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红心向祖国,肩负义务,支持丈夫,建设国防,保卫和平。姐妹们团结起来,追求幸福,向往未来,为了和平与安宁,我们的心和丈夫的事业紧相连。这是安徽省太湖县人武部的家属们自己谱写的一曲“贤内助之歌”。这首歌,唱出了他们爱国家、爱国防、爱家庭,积极支持丈夫搞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4,(6):53
正幽你一默毛豆怕你伤害我一天,妻子坐在沙发上,心想自己的丈夫是否爱自己。妻子问丈夫:"老公,你爱我吗?"丈夫很快回答:"爱,肯定爱呀!"妻子不信,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这么说的?"丈夫急忙说:"我哪敢呀,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3.
我叫杨帆,今年27岁。现在在三师五十三团经营一家美容店。店里的生意还不错,每年可以净赚4万元。说到我开美容店要从我和丈夫认识时说起。2006年年初,我在乌鲁木齐市学习美容,一次偶然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遇见了现在的丈夫,他是五十三团人,幽默风趣、扎实肯干的他深深地吸引了我,没过多久我们就确立了恋爱关系,于是我就和他一起来到了团场。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12,(13):21
援疆干部、兵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灵计田百春同志来援疆没有夹杂任何的功利思想,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是对援疆事业的积极参与。他2005年就是副厅级干部了,当时报名援疆的时候,刚刚结束了驻港任务,组织上并不赞成他的这一决定。但是田百春却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认为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他想亲自见证援疆事业的发展,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新疆的热爱。最让我感动的是田百春生病后,面对病魔的那种沉着和达观,处处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每次去看望田百春时,聊天的内容都是关于兵团的事,工作上的事,很少谈及自己的病情。每次和他谈话的时候我都忘却了他是一个癌症  相似文献   

5.
5月14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援疆干部李兆豫的家中,笔者见到了他的妻子郝冬梅和女儿李雨瑄。"我们家兆豫在二师已经生活、工作两年多了,已经成了一名兵团人。我利用暑假去了3次二师,现在,我们一家人都爱上了兵团。"郝冬梅说。2011年3月的一天,李兆豫告诉她和女儿,自己不久后就要到二师参加3年的援疆工作。听了丈夫的话,起初她心里十分不愿意:丈夫从来没有和自己分开过,况且女儿刚上初中,十分需要父亲的关爱……思来想去,郝冬梅认为丈夫选择去援疆是他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既然你已经决定要去援疆了,我和孩子都会支持你的。"郝冬梅说",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有我呢。""爸爸,您就放心吧,家里有我照顾妈妈呢。"女儿李雨瑄的话,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回味无穷。故事讲的是,在战争年代,有一支革命队伍被困在山里,粮食日渐短缺。有一天开饭时,老炊事班长拿着饭勺给每个人分稀粥,有的只给一勺,有的却给两勺。一名细心的战士发现了这个区别,当第二勺快要倒进碗里时,他阻拦道:“为啥有的同志只分一勺,却要给我两勺?”老班长只好如实相告:“因为粮食越来越紧张,党支部作出决定,凡是党员只吃一勺。”这个战士激动地说:“我请求让我也吃一勺……’  相似文献   

7.
作为军嫂,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当了一名军人;我热爱部队,所以我选择一名军人丈夫;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是刘洪兰与人聊天时经常说的话。1992年,经人介绍,刘洪兰与方明  相似文献   

8.
2003年1月4日,是萧劲光大将诞辰100周年,在提笔写这篇文章时,萧老晚年的一件往事鲜明地浮现于脑际。1985年的一天,萧克上将派人给萧老送来一个条幅,上写“黄花晚节香”五个大字,刚健、苍劲、挺拔。我立即送萧老观看,他十分喜爱。今天看来,这个条幅正是萧老暮年生活的写照,我也欣然以它作为文章的标题。萧劲光同志在他70年的革命生涯中,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勇于开拓,鞠躬尽瘁,铮铮铁骨,丹丹忠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为人民海军的创建和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1950年…  相似文献   

9.
爱在阿里     
在一个落叶漫舞的深秋,我的战友为我讲述了一位南疆军区招待所战士的爱情故事,那是关于爱在阿里和一位美丽军嫂的感人故事……今天,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和你爱的那个人,让我们在相依相伴的岁月中,学会真爱,彼此珍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患白血病的丈夫,生活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她,以一个善良女人对丈夫深沉的爱,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为了丈夫,她四处求医;为了丈夫,她倾家荡产;为了丈夫,她日夜操劳……终于,丈夫的病情得到了缓解,这一天,她泪如雨下。  相似文献   

