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个世纪末的几场局部战争使美国人在惊叹巡航导弹打击地面目标神奇作用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传统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在未来环境中的种种不足。美国在结合战争教训和未来需要的基础上反复论证,终于制定了满足新世纪战略要求的新一代巡航导弹计划——“战术战斧”。“战术战斧”计划概况经过多次改进,“战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大的武器家族。它按发射平台的不同可分为空射型、海射型和陆射型,按弹头种类可  相似文献   

2.
克林顿自1993年上台执政以来,先后六次大动干戈地使用了多达500枚的“战斧”巡航导弹。1993年1月7日,美国以伊拉克在其南部地区部署导弹为由,向巴格达以南21千米处的一个核设施发射了4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6月27日,美国以伊拉克试图杀害前总统布什为由,向巴格达市内的情报局总部发射了24枚“战斧”巡航导弹;1995年9月10日,美国以迫  相似文献   

3.
1972年,美国海军开始研制“战斧”巡航导弹,分为海射型、空射型、陆射型。陆射型巡航导弹BGM-109G 因受中程核武器条约限制而废除;空射巡航导弹包括AGM-109C/H/I/L 因竞争失利而搁浅;现在只有海射型巡航导弹在使用。“战斧”海射巡航导弹有三种基本型号,即 BGM-109A 对陆  相似文献   

4.
张蓓蕾 《环球军事》2013,(15):42-43
一提起海基巡航导弹,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美制“战斧”巡航导弹。但事实上还有一款可与之齐名的法制“海军巡航导弹”(MDCN,法语缩略语)。2013年7月1日,“海军巡航导弹”从法国海军一艘护卫舰上成功进行首次资格试射,标志着该型导弹具备舰射攻击目标能力,使世人再次对其投去关注的目光。源自“斯卡尔普”为了满足21世纪由海向陆转型需求,精确打击敌人陆上纵深目标,英法两国联合启动空射巡航导弹项目,打造欧版“战斧”巡航导弹,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战术战斧”(Tactical Tomahawk)巡航导弹,即战“战斧”Block IV,是美国海军用于打击地面战术目标的新一代舰载巡航导弹,由美国著名防务厂商雷神公司主持研发。2002年,“战术战斧”导弹相继完成了功能地面试验、海上发射试验和水下发射试验,预计2004年开始装备部队,美海军初步准备向雷神公司定购1300枚,以装备美军现役的各类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6.
罪恶足迹“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逃避战略武器控制协议的产物,是美国现有的三种战略巡航导弹的典型代表。它于1972年由美国海军研制,1983年具备初始战斗能力,1991年首次参战并一举成名。海湾战争第一周,美军就向伊拉克发射了230枚“战斧”导弹,对伊拉克的化学武器设施、发电厂、变电站、指挥控制设施等高价值目标进行了成功的打击。是在空战初始阶段用于打击巴格达市区  相似文献   

7.
“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军研制的一种可以利用空中、陆地、海上和水下的多种平台从敌防御火力圈外发射,对严密设防区域内的各种目标实施远程打击的精确制导武器。“战斧”巡航导弹于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服役。自1991年首次扬威海湾以来,又曾用于攻击伊拉克、波黑塞族和打击阿富汗、苏丹境内美国宣称的恐怖主义分子基地。在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巡航导弹家族中,堪称第一的美国“战斧”近年来可谓声名显赫、家喻户晓,特别是在去年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战斧”更是出尽风头、抢人眼球。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的尖端武器系统中,“战斧”作为巡航导弹系统,在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中得到了实战检验。战争一开始,它就准确地摧毁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设在巴格达的通信大楼(美国恐其为伊拉克所利用)和伊拉克的军事指挥部门;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2003,(1):4-5
“战术战斧”(Tactical Tomahawk)巡航导弹,即战“战斧”Block Ⅳ是美国海军用于打击地面战术目标的新一代舰载巡航导弹,是美国著名防务厂商雷神公司主持研发。2002年,“战术战斧”导弹相继完成了功能地面试验,海上发射试验和水下发射试验,预计2004年开始装备部队,美国海军初步准备向雷神公司定购1300枚,以装备美军现役的各类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战争史上,迄今为止使用最多的导弹,毫无疑问是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从1991年以来,凡是美国海军进行的对陆作战,都有“战斧”巡航导弹的参与,它们是开路先锋,又是主力兵器。十几年来,面对弱小之敌,“战斧”导弹多次大出风头,战绩显赫。  相似文献   

