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有机磷系阻燃剂Pyrovatex CP以及尿素、二氰二胺和三聚氰胺3种氮系的协效剂组成的整理液对纯棉织物进行阻燃处理,利用热重仪对其热解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TG-DTG曲线,研究了阻燃剂对棉纤维热解过程的影响,并对协效剂的协效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棉纤维热解主要分3个阶段;阻燃剂使棉纤维的起始分解温度降低,剩炭率提高;在磷氮比固定为1:0.1的情况下,尿素的协效作用相对最好,并对其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公共场所使用的窗帘幕布类产品阻燃性能批量检验合格率较低,其安全状况令人担忧。通过批量检验,对阻燃织物氧指数及垂直燃烧性能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实验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材料的成分、纺织工艺、阻燃剂处理方式、阻燃剂浓度,涂覆均匀性及制品厚度等对纺织品阻燃性能合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别的阻燃剂配合使用能产生协效作用,大大提高阻燃效果。在甲基丙烯酸类不饱和聚酯树脂9001基体中,添加微囊化红磷/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甲基膦酸二甲酯(MRP/Al(OH)3/Sb2O3/DMMP)阻燃剂体系,对其树脂体系固化物及玻璃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望用于列车复合材料大尺寸构件制造的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新体系。结果表明,当质量添加比例分别为12%MRP、50%Al(OH)3、2%Sb2O3时,树脂体系室温粘度100mPa.s左右,凝胶时间超过80min,适用于RTM和VIMP等大尺寸构件成型工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215.4MPa,弯曲强度177.15MPa,拉伸模量13.85GPa,弯曲模量13.36GPa,氧指数39.7。  相似文献   

4.
锥形量热仪在阻燃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锥形量热仪在阻燃材料研究中可以研究阻燃机理、阻燃剂在材料中的阻燃效果,评价阻燃材料的燃烧性和阻燃性以及烟和毒气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通过氧指数测定、水平垂直燃烧性能测试以及差示热量扫描法分析,研究了以PA为基材的塑料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含不同阻燃剂的PA塑料的氧指数、初始分解温度、分解峰值温度等燃烧性能参数有显著不同,燃烧性能具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无卤磷系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分别与聚磷酸铵和纳米二氧化硅复配制备新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EP)材料。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和锥形量热研究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通过热失重和电镜扫描分析对比不同阻燃体系的热分解过程及燃烧炭层结构,推测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建筑保温材料的调研与分析,选取了未经阻燃处理的XPS、EPS和PU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以及经过卤素阻燃处理的PU,采用微燃烧量热仪,对其典型火灾参数(燃烧组成值、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点燃温度)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同样未经阻燃处理的PU材料的燃烧组成值和热释放速率峰值不足PS材料相应火灾参数值的1/5,PU相对更显火灾安全性.此外,经过卤素阻燃的PU各释热相关参数值较小.  相似文献   

8.
在前人对BDP阻燃PC/ABS合金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辅助BDP阻燃PC/ABS合金进行了配方设计。根据BP三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结构,确定了用于BDP以及BDP/SiO2复配体系阻燃PC/ABS合金配方建模的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以及隐层模式,选用Sigmoid函数作为用于建模的BP网络各层的激活函数,以PC/ABS、SiO2和BDP三组分在配方中的比重作为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设置3个隐层节点,建立以极限氧指数(LOI)或伸长率分别作为输出的单目标模型。经过利用9对试样分别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测试,当输出量设为极限氧指数(LOI)时,预测误差在±4%以内;当输出量设为伸长率时,预测误差在±5%以内,均能满足实用配方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溴系阻燃剂三(2,3-二溴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BC)进行了较深入的包覆研究,对包覆TBC进行了热分析、电镜扫描和阻燃性能测试,并将包覆TBC用于阻燃聚乙烯,在提高材料氧指数上优于未包覆者。  相似文献   

