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清第一次海防筹议,是一场关于国防战略重点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确定了海防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了中国国防近代化的发展.同时,对当前加强海防观念,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张之洞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他的洋务思想和实践,对晚清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影响。推进中国海防海军的近代化,又是张之洞洋务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张之洞是继李鸿章之后,洋务派人士中倡导建设近代海军最力的人。本文拟对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正。张之洞热心洋务是1882年授山西巡抚之后。1884年地升任两广总督,在中法战争中积极领导广东军民抗御法国的侵略,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他对中国海防问题认识的提高。张之洞海防思想的系统提出是1885年中…  相似文献   

3.
海防史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研究中国海防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随着中国海防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海防史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引人注目。对中国海防史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必将促进其研究向更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依靠其“船坚炮利”突破了中国的海防要塞,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为中国海防担忧,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改革海防的设想。他们在海防建设上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冲击了以往传统、落后的海防观念,对中国近代的海防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中国近代海防论,对于我们加强今天的海防建设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海防建设逐步成为中国国防建设的重点。清政府在进行海防建设过程中,对北洋海防实行优先发展的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着重加强北洋海防。北洋海防建设情况是清末海防建设的缩影。探析北洋海防建设的成败得失,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是近代中国军事历史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以清政府遭受海上进攻开幕。百余年间,千年文明古国在任人宰割的屈辱中抗争,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在战败的硝烟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清政府在其苟延残喘的最后几十年中,一度致力于海防建设,李鸿章是其中的主要领导人和实践者。他提出了理论主张,进行了探索尝试,主持建立了近代中国最强的、也是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但如昙花一现。后人评说,晚清海防,成也李鸿章,败也李鸿章。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是清统治者在“未有之变局”中应付“未遇之强敌”的海防理论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其海防思想产生的条件、内容的变…  相似文献   

7.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葆桢是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重要人物 ,也是洋务派要员之一。他历任江西巡抚、船政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兼主持南洋海防的南洋大臣等要职。身后被谥为“文肃”。南洋是中国的海防要地 ,护卫着东南沿海的大好河山。沈葆桢为苏浙闽台乃至整个中国海防呕心沥血 ,死而后已。在创办造船工业、建造近代化军舰、筹划购买铁甲舰 ,在抗击入侵台湾的日本侵略者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是近代海防事业的实干家。其谋划巩固海防的方略 ,及切合实际的、适应当时需要的海防思想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值得研究和探…  相似文献   

8.
卢胜君 《环球军事》2014,(11):14-17
国防包括陆防、海防、空防、天防等。中国传统的国防思想是“以陆为主”的思维模式,重陆地轻海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防观。即便明朝时,虽然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但现代意义上的海防思想仍未萌生,依旧是“保陆为主”,海洋并未划入到当时国防的概念当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思想家对于海防海军建设和作战的理性认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很多方面记录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对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军事近代化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深刻了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中国海防思想最早产生于明代抗倭战争中。明末至清中叶,由于倭患的平息和统治者实行禁海政策,中国海防逐渐废弛,海防思想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频繁进行海上入侵,中国海防危机日益深重,传统的海防思想已不能适应海防斗争的新情况。在抗御西方国家海上入侵的斗争中,中国近代海防思想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从一开始,它就具有抗御外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着辽阔的海岸线,但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对它的防御建设不如对陆上那般重视,这是封建王朝的战略特点。他们不会想到在天子统治下的大地之外,在那大海的远方,还有那么多民族与国家;他们更不会想到,最终构成安全威胁的竟不是骑马的悍民,而是坐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94年第三次边防会议召开以来,中国海防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维护海洋权益的能力稳步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长城。 ——有效捍卫国家主权、权益。海军、公安边防、海监、渔政、海事等部门紧密配合,严密组织海上维权执法,加强海上警戒巡逻、护渔护航和维权执法,持续开展南沙保礁护礁斗争。  相似文献   

12.
海防问题是近代中国在西方挑战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通过鸦片战争自海上入侵,引起中国朝野上下开始注意沿海防务,提出种种海防建设的建议与构想。同光年间身膺沿海疆臣重任、积极倡导采用西法的丁日昌,在晚清纷纭的海防议论中,特别令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与新中国海防建设徐明善唐复全曲维加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防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乃至国际战略利益。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始终关注着新中国海防问题,他从国家战略和国际战略的高度出发,协助毛泽东制...  相似文献   

14.
海防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支撑,应科学剖析当前我国海防建设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海防建设面临的形势,合理确定海防建设策略,确保我国海防建设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可芝 《国防》2007,(1):52-54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加强海防建设,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是保证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维护海洋权益、防备外敌入侵的需要,也是沿海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重要政治职责.在新时期新阶段加强海防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海防安全稳定为主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确立"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统筹协调、齐抓共管,长期建设、整体发展"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根据我国安全战略环境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需要,对加强我国新时期海防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防建设思想。邓小平的海防建设思想,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中国海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对建设21世纪强大的中国海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根据国际军事斗争的特点和中国海洋安全的实际,提出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海防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海防建设与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上方向的安全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根据国家战略立足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7.
陈绍宽曾任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是中国近代海军杰出将领。他的海防思想,代表了民国海防思想发展的较高水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海权关系到国家实力、主权和国际地位的海权思想;二是治标和治本的海军建设思想;三是集中实力等海军战术思想,其中不乏高明之见,对当今海军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熊安东 《国防》2014,(7):62-64
正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沿海省(市)要按照"平时经略海防、战时确保打赢"的要求,把建设强大现代海防纳入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思考筹划,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扎实推进新型海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民兵情报信息工作是军事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边海防民兵情报信息工作,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20.
梁章钜是嘉庆、道光时期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闽籍官员。他学识渊博,著述等身,既是封建官员又是著名学者、作家、诗人。鸦片战争前后,梁章钜作为后方官员,于任内建言献策并积极布防,对保卫东南海疆与晚清海防建设助益匪浅,展现出自身的海防观。梁章钜海防思想由整顿水师、水师舰炮和兵民思想等内容构成,其核心仅是希冀中国水师官兵能够利用岛岸防堵式的近海作战方式来战胜英人,尚不能提出中国海军近代化转型的具体主张,具有内敛性、防守性等传统特征。这既是梁章钜的自身局限,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