12.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5):14-14
据报道,两枚由鱼雷发射管发射的战斧BlockⅣ型巡航导弹的研发试验均以失败告终。美国和英国的官员们已就此事展开调查。试验是在一艘英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上进行的。由雷声导弹系统公司研制的战斧BlockⅣ型巡航导弹,亦被称为战术型战斧巡航导弹,正在生产中,以作为目前在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中服役的BlockⅢ型巡航导弹的后续产品。BlockⅣ型导弹的设计围绕低成本的弹体、新式涡轮发动机动力装置和合理化的制导导航硬件成套设备。通过增加一条双向超高频卫星通信链路,BlockⅣ型导弹能提供更大的射程和增强的战术灵活性。后者增加了重新瞄准或…  相似文献   

13.
据俄通社-塔斯社记者报道,美国巡航导弹打击南斯拉夫军事目标的命中率只有20%,这是这种武器使用史上的最低记录。根据现有资料,在海湾战争和“沙漠之狐”行动中,“战斧”巡航导弹的平均命中率分别约为69%和85%。由于作战环境和作战对象的不同,同一武器的使用效果存在差距甚至较大差距是可能的。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一种新的空袭作战样式——导弹精确空袭战已逐渐形成。战果表明,巡航导弹既具有精确打击能力,又有高效费比和低空袭风险,是对严密设防的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首选武器。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战斧”导弹曾10次参战,发射的导弹总量累计达 1700枚以上,更是巡航导弹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表明,以巡航导弹为代表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美军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杀手锏。但美军也发现了这种武器存在着飞行路线固定、目标识别能力弱、任务规划时间长、不能打击运动目标、价格昂贵等缺点。美国海军认为,必须增强“战斧”巡航导弹的灵活反应能力,将这种战略武器转变成能够攻击战术目标的武器。经过反复论证,终于研制出了适应新世纪战争要求的“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并于2002年8月23日和11月10日成功的进行了“战  相似文献   

16.
美国雷声公司报道,2002年11月10日在美海军航空系统西部试验场,“战术战斧”巡航导弹成功完成第二次演示试验飞行。这是“战术战斧”的第一次水下发射。该导弹从一岛屿附近水下垂直固定发射器发射后,在海上试验场的水面飞行,然后转向陆地,飞向中国湖目标。成功地实现了计划中的试验目标,包括从预发射开始到攻击全过程中的导弹性能,验证了所有飞行方式,末端机动,可变的俯冲角度和引信起爆功能,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情景匹配相关(GPS/DSMAC)导航。 “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完成水下发射  相似文献   

17.
战争的实践已经证明,“战斧Ⅲ”巡航导弹已成为美国对外军事干涉的“杀手锏”。因此研究并制定出战胜“战斧Ⅲ”的良策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但是,相对于第二代“战斧”而言,“战斧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所以在研究对抗措施上必须加以适当的调整。在对抗措施上首先要确立四个思路,而后在遵循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搞好四个网的建设。确立四个思路在研究对策的方向上,既要注重地面,更要注重天空也就是说,要根据“战斧Ⅲ”把依赖地面信息导航改变成依赖天上信息导航这一新变化,而把研究对抗的着眼点从地面转到空中,多从空中想办法。在研究拦截的手段上,既要重视硬摧毁,  相似文献   

18.
“闪电风暴”“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战斧”几乎是巡航导弹的代名词,不过“战斧”的名头恐怕在未来几年中要让位给印俄联手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它能以三到四倍于“战斧”的高速飞行,被认为是最难防御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不但受到印度军方的好评,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印俄科学家甚至放言,“布拉莫斯”在未来10年仍不会有对手。到目前为止,只有印度海军的“拉其普特人”号驱逐舰装备了两套双联发海基“布拉莫斯”巡航导弹,但大批量装备的序幕已经拉开。2005年11月21日,出席迪拜航展的印度代表团发言人透露,印度陆军已订购了60枚陆基“布拉莫斯”巡…  相似文献   

19.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共发射了1500余枚各型巡航导弹,对南联盟实施远程打击。可以说,巡航导弹已经成为美国在世界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中实施威慑和打击的“杀手锏”。目前世界不仅美国,还有其他国家都在竞相投入巨资,大力发展巡航导弹。未来巡航导弹正向提高精度、缩短任务规划时间、提高作战使用灵活性、攻击机动目  相似文献   

20.
反巡航导弹     
海湾战争后,许多国家认识到巡航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获得这种武器。面对这种形势,如何防御巡航导弹就成为一些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一、反巡航导弹的研究现状 目前,美国尤其关注巡航导弹防御问题,研究的内容很广,包括威胁出现的时间;相关技术途径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