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近日,美国一所智库发表报告宣称,中国正在积极提高其核武器能力,并且逐渐对美国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而在6月3日的香格里拉亚洲安全对话会议结束时,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表示,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简报,"以此向中国保证,美日导弹防御体系不会威胁到中国的核威慑力"。至此,在本就喧嚣的"中国威胁论"中,"中国核威胁"成了美国鹰派特别是反华势力炒作的又一噱头。  相似文献   

2.
不可否认,中国的进步是切实的,但中国军队对美国并不会造成威胁。虽然中国与美国的战略目标并不相同,但中国并没有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中美两国元首最近在加州举行了一场非正式会晤,而这次会晤是在大部分美国人都怀着“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主导力量”的担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美国在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和封锁,300多家中国机构、大学、企业遭到美国制裁,美国举全国之力打击中国核心企业、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在美国的严厉制裁、封锁和打击下,中国高科技、中国高端制造业怎么样了?被美国打趴下了吗?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没有被打趴下,而且还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向着星辰大海飞奔,  相似文献   

4.
张珂 《政工学刊》2011,(3):50-51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学者在国外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与一对美国夫妇住邻居。一天傍晚,这个美国家庭的小儿子在院里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中国教授家的窗户玻璃。教授估计那对美国夫妇很快会登门道歉,然而他们一直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军事问题研究兴起的原因作了探析,指出中国的掘起和未来发展方向引起了美国深切关注;美国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视作了潜在对手;美国官方的强烈需求促成了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繁荣;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美军事交往的恢复与发展为这一研究的繁荣提供了契乱。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反进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主要讨论了:未来一旦中国与美国发生冲突,中国可能采取的"反进入"行动,同时也研究了中国的这些行动会如何影响美国的军事作战,以及美国为降低这些行动的影响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该研究报告是兰德公司"空军计划"中"战略与学说项目"的一部分,"空军计划"旨在评估中国军事实力增长的性质及影响。本刊特对该报告的主要部分做一摘译,原汁原味地供读者欣赏,看看美国是如何为了自身军事的发展、驻军他国、称霸世界,而拿对别人的设想来做铺路石的。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球军事》2012,(7):5-5
“支持中国崛起与美国利益之间并不矛盾,美国将利用一切机会与中国接触。一个崛起的中国对美国有益,而一个繁荣的美国也同样对中国有利,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并将致力推进建设美中积极合作而全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政府的军事训练计划上述关于中央政府想与地方实力派发展一种健康政治关系遭到失败的讨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政府完成军事训练计划失败的某些透视,它依次也损害了中美联盟。虽然美国开始与中国结盟时并没有任何想影响以后中国国内政策的企图,但是国民党部队在战争中今人失望的表现最终导致美国采取措施,增加对中国战争的投入的先决条件是对中国内政予以必要的干预。在四年的结盟期间,对于干涉中国内政权力分配来说,没有一项美国政策能比美国对军事改革的建议更有耐心了。训练30个师的目标在1942年初一旦确定,史迪威将军便打算运用他的…  相似文献   

9.
文辑 《当代海军》2002,(12):2-3
9月下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美联社、CNN和美国各大报纸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这么一条引人瞩目的消息:中国战机和军舰对正在中国海上专属经济区内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间谍船提出了严正的警告,中国的渔船还撞坏了美国间谍船上的间谍设备,最终将美国间谍船逼出了中国海上专属经济区。对此,美国军方刻意保持低调,美国国际问题专家也强调说,这样的小插曲应该不至于对中美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正>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美国本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敌人、不断打仗的国家,在今天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更加倾向于通过制造危机来处理中美关系,从混乱中谋利。美国内强硬反华势力贩卖“中美必有一战”,也有意愿进入一场与中国的军事冲突,欲使中方付出巨大代价,阻断中国崛起进程。任何“擦枪走火”或小规模冲突都可能失控并演变为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当前,随着台湾岛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在美印太战略的牵引下,美国对台湾问题加大算计,通过不断歪曲、篡改、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试探中方的底线,为美台实质性交往试水。对美国而言,打“台湾牌”是高收益、低成本的制华策略。以往,美国视台湾为安全岛链上封堵中国的支点;现在,美国有意把台湾问题从对中国施压、提高要价的筹码,转变为消耗中国实力的陷阱。  相似文献   

