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新疆稳定、发展中的新变化和兵团屯垦戍边出现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兵团又好又快发展和更好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疆、兵团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兵团事业是一项凝聚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完成的事业,兵团的发展离不开兵团精神这一兵团人共有的基本价值追求,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高价值遵循。一、兵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兵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以及丰富和发展兵团精神的需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兵团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兵团的具体体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推动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和贯彻到屯垦戍边事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现阶段,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迫切需要积极培育和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更加清晰而凝练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兵团精神,弘扬兵团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14,(5):9-17
正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在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可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体验式学习等创新形式,更好的融入到蕴含大量“思政育人”元素的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之中,促使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同并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高校军事理论课的实效性以及“思政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深入挖掘百年党史中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必须全面系统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内涵,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实现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然而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固化、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僵化、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弱化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树榜样”等措施,从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于"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也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兵团  相似文献   

10.
《光明日报》刊文指出,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在培育和践行公正观的过程中,一要坚持辩证理解,二要做到知行统一。培育和践行公正观,首先要对公正作辩证的理解,即把公正作为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范畴来理解,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观,同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大民兵作为群众思想骨干,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肩负重要职责、发挥重要作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把培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定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任务,既立意高远,又深入扎实,需要我们在理解和践行上下功夫。深刻理解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根本任务的逻辑必然。在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军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易县人武部党委坚持注重行为引导,在深化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将培育践行融入价值追求、日常生活、岗位实践和战备训练,有力推动了培育践行活动常态化。紧贴官兵思想多元的实际,坚持把培育践行融入价值追求易县人武部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名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项重大教育结合起来,邀请专家教授系统讲解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使官兵从源头上理解认同,从总体上系统把握,真正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政治信念来追求。请地方领导就贫富差距、物价上涨、腐败现象等热点问题为官兵答疑  相似文献   

14.
正看完《当代兵团》3月上半月刊"特别观察"栏目刊登的"心灵的力量——兵团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巡礼"系列文章,我感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栏目刊登了8名兵团各个行业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模范人物的事迹,虽然他们的义举各不相同,但都令人感动与钦佩。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兵团上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人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涓流汇海、积土成山,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才能夯实社会的道德基础一直以为,天地以其灵气孕育的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为神奇的群体。每个人都是独特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的载体。他们需要柴米油盐维持物质的生命,也有着对群体价值观的追求。作为中国的现今社会,这个核心价值观,可以用24个字高度浓缩,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相似文献   

16.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思想是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总开关",理解认同的程度决定着培育践行的力度.要真正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思想认同、转化为心灵认同、固化为行为认同,必须抓好统一思想、深化理解的工作,切实打牢培育践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引导广大官兵充分认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理解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包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三大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必须充分认识确立三大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以及确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实践中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必须努力开拓其现实化的具体途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引领力,可以筑牢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道德基础;发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巨大推动力,可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崭新生长点;注重"二力"并发,对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