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谁都想有一个轻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然,这种轻松不是放松,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轻松和愉悦。但据调查,很多战士感到在连队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作为带兵人,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营造一个让战士轻松的环境?做一个自信的人———自信是营造轻松的“特效剂”战士都愿意自己的带兵人是个强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带兵人自信的大小决定着部属信心的强弱。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一)落实规定有魄力。果敢机敏、指挥若定的领导,会对战士产生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反之,如果遇事举棋不定、人云亦云、患得患失,战士就会感到领导信心不足、没有底气,工…  相似文献   

2.
时常听人讲:“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细细品味,其中确实包含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对中国社交现象、为人处世的一种深度剖析。做人,谦虚一点,不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不容易树敌,更不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做事,调子高一些、起点高一些、标准高一些,任务完成后,很容易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赏识。按照这样的理论,仔细地观察和分析身边很多战友成功的经历,再次确证了这句话的实用性。不爱发牢骚的人,总是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不爱批评战友的人,总是人缘比较好;不“挑三拣四”的人,总是被人冠以踏实的头衔。  相似文献   

3.
基层带兵人“六戒”李宗玉基层带兵人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艺术和良好的自身形象,在部属面前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威信是实施领导的前提,是顺利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基层领导要想威信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带兵人,在带兵过程中就要注意「六戒」。一戒“私”“私...  相似文献   

4.
建立起带兵者的权威李春来权威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具有改变他人意志和行为的一种影响力。带兵人的权威,就是指带兵者不凭借上级赋予的职权,也不凭借外在势力,而能影响和改变部属行为的能力。这种影响力越大,威望越高;影响力越小,威望越低;...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兵越来越不好带了!”这是不少基层带兵人的感叹。古人云:“为将之道,必先治其心,治心才能促行。”如果带兵人仅靠一时“虎气”来带兵,虽然能“镇人”一阵,却不能让人“受用”一辈子。治心才是带兵之法,管兵之术,带兵人带兵的关键是要带好“心”,也贵在带好“心”,只有把战士的“心”带住了,才能把战士凝聚起来,才能“打得赢”和“不变质”。那么,带兵者如何才能带好“心”呢?  相似文献   

6.
带兵·带心     
“现在的兵越来越不好带了 !”这是不少基层带兵人的感叹。古人云 :“为将之道 ,必先治其心 ,治心才能促行。”如果带兵人仅靠一时“虎气”来带兵 ,虽然能“镇人”一阵 ,却不能让人“受用”一辈子。治心才是带兵之法 ,管兵之术。带兵人带兵的关键是要带好“心” ,也贵在带好“心” ,只有把战士的“心”带住了 ,才能把战士凝聚起来 ,才能“打得赢”和“不变质”。那么 ,带兵者如何才能带好“心”呢 ?深入兵中知兵心。知兵是带好兵的基础和前提。要了解兵心 ,带兵人就必须放下架子 ,深入兵中和兵打成一片 ,与兵同吃 ,同住 ,同劳动 ,同训练 ,同…  相似文献   

7.
在军营,“怎样给部属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是许多带兵人放在心上的问题。智慧、风趣、出其不意,常使兵们喜出望外又感激涕零,而贯穿其中的总是激情的燃烧……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源泉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每每读到他们的名字或事迹,心中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崇敬。仰望他们,我突然发现一个闪光的亮点:奉献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自有人类以来,幸福始终是人们渴望并为之奋斗的主题。但是,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怎样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幸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清楚的。一位哲人这样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心境,是居陋室而德唯馨,是食菜根而味犹甘,是着布衣而气自华的一种感觉。对于那些永远不知足、欲壑难填者,幸福却永无感觉。”这应该是目前对“幸福”最普遍、也是广被认同的诠释,而我觉…  相似文献   

9.
翁静 《政工学刊》2014,(1):88-88
“别人怎样想”的奴隶 这种“心理奴隶”是最普通的,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大部分的“心理奴隶”不仅被“别人怎样想”所奴役,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存在着一个“心理敏感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一旦触及它,都会引起强烈反应,处理不当将引发一些问题甚至导致事故案件的发生。这一心理现象应当引起带兵人的重视。所谓心理敏感区是指最怕别人知道或揭发的缺点或隐痛,对别人发现或提到类似的刺激特别敏感,反应特别强烈。战士中形成心理敏感区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生理因素。主要是指身体外形上的某些缺陷,例如,有的战士相貌不佳,五官欠端正,坐、立、行走姿态不佳等,都会使自己爱美的心理受挫,成为隐痛。二是家庭问题。例如,有的战士家庭成员中有人被判刑或…  相似文献   

