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做‘五个模范’”教育活动,已在全区部队和省军区系统展开。为配合这一教育活动,本刊特设新栏目,对教育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体会、好成果、好典型,予以宣扬。  相似文献   

2.
人武部总结一年的工作,总要推出一些先进典型,通过典型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影响力来带动身边的群众,从而达到“一花香引起百花香,一鸟鸣带来百乌鸣”的效果。但笔者发现,一些单位在宣扬典型时,一味持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念,明明是七分成绩,偏偏说成是十分成绩,明明是大家做的工作,偏偏将其挂到“典型”的名下,明明是还未实现的设想,偏偏说成是现实,这样的结果,难免让人感到有虚夸的嫌疑。典型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各级领导机关的大力扶持和宣扬,可谓“金石有声,不扣不鸣,萧管有声,不吹不声”。不宣扬典型,典型起不到“鸣”和“声”的作用。而宣扬典型,无论内外,难免要对其人、其事进行“加工”和“修饰”,去粗取精,  相似文献   

3.
“拨亮一盏灯,照引一帮人”,抓好典型,以点带面,运用典型指导工作是党委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更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做好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党委机关如何抓好典型,方法很多,做到“四个不要”是其重要的方法原则。发现典型.不要“刻薄姚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典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是在某一方面走在群众前头,站立时代潮头.思想行为、道德风尚和工作成绩超出一般水平,其事迹和经验具有先进、代表性和方向性而已。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多是专一性的,即使是那些综合性的典型,也只是在某…  相似文献   

4.
“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问题跟着典型跑”,是近几年部队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怪圈。前头报经验,后头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典型的形象,削弱了典型的效应,给部队建设造成了损失和危害。如何跳出“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的怪圈?最近,笔者对近几年来几个出现严重违纪问题的典型进行了调查和剖析,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事迹夸大,经验掺假,典型原本“先天不足”。要跳出“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的怪圈,必须端正抓典型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宣扬典型。  相似文献   

5.
杜民根 《政工学刊》2004,(10):19-20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由引起事物发展的量积累到一定的“度”而发生的。同样,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成绩也是由工作的量达到一定的“度”而取得的。因此,做经常性思想工作要讲究“度”。一、灌输教育要有深度。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抓好灌输教育,解决好基层官兵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现在,在一些单位理论灌输的思想被淡化,小道理代替了大道理,做思想工作的格调不高,这是应该注意的。在灌输教育的深度方面,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变就事论事为就事论理。灌输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四有”军人这一总目标,把握…  相似文献   

6.
培养典型的目的是要发挥典型的辐射能力,用来指导面上的工作。最近,我带领工作组到肇东、肇源两市县了解开展“科技之冬”的情况,觉得他们发挥典型辐射能力的经验值得借鉴。 1、利用多种形式宣扬典型经验。他们利用民兵集训时机,插进学科技内容,请一些“小能人”介绍致富经验;组织民兵演讲小分队  相似文献   

7.
近闻,一位团政委向上级检查组汇报团党委的建设状况时说:“我们这个团党委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彼此间从未红过一次脸。”乍听此言,觉得这个团党委是够团结的,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未红过一次脸”未必是件好事,至少也不能作为经验加以宣扬。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党委成员要讲团结,并不意味着党委内部不能有矛盾。实际上,没有矛盾的党委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个党委班子的成员,年龄、兵龄、阅历、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以及行政职务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一方面,在发…  相似文献   

8.
运用典型指导工作,是机关常用也深受基层喜爱的一种工作方法。但是,一些单位出现了“拔”典型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 每个单位都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单位的典型,也希望自己的典型最完美,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一部分人不在营造环境、培养、扶持典型上下功夫,而是违背客观规律“拔”典型,搞嫁接移植、挖掘编造。本来没有典型,自己“拔”出来一个;或是为了使  相似文献   

9.
“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是我军在长期的政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 ,也是我军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正确运用好它 ,往往在教育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近年来 ,一些单位在组织“请进来、走出去”时 ,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误区。具体表现 :(一 )在请“谁”进来的问题上 ,相当一些领导过多地强调一个“名”字。即名厂长、名经理、名家、名教授等。应该承认 ,利用名人效应 ,请名人作报告、谈经验 ,能起到一些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但也应该看到 ,目前社会上有些名人 ,大多数没有经历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 ,更有少数名…  相似文献   

10.
屡有这种情况:上级刚布置一项任 务,很快便有单位在“第一时间”上报经验 做法。这些落实“成果”要么被电文转发, 要么见报宣扬,至少到领导眼前晃一晃, 案头放一放,小小风光一番。对这种立 “竿”见“影”的“成果”,笔者不敢苟同。 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和循序渐进 的,违反客观规律的立竿见影近乎捕风 捉影,不现实也不可信。须知,部署一项 工作,贯彻上级指示,推广先进经验,都 有一个过程,许多还要经过专门的传达 布置,宣传发动,试点探索,具体实施,最 后才总结。总结的也未必都是行之有效 的经验成果。否则,要么是糊弄上级的胡 编乱造,要么是贻害别人的虚假经验。这 种为争彩头不实事求是的做法是不妥 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被“蒙”的上级机关 对此也负有责任。因为下边抢报的情况, 水平更高的机关不能看不出破绽。其实 有的情况分明就是机关默许下边报的, 而机关收集的情况,又在“第一时间”报  相似文献   