11.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在当地时间5月6日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政府和军队对美国实施网络攻击,包括试图从联邦机构窃取信息等。近年来,美国政府官员和网络安全专家越来越频繁地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参与针对美国的网络间谍活动。今年一开年,“中国黑客威胁论”再次甚嚣尘上。美国为什么总拿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说事?一再处心积虑地炒作“中国黑客威胁”究竟意欲何为?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IT、网络、软件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要说“黑客”攻击,只有美国有技术、有实力、有条件。可近年来美国却热衷炒作“中国威胁论”,在此背景丁  相似文献   

12.
对台军售是美国的一大象征性举措.旨在表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但对中国来说.美国对台军售的象征意义更为重大,它被认为是美国试图限制中国和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举动。而出售战斗机则是象征意义最强的一大举动。如果美国对台出售F-35的话.这将意味着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力报告》是美国官方惟一一份针对特定国家军事力量发布的年度报告,代表了美国官方的态度,其影响不仅是美国的,而且是世界的,其背后所映照的是美国官方对强大起来的中国的强烈防范和戒备心理。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美国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然允许李登辉访美,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同时也使海峡两岸的关系趋于紧张。 今年6月7日至12日李登辉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通行证后,首次到美国进行了所谓“私人访问”。美国国务院对此辩解说,这仅仅是一次“私人访问”,“丝毫不会改变我们对台湾的政策,也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的政策”,同时反而指责说“北京反应过度”。 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到底是不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改变?是中国反应过度,还是美国做的太过  相似文献   

15.
在我看来,美国官员应该采取一种更为克制的做法。试问,如果双方角色互换的话,美国该作何反应呢?如果中国军机一次次抵近珍珠港附近进行侦察活动的话,美国的决策者还会视而不见吗?如果中国长期在加州圣迭戈和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附近从事监视活动的话,美国该如何处置?即便中国是在国际空域从事上述活动的情况下,美国官员也很难不把此类行为当作不友好和挑衅的举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22,(3):68-70
导语:美国为什么把中国的崛起视作"威胁",想尽办法极力阻挠?在中国日报社新时代大讲堂上,英国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认为,这是一种帝国主义大国的心理在作祟.长久以来,美国拥有压倒性的全球霸权,"美国天下第一"的想法深刻于一些美国人骨子里.因此,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反应就是从各个方面极力阻挠和打压....  相似文献   

17.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1,(9):4
《海军学院学报》2011年7月中国导弹与沃尔玛超市之间的辩证关系持有旧"冷战"思维的美国人总喜欢把中国的崛起等同于对美国的军事挑战,这显然是狭隘的。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关系的领域不仅包括军事领域,而且还存在着对两国均有重大影响的领域,比如经济领域。因此,美国人不应当只看到中国导  相似文献   

18.
军闻述评     
美智库报告称中国将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 据新华网报道,华盛顿当地时间11月22日,美国智囊团哈德森研 究所发表了一份名为《中国的新飞跃》的报告。该报告对中国科学技 术、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力量的增长进行了分析,并预测逐渐振兴的中 国在长期看来将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美两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但中国在美国对台问题上一直奉行“一条不变的政策”,那就是:美国必须停止对台军售、停止在台海方向的侦察行动,并取消《国防授权法》中对美国对台防务承诺的拨款。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2020年颁布的《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方针》,“为了应对中国的挑战,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一种竞争的态度”,阐述了竞争的两个目标,即“战胜中国带来的挑战”和“迫使北京停止或减少对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的有害行动”,这其中尤以“台湾牌”效力最甚。据美国《野兽日报》披露,自2021年以来,持续有美国陆军安全合作旅(SFAB)人员在台湾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