11.
求职技巧: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当今时代竞争激烈,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颇为不易。因此,许多人为了保住这份工作而尽心竭力。尽管如此,一些人还是莫名其妙地被老板“炒了鱿鱼”。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是你没能坐稳椅子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甚至于得到升迁的机会呢?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1、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 无论大小老板,最赏识的人一定是个有很强敬业精神的人。道理很简单,一个人有了敬业精神,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当你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老板怎么会不喜欢你呢。有了老板的信任,下一步也就会有升迁的机会。许多人的经历证明  相似文献   

12.
新兵初到部队,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干部骨干在新训阶段大量的和最经常的工作是给新兵“讲道理”。不论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带兵人必须把握新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好道理,使之“入耳”、“人心”,为帮助新兵端正思想认识、解除疑虑、尽快适应环境、自觉投入教育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梁光烈总参谋长在一次参加部队党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时 ,语重心长地指出 :“能团结共事 ,既是德又是才 ,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首长的这一教诲 ,意味深长 ,耐人回味 ,令我们每个同志深思和反省。过去 ,我们习惯把“能团结共事” ,看作是干部有“德”的表现。其实 ,“能团结共事” ,不只是一种德 ,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就是一种难得的才能。现实生活中 ,总是听到个别单位领导之间、同志之间闹不团结 ,人际关系紧张 ,导致部队人心涣散 ,业务工作也毫无起色。究其原因 ,这些单位的领导和同志除了缺少全局观念、容人之“德”之外 ,恐怕还缺一个“才”…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单位,经常会听到有人发牢骚。有的单位领导对此十分忌讳,不愿意也不允许别人说半个“不”字。部队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具有高度的团结性和统一性,但并不代表就要搞“一言堂”,搞独断专行。每个领导都希望部属能够服从管理、听从指挥,甚至希望私下里没有议论和牢骚。但通常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一个集体由多个成员构成,每个成员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再加上身体、生理、心理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很容易产生不同的看法,作出不同的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食指与拇指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指责、批评别人时,习惯于使用食指,而在肯定、表扬别人时,则通常使用拇指。基层工作中,一些带兵人往往更多地使用食指,很少使用拇指。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对基层带兵人来说,恰当地使用好食指与拇指,尽量多用拇指、少用食指,对促进基层管理具有积极作用。食指换成拇指。  相似文献   

16.
作为基层一线带兵人,天天面对的是士兵,日日讲话的对象是士兵,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语。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不过几秒,但若以恶小而为之,积少成多,也会影响带兵人的威信。带兵人有四类话是不要随意说出口的。  相似文献   

17.
现在用人能讲感情,但未来高技术战争绝不讲感情配部长可不考虑素质高低,但急难险重任务不因人的素质高低而改变不是选官老爷,我们选的是适应“两场”需要的带兵人  相似文献   

18.
在基层连队,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带兵人为了管好士官制定了多种措施,抓了多种教育,想了多种办法,但仍然不能提高士官工作的积极性,连队工作也平平淡淡。虽然“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管理工作却没有起到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的,但带兵人在管理中只重视“管士官”而却不注重“士官管”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管好士官首先要激励士官工作的积极性,重点就是抓好士官管。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在工作中仅能发挥其自身能量的25%左右,如果受到了充分而正确的激励,则可以发挥到90%以上。管士…  相似文献   

19.
实施批评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方法。由于批评是一种负强化,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般人不太乐于接受。虽然人们并不反对善意的批评,但如果批评只是一味地狠批猛训,也会把人批得恼、批得跳。如果把批评的重点放在“评”上,认真耐心地与人评说错误的危害、错误的教训以及怎样纠错进步上,一定能达到在“评”中感化人、教育人、促进人、激励人、提高人、升华人的目的,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时常通过否定另十人来抬高自己,甚至以贬低别人为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欣赏的眼光,形成了挑剔、指责的思维定势。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危害他人也不利于自己。一名记者曾做过一次调查:经常赏识和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并且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的人,孤单寂寞,身体、心理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从这个意义上看,欣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心理健康了身体也会健康,人人身心健康,社会才可能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