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人武部还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武装工作的全面发展。问题一,干部严重缺编,繁重的工作任务难以完成。问题二,干部年龄老化,不能适应新时期民兵工作的需要,导致武装部没生机活力。问题三,部分干  相似文献   

2.
目前,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贫困地区,专武干部兼干人武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跟我们一些县(区)级武装部领导和人武干部对专武干部有着“外人”心理,因而关心不够、帮带不到位、感情投入不密切有相关。  相似文献   

3.
人武部归建一年多了,目前人武部干部思想状况如何?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到部分人武部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各级党委、领导围绕“树立两个形象、转变两个思想”进行了教育整顿,大多数人武部干部乐于献身国防,安心尽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收归干部对有关安置政策存有疑虑,二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对个人进退考虑较多,三是部分业务素质较低的干部上进心不强,四是一些干部考虑个人利益过多,不能  相似文献   

4.
人武部改建后,军分区干部由于进出困难已面临着“三多”:资历深的多,职务高的多,本地籍的多,“上不了、下不去、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日趋突出。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科学合理的流动,才能用好用活干部,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疏通军分区干部合理流动的渠道呢? 一是疏通与人武系统交流的渠道。县(市)人武部移交给地方后,从编制上切断了与军队交流干  相似文献   

5.
在军分区系统担任领导,一是工作自主性增强了,应更加自重。与作战部队相比,人员相对少一些,再加上民兵、预备役工作伸缩性相对大一些,上面检查少一些,好多事情需要自己安排,主动找活干。而我们的干部年龄又都普遍偏大,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加之对年龄较大的同志别人往往容易谅  相似文献   

6.
兼职地方同级党委常委后,不仅仅是当“军代表”,而要积极参与区委的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近几年,在区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解决了一些制约武装工作开展的根本性问题。 加强专武干部和民兵连长队伍建设。针对我区专武干部年龄老化和部分民兵连长兼职不合理的问题,结合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经区委研究,调整配备了部分专武干部并出台了《太子河区专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邹平县重视选拔专武于部,从而使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八一”前夕,又有两名营职转业干部接到了邹平县组织部和县人武部的“任职命令”:他俩分别被任命为该县九户镇和邹平镇武装部部长。 邹平县有20个乡镇武装部。近年来,由于基层专武干部交流路子窄、步子小,相当一部分乡镇武装部长、副部长年龄趋于老化;部分新补入的专武干部,“科班”出身的寥寥无几。这使得全县基层专武干部在年龄结构、业务素质上都出现了“断层”。针对这种状况,邹平县人武部同县委  相似文献   

8.
问题讨论     
“开膛破肚(结扎)、挖坟掘墓(火化)、打狗灭鼠、调解抓赌,不好办的事,离不开乡镇武装干部”这种情况各地很普遍。长期这样,乡镇武装干部就没有精力管本行了。因此,呼吁要给专武干部创造“专武”的条件。一、要正确认识编制与任务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编制与任务的关系是影响专武干部专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单位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没啥事可干。因此,凡是配两个专武干部的单位,多数都要安排一  相似文献   

9.
工 程技术干部是新装备形成作战能力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是军队人才队伍的支撑点。工程技术干部总体上思想比较稳定 ,敬业精神强 ,技术保障有力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各级关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五忧” :一忧后路难发展。部分工程技术干部看到行政干部身后有兵、手中有权 ,一呼百应 ,便耐不住寂寞 ,产生了“干技术不如干行政”的想法 ;也有少数技术干部存有利用年轻优势早转业的想法。《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颁布以后 ,受到部队干部的普遍欢迎。但是 ,工程技术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后 ,专业技术职务很难得到承认 ,一些用人单位对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人武干部“出不去、进不来”的矛盾日益尖锐。几年来,我们注意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军事部门的职能,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取得进展。短短两三年时间,全省共调整交流人武干部602名,其中得到提升和重用的达440名,调整交流面达49.2%。人武干部年龄“老化”的趋势得到了控制,干部结构日趋合理,大大增强了这支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当前,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11.
士兵尊干误区的表现和形成原因(一 )把尊干误认为“吹捧干部” ,对干部奉承讨好。有些士兵为了在干部面前博得好印象 ,对干部一味奉迎 ,甚至贬低他人而抬高干部 ,使本来健康纯洁的内部关系变得庸俗化。究其原因 :①受“只栽花不栽刺 ,只说好话不说孬”处世哲学的影响 ,对掌握着自身利益的干部一味奉承讨好 ;②由于士兵情感认知上的不成熟性和评价问题的单一性 ,主观上自觉不自觉地从积极方面评价干部 ,以求使干部感到亲切 ;③屈从于外界环境的压力 ,在大家的一片“赞同”声中违心地随众附和。(二 )把尊干误认为“依附干部” ,与干部非正常交…  相似文献   