10.
层状硅酸盐(PLS)纳米复合材料因同时具备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性能和阻燃性能,成为被诸多社会领域关注的新型阻燃高分子材料,其中在消防工程阻燃层面有着深入的应用。研究PLS纳米复合材料应用问题,可以进一步了解其阻燃机理,提升消防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将PU/EP IPN阻尼材料(卷材)贴附于钢制隔音罩内壁进行声阻尼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声阻尼性能优良,消声效果可达4.0dB(A)/mm。采用一定复合方式制成的复合隔音罩,可使本体噪音降低30~40dB(A)。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聚醚氨酯/环脂树脂(PU/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一步本体合成法,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对该体系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体系中PU和EP网络间有互穿而无化学相互作用。该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依赖于下列因素:原料配比、PU网络的交联密度、PU软段长度、PU中链延伸剂结构及未固化EP的本体粘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用二胺同时固化聚醚氨酯预聚物及环氧树脂,制得了PU/EP AB-交联聚合物(AB-CP)。以动态粘弹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形成AB-CP后,PU与EP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大加强(强于PU/EF IPN中PU与EP之间的作用),使PU链运动受到限制,其Tg移向高温区并形成了一个单一的Tg峰;研究了物料比、环氧值等对其动态力学谱(DMS)的影响。预期该化合物是一类有前途的增韧环氧树脂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氧指数测定、热分析方法(DSC)、锥形量热仪和水平垂直燃烧以及空气中加热实验对几种新型材料进行了燃烧性能综合分析研究。实验表明,J-70℃、Jz-70℃久立、久立H-70℃、久立H-90℃、久立Hz-90℃、Hz-70℃材料氧指数普遍较高,有离火自熄性,燃烧性能较好,但燃烧时发烟量大,并释放出刺激性气体。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相同辐射通量下,GFA5-20、GFA3-30和HzPS-492 JHJ热释放速率大,燃烧产烟量大,一氧化碳生成率在0.004kg/s左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根据FFF02型防毒服改进研制要求,试制薄型阻燃炭布,在保持FFF02型防毒服内层材料115型阻燃炭布各项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采用新的原材料、新的喷炭配方和工艺,综合提高炭布的使用性能.通过试验,研究高吸附性能活性炭、黏合剂、炭浆配方以及阻燃绒布等材料对炭布性能的影响,为FFF02型防毒服改进研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聚硅氧烷为先驱体,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了SiCf/S i-O-C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惰性填料(SiC、SiO2及SiO2空心微珠)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的分析表明,填料引起的界面结构与密度的变化是影响SiCf /Si-O-C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工作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将导致其容量和寿命降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相变材料(CPCM)/液冷/翅片耦合散热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高温环境(38℃)、高倍率循环充放电时,冷却液流向、石蜡中膨胀石墨(EG)的百分含量及冷却液流速对该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变材料(PCM)冷却基础上,引入液冷和散热翅片使电池组的最高温度进一步降低了35.74℃。冷却液交错流比同向流冷却电池组的最高温度降低了1.66℃、最大温差降低了3.15℃,电池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在石蜡中添加EG后系统散热性能有明显提升,EG百分含量为6%时散热性能最好。冷却液流速从0.10 m/s增加到0.20 m/s时,电池组的最高温度降低了2.68℃、最大温差降低了2.22℃;继续增大流速,散热性能提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3维C/SiC-Zr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超高温环境应用需求,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CVI)与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联用制备了3维碳纤维增强SiC-ZrC基复合材料(C/SiC-zrC),并研究了SiC含量对C/SiC-Zr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的增加,C/SiC-ZrC复合材料的强度逐渐降低,静...  相似文献   

19.
以二维碳纤维布和廉价的聚硅氧烷为原料,采用先驱体转化工艺制备2D Cf/Si-O-C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考察,并与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制备的2D Cf/SiC材料在价格和性能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2D Cf/Si-O-C材料力学性能较2D Cf/SiC材料有所下降,但成本大大降低。2D Cf/Si-O-C材料弯曲强度达到157.9 MPa,断裂韧性达到8.4MPa.m1/2,剪切强度达到23.4MPa,并且在1400℃下能较好保持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二维碳纤维布、硅树脂先驱体、SiC微粉和乙醇溶剂为原料,采用先驱体转化工艺制备了2D Cf/Si-O-C复合材料,考察了裂解温度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周期裂解温度对制备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纤维-基体间的界面弱化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第6周期采用合适的温度裂解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了263.9MPa和12.8MPa.m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