11.
一、看典型经验眼要明 ,解决目光浅陋的问题。多数人在看待典型经验问题上 ,态度是端正的 ,认为是可信可学。但也有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此持怀疑、茫然 ,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态度。典型经验在他们看来 :①吹出来的。由于近来一些报刊等媒体在宣传典型中确实存在一些失真现象 ,加之一些典型宣扬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应。所以在有些人看来 ,典型经验也难避其嫌。 ②编出来的。典型经验和一个个故事汇编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 ,曾在自己单位和其他单位也相继发生过 ,他们只不过是组织了写作班子对它进行了文字加工和处理。 ③演出来的。典型经验就像拍…  相似文献   

12.
学雷锋要与时代同步牟学龙人人皆知,学雷锋贵在学本质。学雷锋活动开展了30多年,我们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但是,有的单位在新形势下仅仅满足于原有水平,陶醉于过去的经验,习惯按老路子、旧点子抓工作,停留在“宣传发动了、活动开展了、典型抓了、好事也做了”...  相似文献   

13.
一名平时表现不错的战士,突然犯了严重的错误,领导连呼没想到;某连工作正处于平稳上升期,却捅出了“大娄子”,大伙深感意外。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这归根结底都是由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造成的,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只不过由于工作没有做到位,问题被一些假象所掩盖,长期没有发现,最终导致问题的发生。对于“木桶理论”,人们普遍认为:一只木桶的容量起决定作用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要增加木桶的容量,就要在最短的那块木板上做文章。应该讲,“木桶理论”在工作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给了人们很多启示。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不难…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随领导机关工作组下基层检查民兵建设情况,专门对村和企业民兵连的“青年民兵之家”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总体上看,民兵连都有“青年民兵之家”,而且有桌椅、有图书、有娱乐器材,有的开展活动也比较经常,发挥了“家”的学习、娱乐和教育作用。但也有相当一些民兵连的“青年民兵之家”,是有“家”无器材、无图书,更很少有活动,而且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没有人很好地去管理,更谈不上利用这块阵地对民兵进行学习教育和娱乐了,使“青年民兵之家”不像“家”,失去了对青年民兵的吸引力,也起不到“家”的作用,不少青年民兵对此很有意见。 之所以一些民兵连的“青年民兵之家”被困置,甚至被占用,  相似文献   

15.
宋建龙 《政工学刊》2001,(11):42-42
管 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应走出“十个误区” :误区之一 :重“管理”轻“教育”。 只重视管理行为 ,忽视思想教育 ,部队出了问题只从管理上去查找漏洞 ,却不从思想工作上找原因 ,以致“两个经常”变成了“一个经常”。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相得益彰 ,提高整体效益。误区之二 :重“整顿”轻“经常”。不能把整顿同经常性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对倾向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取得成效后 ,忽视成果巩固和提高 ,致使整顿没少搞 ,问题也没少出。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抓整顿与抓经常的关系 ,制定管长远的整改措施 ,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6.
不能﹃点到为止﹄楼滨正点到为止,意为不把话讲透而启发对方自觉反省,给人以思考的余地。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一些基层干部在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中,却不分情况,滥用“点到为止”。诸如,思想教育中本该说透的问题却点到为止,使战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有句很流行的话:“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句话出自特定的战争场景,体现了广大官兵为祖国、人民甘于流汗、流血甚至牺牲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包含了官兵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喜悦之情.我们宣扬它,是因为它表现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如果说,这次讲“吃亏”,还起到了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在九十年代的今天,一些报纸、刊物上又常常有这样一句话,“当兵亏三年,不当兵亏一辈子”,它又表达了什么呢?有人解释说,“当兵可能少挣三年的钱,吃点亏,但军营锻炼却机会难得”,并以此“奉劝战友一句话:当兵要安心,一辈子不吃亏!”乍一看,这话和所作的解释,道理很实在,也很入时.但是当宣传媒介和思想工作以此教育、鼓动战士时,我们是否该想想它的思维的出发点、价值标准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负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研究探索以及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需要有一个务实的态度。现在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志尽管也讲求真务实,但真的做起来,又往往陷入主观主义的泥坑。主要表现在对一些“负面效应”的估计和教育往往是“想当然”,不是从实际调查中分析得出,而是靠“拍脑袋”推出来的。因此,需要切实克服以下四个偏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典型推动工作是各级党委领导机关对部队实施有效领导的重要方法。一个单位的工作是否有生气、有活力,往往与这个单位有没有、有多少高质量的先进典型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有的单位先进典型没少树立,典型事迹没少宣传,组织官兵没少学习,但真正富有感召力,能在部队官兵中引起强烈共鸣并产生长期效应的先进典型并不多。这种抓典型工作中的“泡沫现象”主要表现为:“高”———人为地把典型的事迹夸大拔高。有的单位在挖掘培养典型过程中,存在求全、求高、求大的不良倾向,搞“一俊遮百丑”。有的甚至以“事迹不够材料凑”的办法,给典型堆…  相似文献   

20.
缘何“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前头报经验,后头出问题,严重影响典型的形象,削弱典型的效应。如何跳出这一怪圈?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事迹夸大,经验掺假,典型原木“先天不足”。栗跳出“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