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活动,而是国家或其他政治主体运用以军事为主的各种相关手段的政治行为。军事战略思维实质上是军事化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战略思维。其系统构成包含五个层面的规定性:即以政治原则的基本要求为顶层;以相对独立的军事要素及其运用的全局性判断、构拟和筹划为中心;以世界观、历史观和战争观为指导;以传统价值文化为底蕴;以科学理念和方法为支持。当代军事战略思维的嬗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人类战争历史的新的起点上,重新以有限战争作为战略谋划的基点;大力筹划新军事变革,精心构建信息化战争形态的观念模型;大战略理念的应用出现分化的趋势;应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军事战略思维的着力点之一;和平思维面临着与新冷战思维的历史性博弈。当前国际社会全力关注的关系安全、稳定与发展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应对,必然使这种博弈产生深刻的变化。中国军事科学关于军事战略思维的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强调站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负责任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立场上,将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和人类共同利益一并纳入党性原则,强调坚持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军事战略是指导美国军事斗争的计划和策略。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其军事战略的调整和实施,无疑将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冷战时期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美国军事战略先后经过五次调整,这一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突出特点都是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军事联盟为基础,注重运用威慑手段,准备打赢包括核大战、有限战争、特种战争等在内的各种战争,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进行全球军事对抗。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的军事战略也随之进行了调整,随后的十几年间,美…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坐上世界超级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的宝座。随后便将国家安全特别是军事战略的主要矛头转向以欧洲为重点、以苏联为主要对象的遏制及威慑战略。待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美国又适时调整战略并频繁对外用兵。那么,二战后美国历任总统是如何挥舞"军事大棒"的呢?让我们从其军事战略演变的历程中一窥端倪。——编者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战争越来越呈现出的强烈寻利性,因而在其军事战略运筹中渗透着经济学理念,如联盟战略与规模经济、战争对象认定与择点生产、战略手段选择与销售策略、战争规模级差和产品周期、军事前沿存在与生产体制、军事科研巨额投资和产品研究开发高投入等。  相似文献   

5.
战争及其战略运筹本是军事领域的研究范畴,但美国的军事战略运筹具有浓厚的经济特性,如战略决策者的经济人角色特征和战略资源的稀缺性状态等。认识这一特性,对于准确判断美国的军事战略演绎走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相统一的思想。我们认为其实质是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军事斗争形态的新变化,树立威慑重于实战的思想。威慑历来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人类的战争史,从总体上说是一部崇尚威慑与实战相结合的历史。本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把实战战略推向了历史顶峰。然而物盛必衰,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它登上顶峰的同时,也便是跌落下来的开始。二战后,作为军事斗争的一种形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战争目的,从经济上给敌以打击,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其例,不少军事思想家对此都曾有过论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兰西革命成功后,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发动了干涉战争,对法国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封锁,经济战开始作为一种战略上的战争手段出现。随着战争规模和烈度的不断增强,经济越来越成为敌对双方经常使用的一种战略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军事斗争,削弱和断绝敌军生存、作战保障的持续能力,威胁和扰乱敌国生产、民生,削弱敌方意志,最大限度地破坏敌国或敌军的战争经济基础。从本质上说,它既是一种军事战略,也是一种政治战略。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十分重视经济战线的斗争,在打破敌人对我经济破坏阴谋、削弱敌人战争物质基础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军事战略转变理论问题的历史思考陈伙成军事战略转变亦称战略转变,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指以不同的战争形式来划分的两个战略时期之间的变化。军事发展史说明,它是普遍存在于军队建设和战争史中的一定阶段上的变革现象,是军队和战争台阶式发展的表现形...  相似文献   