11.
快乐人生     
一场意外,让我住进了这家医院。同房的是一位30多岁的中年妇女,听家人说,她刚被确诊为癌症。女子的丈夫是位军人,上校军衔,每天都来陪护,但却没有一般家属那样的情绪低落,相反还和护士们打得热火朝天。女子躺在床上,什么都不说,心情一日不如一日。丈夫总是关切地问:"想吃些什么,我帮你去弄。"妻子什么都不说,背对着他,默默地流泪。丈夫看到后,坐在她的面前说:"生病治病很正常的,你不要太忧心了。"说完,依旧谈笑风生。后来,等她的丈夫走后,我劝她说:"别这样,得了病治疗是一方面,最关键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啊。"她说:"什么好心态,他都要把我气死了,男人  相似文献   

12.
对于家务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现在看来我的这点爱好一点都没有浪费。丈夫身在军营我总不能等他回来做家务,而我又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质量的,  相似文献   

13.
北峪村有个好军嫂,为支持丈夫服役,16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丈夫家的3位病重老人和3个先天性痴呆的兄弟,夫妻分别成为部队功臣和地方模范,受到团中央和全国妇联领导接见……这个寻常故事在河南省西峡县传为美谈。 爱的力量让她无所顾忌,毅然走进“苦难家庭” 1988年春,在空军某部当兵的王益探亲时与本村姑娘张荣产生了爱情,张荣特别喜欢这个诚实有为的年轻士兵。张荣父  相似文献   

14.
周湘菊,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几十年来,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一个沉重的军人家庭。刚近中年就两次被推上手术台,然而她没有怨言和责备,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丈夫张根亭的老家家境极不宽裕,自周湘菊1976年走进这个家,一副重担全落在她身上。十多年来,既要瞻养照顾多病的婆  相似文献   

15.
天地悠悠,明月皎皎。女人,在这个世界上,以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容光,抖下千种艳丽,装点着一片绚烂的天。什么样的女人最美?这里有一位军嫂,她为丈夫献身的故事,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她才是最美丽的女人——1她叫程兰花,是一个活泼开朗、年轻漂亮的女孩,且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他叫刘前进,原为北京军区某部战士。出生在河南省博爱县泗沟村。他从小向往军营生活,当兵是他从小的梦想。1990年12月,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紧张、严肃的部队生活,有时又会显得枯燥和单调。3个月的  相似文献   

16.
春节前夕,在达州某预备役旅"我是如何当好军嫂的"座谈会上,该旅军运油料科科长杨永平的妻子支持丈夫、承受家庭磨难、独自求职应聘的感人故事,使参会的官兵和军嫂们为之深深感动、深受启发。他爱军营我爱他1998年初,美丽大方的涂文玉与风华正茂的少尉军官杨永平携手结为秦晋之好。婚后不久,杨永平受过重家庭负担和同龄人大把挣钱的影响,工作劲头比以前有所懈怠。但他热爱军营,眷恋成长的摇篮,矛盾心理相互交织。涂文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此  相似文献   

17.
在豫西南桐柏老区的南阳城王府山下,座落着一户极普通的农家小院,特等残废军人李德志和他的妻子秦秀洁就生活在这里。人们时常看到秀洁或是陪着丈夫散步,或是教丈夫看报识字,人们对这个充满温馨和爱恋的特殊家庭,常常投以敬慕的目光。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之后.却隐藏着一个延续了22年、鲜为人知且  相似文献   

18.
因为爱你,我会在你晚归的时候,为你留一盏温馨的灯;因为爱你,我会在你为事业奔波的时候,接纳你一脸的倦容,因为爱你,我会和你有滋有味地过日子;因为爱你,无论幸福安逸还是凄风冷雨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跟你一直往前走……在结婚三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准备了丰盛的佳肴,像犒劳远方战斗归来的英雄  相似文献   

19.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生前最喜欢吟诵的一首诗。为了表达对党的真挚感情,雷锋把党比做自己的生身母亲,为报答慈母的养育之恩,他用行动向党倾述着发自内心的爱。在他22年的短暂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坚定不移地热爱党,忠于党,听党的话,自觉地、毫无保留地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他的崇高思想境界,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和丈夫于1993年11月结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对婚前婚后财产都没有约定。1994年2月我开了一家副食店,投入的资金由我和丈夫共同筹集。丈夫是某企业职工,注册登记时营业执照上写的是我的名字,但丈夫的业余时间全都投入到了副食店的经营中。1998年8月丈夫下岗,由于看到副食店的效益挺好,他对做生意充满信心,想再开一家建材商店,对此我始终持反对意见,并极力劝阻,但他态度非常坚定。后我们口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