似文献   

17.
徐焰  少将 《国防》2014,(1):75-77
正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的全部精锐部队都被消灭殆尽,按周恩来的话讲,剩下的只是"打扫战场而已"。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退到幕后操纵残余力量,要李宗仁充当"代总统",到前台同共产党和平谈判,以求得喘息之机。国民党政府还请求苏联出面调停,当斯大林询问中共态度时,毛泽东马上向斯大林明确说明:"我们倾向于要南京无条件投降",还解释当时的战略考虑是"我国革命已胜利在握,不必再用迂回战术,推迟取胜时间"。  相似文献   

18.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反动统治已濒临绝境,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已成定局。整个形势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已经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①由于和平谈判破裂,1949年4月对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7个兵团和地方部队共100万人,从西起江西省九江附近的湖口到东至江苏省…  相似文献   

19.
(一)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人民,用革命的信念、智慧、勇敢和力量,编织了一幅宏伟壮观的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历史画卷。这幅画卷所展现的图景是:以毛泽东为统帅的人民解放军一方,先后投入兵力260万,在解放区500万支前群众的支援下,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因势利导,节节胜利;以蒋介石为统帅的国民党军一方,投入陆军主力190万和绝大部分海、空军,被迫应战,步步受挫。决战经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性战役,历时仅142天。较量的结果:人民解放军以伤亡26.2万人的代价,歼敌173个师(旅)、154万余人,使蒋介石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支撑当时被动战局的五个战略集团中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个世纪40年代发生在燕赵大地的平津决战已经60周年了.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震撼世界的三个最大战役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津战役的胜利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为新中国的成立举行了庄严的奠基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