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剧《士兵突击》关注普通士兵的成长经历和战友情感,阐释现代人生命的意义,从真实表现生活、高扬英雄主义和青春励志等三个层面表达了对和平年代军营文化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师范生具备教育理论素养的任务,是师范生入职教师前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但从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学教学现状及学界学者教师们的反映来看,公共教育学教学效果较弱,影响到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其偏差的公共教育学目标现实定位和狭窄的公共教育学教学空间。课题组在研究实践公共教育学教学中进行了拓展教学空间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于PBL教学法的公共教育学教学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公共教育学,其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文章从什么是PBL教学法出发,并基于PBL教学法的视角,提出公共教育学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评价教和学三个问题,为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公共教育学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担负着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等多重任务。但近年来,师范生对公共教育学的学习态度,一直是阻碍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调查师范生对学习公共教育学的态度情况,并从中发现由于教材,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课程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师范生对公共教育学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因此,通过引导,改变教学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建立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等途径,积极促进师范生对公共教育学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应建立在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但是我国的德育缺乏了对生命主题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德育的人文关怀角度来反思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羞耻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因为没有人愿意体验或者遭遇羞耻的境遇.但是,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羞耻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因为没有人喜欢不知羞耻的人.换言之,羞耻的心理学属性是否定的,但却可以成就美德.恰恰由于教育学的伦理规范性,羞耻感具有了教育学的意义.本文借助现象学的视角分析了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羞耻感的本性,并解释了羞耻的教育学意义,旨在说明学习过程并非纯粹智力参与的理性过程,也是情感参与的过程.因此,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基础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然而高校师范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状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师范生中,问题更为明显。本文在对少数民族师范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方面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建议从改革教学,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质量;加强对师范生的教育和引导,消除学生的认知偏差;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新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对教师个体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某高校新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专业成长的动机、需要和自我意识等专业成长个人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成长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学校的成长。本文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出发,从学生视角对教师角色进行再确认,从个体视角提出"做最好的自己"的专业成长目标,深入阐述了教师管理理念、打造教师成长空间及实现教师成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学生选择和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师范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实践效果.为了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师范生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情况,促进少数民族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以新疆某高校非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师范生为对象,对其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存在自身因素、教师方面和教材资源使用方面等问题,建议从少数民族师范生自身特点出发,增强教学实效,拓展教育知识,综合评价自我.  相似文献   

11.
新入伍的战士,是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成长起来的一代,是伴随着父母宠爱成长起来的一代。成长历程中,他们缺乏困难挫折的考验磨砺,心理成熟晚于生理成熟,"自我"意识强烈,情感缺失是其思想成熟的最大障碍,情感危机是其成长成才的最大危机。作为新时期的带兵人,要珍视新兵对情感的需求,用情关爱、用心教育,既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能力,还要让他们增强自我成长的信心、对个体生命的珍视,以及拥有更乐观的生活态度,又通过"情感教育",让官兵身心更健康,部队战斗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辛亥”后中华民国的诸多闹剧和“一战”造成的巨大灾难带来的强烈震动和刺激,欧洲生命哲学的世界性蔓延所形成的特定精神背景,成了梁启超文化树人思想进一步深化的现实催化剂。不同于早期从政治工具性意义上新“民”,梁启超晚年更加自觉地从终极眷注的意义上来关注“人”。他紧扣生命、情感、趣味来思考人生,其立人话语也就向审美之境生发,成为关于生命诗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个人与社会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个人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 ,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与社会这对基本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个人与社会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优化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优化客观环境,同时也要优化个人环境——行为环境和经验环境,优化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的客观环境是前提,优化个人环境是关键。当前优化客观环境主要从军事训练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三个方面入手。优化个人环境则应注意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和个体环境信息库的丰富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全面觉醒的时期,生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从陶渊明的生命价值、生命真谛和生命信仰来探讨他的自然观,进而表现陶渊明对生命意识的独特解读。  相似文献   

16.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2,(20):61-63
电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战争相关的电影体现着人们对战争的审视和思考。今天,战火仍然在一些地方燃烧,战争并没有远离。透过电影的视角反思战争,关注战争中的国家意志、军人、平民、人性……正视战争给每一个个体带来的创伤,反思过去,是为了警示未来。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界十分关注教师发展成长问题,教师教育也日益成为研究的一个新焦点。本文从规划导航、课改推动、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课题升华等方面,探求教师健康、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深入到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政工理论的无穷魅力,是什么第一次启发我对政212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是《政工学刊》。作为一个政治IT作理论学习与研究者,《政工学刊》一直伴随着我,让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思考,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政工干部成长为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9.
教育扶贫写入“十三五”规划以来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扶贫的首要工作就是为教育薄弱地区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优秀教师.而“教育学”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职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教育学”课程的特点和慕课、翻转课堂的功能特点,以及“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探讨“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法,采用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同知识建立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最后对翻转课堂的实施难点提出了几点说明,促进“教育学”课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逼上梁山",或者是"从战争学习战争",这些都是毛泽东从一介书生成长为伟大军事家的客观因素.除了这些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毛泽东自身所具备的个体素质,这是他成为伟大军事家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