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集合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先后转战赣闽边界,进入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3月,赣西南、闽西苏维埃相继成立。4月,中共闽西特委将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组成红12军。  相似文献   

2.
1929年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军长朱德和政治部主任陈毅,率领所部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回旋于赣南、闽西开展游击战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红4军主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率领下,灵活巧妙地实施机动,多次打破敌人的“会剿”和进攻,使工农武装割据得到大发展,创建了当时在全国最有影响的赣南和闽西两个革命根据地,并与湘赣革命根据地连接起来,发展成为统一的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3.
在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下,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前,红一方面军和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领导层内部对战略方针问题发生激烈争论.从1930年9月28日至10月26日,通过袁州会议、峡江会议、太平圩会议和罗坊会议,毛泽东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说服与会人员,最终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这一战略方针后来不仅成为人民军队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利器,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有效指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历次作战和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南移,波浪式的向闽西、赣南实施战略进攻。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攻克了一些县城,拔除了几百个地主武装盘踞的“土围子”,恢复和建立了党、团组织,加强了革命政权和红军的建设。1931年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为建设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从三湾改编到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对建军原则的全新实践;从进军赣南、闽西到古田会议前是毛泽东对建军原则的执着坚持;古田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毛泽东建军原则的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6.
近闩,由上海市静安区人武部协调援建的一座大型物流园项目,正在江西省遂川县泉江镇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建成后,可解决附近2个村子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5年来,上海警备区接续帮扶井冈山、大别山、赣南、闽西、苏北、阜平6个革命老区和重庆的部分贫困地区,涉及6个省(市)17个县市22个乡镇的40个贫困村,援建项目数百个,目前40个贫困村已全部“摘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践诺     
一九二九年初,红军离开井岗山,进军赣南闽西。为了摆脱赣敌刘士毅部的尾追,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利用大柏地以南的有利地形,设伏歼敌。时值春节,红军运用正面打击,侧背包抄的战术,激战竟日,毙伤敌人多名,俘虏敌团长肖致平、钟桓以下八百余人,取得了进军  相似文献   

8.
人民军队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军报--<浪花>,是红四军政治部在闽西创办的,时间是1929年7月27日.这是一份四开二版的铅印小报,报头可见清晰的"浪花"二字,设有"发刊词"、"特讯"、"短评"等栏目,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报刊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红军时期的闽西军区和福建军区的关系,在一些权威著作中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福建军区由闽西军区改称,有的说福建军区与闽西军区没有关系.经考证,两者是同一个机构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名称,闽西军区即福建军区.  相似文献   

10.
曾照平  薛忠友 《国防》2008,(6):85-88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与国防杂志社联合主办江西省赣州市,简称赣南,是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所在地,是红军五次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生活、战斗过。  相似文献   

1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并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创建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保卫红色政权,我党在鄂东南、闽西地区先后成立了四支红十二军.现将其各自的战斗历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在血的教训中认识到,只有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才能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处于白色恐怖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英雄的闽西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军工报国、不怕牺牲,人民军工与人民军队的建设风雨同舟,日夜兼程,闽西成为人民军工的孕育地、人民军队的定型地、军民融合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工精神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3.
1929年1月,为解决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问题和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会剿”,“柏露会议”决定红4军主力挺进赣南.在进击赣南途中,红4军在大庾与国民党军激战,被打散后在广东南雄乌迳会合并宿营,由于连日激战,疲惫不堪,放松对敌警惕,险些被国民党军围歼,幸得当地党组织情报及时,才成功脱险.红4军乌迳脱险,保留了革命火种,彰显了地方党组织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玲  刘忠 《军事历史》2022,(5):55-60
闽西兵工厂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早期。从最初的山塘兵工厂到福建军区兵工厂,直至最后汇入江西官田中央红军兵工总厂,闽西兵工厂经历了一个初创、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艰难历程。其探索实践和发展创造,为当时闽西地区的武装暴动与军事斗争,为红4军入闽作战及闽粤赣苏区的革命形势发展提供了急需的武装支持,开创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探索实践,也为中国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蒋经国在主政赣南时期,开展了颇具时代性、进步性的抗战教育实践,不仅促进了赣南文教事业的发展和赣南社会的现代化变迁,而且为支持东南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抗战教育实践既有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的优长,同时也存在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工作指导脱离实际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报刊文摘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合编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1929年2月,转战赣南的红四军与红二、四团在东固胜利会师。东固会师使红四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是红四军发展的新起点,为其开创赣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休整补充;东固革命根据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建设经验和飘思不定的游击战术为红四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冯都 《军事历史》2007,(3):49-52
上世纪70年代,江西永丰县龙岗为筹办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笔者受命征集各种口碑资料,两次专程拜访我党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郭化若中将,因他当年在毛泽东、朱德身边工作,任红军总部参谋处长兼作战科长,草拟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命令,是战役指挥的高层亲历者,便请他追忆当年在赣南山区与国民党军周旋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5军,是由新四军第3支队等部发展演变而来的。 1938年春,闽北、闽东红军游击队和闽西游击队一部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司令员由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下辖由闽北游击队编成的第5团,闽东游击队和闽西游击队一部编成和第6团,共2500余人。三四月间,第5、第6团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镇地  相似文献   

20.
赣南,曾是一片点燃了革命燎原之火的圣地,是一块洒满了革命先烈鲜血的红土地。如今,驻守在这里的武警江西总队赣州市支队官兵还像当年红军一样,用青春和热血实践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维护赣南的社会稳定,积极参加赣南经济建设。他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当人民群众遭受各种各样的灾难和困难,是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