9.
战略物资,一般是从国家战略(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国家安全战略等)角度考虑所必需的物资,包括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有重大关系的各种物质资料。军事经济所研究的战略物资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它是指国家安全战略特别是军事战略所必需的,战时关系战争全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武器装备等。战略物资一般可分为五大类,即战略原料、生产设备、医药器材、粮食被装和武器装备器材。现代战争,无论是战争的准备还是战争的持续,都要求源源不断地供应大量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从多角度深化对军事经济的研究,是军事经济的属性和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形势下军事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政治角度,可从经济与政治、战争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理论研究的政治方向等方面深化研究;从战略角度,可从国家经济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等方面深化研究;从作战角度,可从战争形态演变、主要作战行动和维护边境安全等方面深化研究;从文化角度,可从军事经济与文化科学的相关性、军事经济文化软实力、军事经济的人文价值等方面深化研究;从管理角度,可从管理对军事经济的重大推动作用、军事经济学与军事管理学的密切关系和军事经济战略管理等方面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国海军历来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海湾和科索沃两场地区性战争中,海军投送的攻击力量占到总数的80%以上。海军军事工具战略效能得到了充分的演示。那么,在21世纪最初几年中,美国海军将如何在其国家战略体系中定位自己的发展,又将如何具体落实其军事战略计划呢?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促使战争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正在蓬勃发展中,世界各国军队都在修订军事战略、研发武器装备、调整体制编制、创新军事理论……未来的战争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我们姑且将其概括为:攻对攻、空对空、精对精、通对通。  相似文献   

13.
广义的战略物资是指从国家战略(包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及国家安全战略等)角度考虑所必需的,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有重大关系的各种物资。军事经济所研究的战略物资是狭义的概念,是指国家安全战略(特别是军事战略)所必需的,战时关系战争全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武器装备等。战略物资一般分为战略原料、生产设备、医药器材、粮食被装和武器装备等。  相似文献   

14.
军事战略布局是实施战争行动、遂行战略作战任务的支撑和依托,是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国家安全威胁牵引军事战争布局的调整,国家利益是作出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军事力量是调整的物质基础,地缘条件对调整具有基础性作用,战略文化交流对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贾鹏 《政工学刊》2004,(6):60-60
著名军事学者李际均在其《论战略》一书中对军事战略问题有过一句很经典的论述:“战略上的几个字,事后认识到的浅显道理,在当时的实践活动中却要付出极高的代价……”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不仅仅是伊拉克军队短期的大规模溃败出乎许多人所料,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外众多军事理论专家和形势分析人士的战场论断纷纷在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面前折戟。这一切对我们军事理论研究提出了深刻的警示:军事理论思维一定要跳出一厢情愿的误区。笔者不由想起十余年前的海湾战争。当时,面对多国部队的攻势,萨达姆指挥伊拉克军队简单…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我党我军的军事战略在日臻成熟的同时,军事经济战略也日趋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战线的军事经济战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军事经济战略;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军事经济战略和持久经济战的军事经济战略。以上这些基本上形成了我党我军独具特色的军事经济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战争与经济     
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是军事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揭示战争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军事经济学基本任务之一。从军事经济学角度观察,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主要包括战争根源、目的与经济,军事战略与经济,军队建设与经济,军队后勤与经济等内容。这里重点谈谈战争根源、目的与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挺 《国防科技》2005,(4):18-21
军事技术和军事战略是贯穿整个人类战争史的两个重要方面,并且深刻影响着人类战争发展的每一个阶段。20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进步和应用,带动了整个战争手段的无限膨胀。但是,由于各国在经济实力、政治体制、科学水平等一些主导因素上的不对称发展,军事技术在各个国家间也呈不均衡发展趋势。技术作用战争的优势,使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卷入了以军事技术变革为主导因素的军备建设中。而在军事技术选择的道路上却迷失在技术的光环里,忽视了军事战略的选择。在着力武器装备发展的同时,因固守旧的战略,从而在没有新战略…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中,对战争危险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一整套遏制德国法西斯扩张野心举措者,当首推丘吉尔。可惜当时丘吉尔只是英国下院一位在野的“后坐议员”,其主张未能变成英国的国防和外交政策。为何丘吉尔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最根本的在于他的国防战略思想胜人一筹。丘吉尔认为,制止战争比赢得战争更高明,在许多情况下,战争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正确的国防方针和军事战略,应既着眼于保证战争来临时赢得战争,更要着眼于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使自己在敌我力量对…  相似文献   

20.
国防战略本属于军事领域的研究范畴,但从经济视角来看,就会发现美国的国防战略不仅仅只是美国国防与军事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指向。文章从2008版美国《国防战略》中提出的关于加强盟友伙伴的合作、对中国实行"引导"+"防范"战略以及对伊拉克战争重新评估等观点出发,对比分析其与2005版《国防战略》的不同,比较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