12.
人武部移交地方后,军分区在组织形式上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1)从编制系列上说人武部移交地方,军分区由领导机关变为基层单位;(2)军分区干部的来源由“双向型”(人武部提拔和上级分配”变为“单向型”(上级分配),军分区干部到人武部任职,锻炼的渠道,从组织形式上被切断。因此一些干部对人武部工作淡  相似文献   

13.
“十一”前夕,云南省德钦县委书记杜永春关于专武干部必须姓“军”的思路,赢得常委们的一致拥护,6名踏踏实实干武装的年轻专武干部被任命为基层武装部长。 今年初乡级换届时,5个部长被提任为乡(镇)领导,8个基层武装部长出现6个空缺。县委书记、县人武装部  相似文献   

14.
一位领导在干部讲评时指出:“要警惕一种现象,一些干部碌碌无为,不想为、不作为、不会为,干工作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干部不仅不干事还会坏事。要让这些不干事的人没事干,无作为的人无位置,混日子的混不下去。”听来不禁为之叫好。  相似文献   

15.
江口县人口21.6万人,辖9个乡(镇)、两个企业武装部。9个乡(镇)编制专职武装干部22人,现缺编6人。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当前专武干部的“三突出”问题急需解决。 一是年龄老化突出。现有的16名专武干部中,55岁以上1人,占6%;44岁至35岁占81.5%;30岁以下2人,占12.5%。专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武部的领导老感觉手下个别干部“不顺手”,干这干那都手生,工作任务老是完成不好,几次下来就不想再用这些干部了,有什么事光用那几个“顺手”的干部,让个别“不顺手”的干部长时间“稍息”。的确,在现实工作中,“不顺手”的现象也是难免的。因为人武部的干部成分比较复杂,不像作战部队,同一个兵种,其干部多是来自  相似文献   

17.
李根成 《政工学刊》2002,(10):34-34
在基层 ,常见一些带兵干部这样说战士 :“让你干啥就干啥 ,问那么多干什么 ?”初听这话 ,以为是部属询问了某些涉密事项 ,做领导的不便公开讲解 ,可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一些管理中本该让战士清楚和明白的道理 ,或三言两语搪塞过去 ,或只字不提 ,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了解 ,这种管理中重“管”轻“理”的现象在不少基层部队都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带兵干部在管理过程中 ,误把管理当管制 ,认为抓基层就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别的不用讲那么多。于是 ,便出现了管理中的重“管”轻“理”现象。一是只“管”不“理”。只要求战…  相似文献   

18.
搞好干部交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定期交流 ,是培养锻炼干部 ,全面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干部在一个岗位任职满一定年限后 ,及时进行交流轮换 ,可以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开阔视野 ,增长才干 ,积蓄发展后劲。一、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干部交流的必要性。部队很多机关、基层干部都是各沿一条线走到底 ,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比较单一 ,素质不够全面。少数团单位主官从入伍到转业都没换过单位 ,部分机关干部从毕业后调进机关到当科 (处 )长都没换过办公室 ,有的干部在一个专业岗位上一干许多年 ,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出一个“大院”。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有些领导对干部交流的…  相似文献   

19.
第一句话: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干部的地位不是靠领导封出来的,也不是靠别人捧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干出来的。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评价一个干部,最直接的还是看干得怎样,有没有作为。这个作为怎么来衡量,直白的讲就是“三个过硬”:有过硬的能力、有过硬的业绩、有过硬的形象。这个地位怎么体现,就是看“四个能不能”。一是没事能不能念到你。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领导讲评干部,群众盘点干部,总是想到你、念到你,把你放在里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军分区针对乡镇专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结构老化等实际问题,从严格录聘措施、实施量化管理、完善奖励制度、重点解决难题入手,把每个专武干部都推向“赛场”、送进“跑道”,使他们个个轻装上阵干事业。 多年来,由于地方录聘用干部指标少,口子开得窄,乡镇专武干部的录聘用、转干、聘用补缺和后顾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